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建寧公主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北京堂子胡同和石虎胡同之間,有一處灰土瓦硬山頂?shù)纳钫笤骸_@座古宅在清朝時期,由于它的主人是建寧公主,曾經(jīng)一度極為奢華。
然而在建寧公主去世后,世人卻把它稱為鬼宅,以致后來成為京城四大鬼宅之一,為什么這么漂亮的古宅,最后卻成鬼宅了呢?
(建寧公主劇照)
想要揭開這個秘密,還得從房子的主人身上找答案。
說到建寧公主,很多人都會想到金庸小說《鹿鼎記》中刁蠻任性的建寧公主。
在小說里,建寧公主是康熙帝的妹妹。不過,這個身份和歷史中的建寧公主有很大的出入。
其實,歷史上的建寧公主并非康熙帝的妹妹,而是康熙帝的姑姑,順治帝的妹妹??梢娖涑錾碛卸嘧鹳F。
然而,建寧公主的命運卻一波三折。早在她2歲時,皇太極便因病去世,而她又是庶妃所生,所以在宮中并不得重視。
清朝公主在政治上都負有和親的使命,因此公主多遠嫁蒙古,以繼續(xù) “滿蒙一家親”的政策,達到國家穩(wěn)定和統(tǒng)一的目的。
建寧公主卻不僅被留在了京城,順治還把位于堂子胡同和石虎胡同那里的深宅大院,也就是我們開篇說的那座古宅,裝飾一新,賜給她為公主府。
(清帝賜的公主府)
為什么建寧公主能得到如此隆厚的待遇呢?
這就要說到建寧公主的婚姻了。
當時清廷實行 “崇滿抑漢”的策略,權(quán)力和榮耀集中在滿族大臣的手中。漢臣不管多優(yōu)秀,卻總是被滿臣排擠,在朝廷上更是不被看重。
然而,建寧公主的額駙偏偏是一位漢人。且這樁婚姻還是順治帝賜婚,孝莊文皇太后主婚的,由此可見,這樁婚姻被重視的程度很高。
那么,這個漢人是誰呢?他為什么有這么大的面子呢?
這個漢人就是吳應熊。
吳應熊在歷史上不是個大人物,可是他有個很厲害的爹吳三桂。
(吳三桂劇照)
吳三桂本是明末名將,是個在軍事上很有經(jīng)驗,且英勇善戰(zhàn)的人。
然而隨著李自成進京,明朝滅亡后,由于李自成的屬下劉宗敏霸占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吳三桂以此為借口,投降了清軍。并放清軍入關(guān),最終讓清軍取得了中原。
此后,吳三桂在剿殺大順軍及南明政權(quán)的時候,更是異常勇猛,立下了不世之功,因此深得清廷信任和器重。
雖說統(tǒng)一了中原,但各反清起義卻時有發(fā)生,清廷的政權(quán)并不算穩(wěn)固。
為了拉攏吳三桂,清廷在吳三桂打下云南后,封他為平西王。讓他率兵鎮(zhèn)守云南,以穩(wěn)固清王朝江山。
但是,終歸是異姓王,又是漢人,清廷還是多有忌憚。于是,極力對他進行和親。為什么要和親呢?
其一,賜婚公主,是對吳三桂的拉攏,讓他更加榮耀顯貴的同時,對清廷感恩戴德。
其二,聯(lián)姻后就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一家人還能打一家人嗎?
其三,借聯(lián)姻的機會,將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扣”在京城,當作人質(zhì),以達到控制吳三桂的目的。
(吳應熊劇照)
所以,在順治的安排下,13歲的建成公主,和吳應熊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自此,建成公主才離開皇宮,和吳應熊住進了被鋪陳得金碧輝煌、煥然一新的公主府。
婚后,身為額駙的吳應熊,受到了清廷的不斷加封和禮遇,建成公主也封號不斷,一時二人極為顯貴。
這番錦上添花的行徑,當然不是順治帝看在妹妹建成公主的分上。而是做給遠在云南的吳三桂看的。讓他知道,朝廷不僅重視他,還對他的兒子和兒媳也是極為看重。其目的自然是要他對清廷繼續(xù)效忠,不要有造反的想法。
建寧公主和吳應熊一再得封,身份顯貴,生活更是錦衣玉食。因此二人婚后相敬如賓,感情也非常深厚。
后來,建寧公主又陸續(xù)生下了吳世璠和吳世琳。這無疑給家里帶來了更多的歡聲笑語,兩夫妻也因此更加恩愛。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
到康熙親政后,建寧公主卻遭遇了人生大不幸。
(三藩之亂)
原來,康熙認為三藩擁兵自重,是個很大威脅。同時,三藩擴軍備戰(zhàn)一直是清廷負責錢糧,每年所撥銀糧都是一筆極大的開支。也就是說清廷無疑是出錢給藩王養(yǎng)兵,在康熙看來,這可是養(yǎng)虎為患,所以削藩勢在必行。
但是,一直山高皇帝遠,在云南做著“土皇帝”的吳三桂,絕不愿意將權(quán)力拱手相讓。
這樣一來,雙方的矛盾也就日益尖銳,最終導致吳三桂扛起“反清復明”的大旗,發(fā)動了叛亂。
吳三桂在叛亂之前,曾派使者秘密進京,想把吳應熊帶回云南。
但吳應熊一方面不愿意妻離子散,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最終沒有聽從吳三桂的勸說離開建寧公主。
不過,他還是把康熙要撤藩的消息,提前告訴了使者,并將長子吳世璠交由使者帶走。
吳三桂發(fā)動叛亂后,平南王尚之信和靖南王耿精忠也立刻遙相呼應,一時各地紛紛響應。
這讓清廷大為惱怒。一方面清廷對尚之信和耿精忠多有安撫,另一方面為了還以顏色,清軍傾巢而動,主攻吳三桂。
當然,曾是帝王坐上賓的額駙吳應熊,也受吳三桂連累,成為逆臣賊子,被清廷凌遲處死。而他和建寧公主所生的兒子吳世琳,亦同罪處死。
在吳應熊和吳世琳被處死前,建寧公主曾哭求康熙帝免其死罪。但在政治面前,建寧公主的哭求顯得多么的蒼白無力。最終,她只能眼睜睜看著丈夫和兒子先后被處死。
(康熙劇照)
三藩之亂平定,康熙帝的皇權(quán)得到了鞏固。
康熙很同情建寧公主的遭遇,多次下詔撫慰,后來也稱,吳應熊的死是受“叛寇所累”。
但人死不能復生,在偌大的公主府里,建寧公主再也不能看到丈夫和兒子們的身影了。
在建寧公主剩下的歲月里,清廷漸漸將她遺忘。她最終在悲痛和寂寞中悄然死去。
建寧公主去世后,公主府一度空置,由于無人打理,院中雜草叢生。
據(jù)說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附近的人常常能聽到院子里傳來陣陣絲竹之聲,抑或有女人悲聲吟詩之聲,或悲泣嗚咽之聲。
本來,世人對建寧公主的命運便極為同情,再加上種種關(guān)于公主府的鬼魅傳說,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公主府鬧鬼的事越傳越玄。
清代中期,大學士紀曉嵐還將公主府鬧鬼一事,收錄在了《閱微草堂筆記》中。這無疑起到了極大的宣傳作用。所以從清朝中期,公主府便成了一座讓人談之色變的鬼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0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