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杰分別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安邦定國,管制朝政”的蕭何以及“戰(zhàn)必勝,攻必取”的韓信。這三人的下場大相徑庭,張良功成名退、千古流芳;蕭何封侯拜相,輔佐二王;韓信卻是落得個慘死婦人之手的下場。
這三人跟隨劉邦反秦、滅楚、平內(nèi)亂,可以說是劉邦的得力助手,那么三人的下場為何有如此的差距,說白了就是因為他們是否熟知做人的道理,要知道伴君如伴虎,懂得君王的心理才能活的更好。
三人對劉邦的貢獻就不用多說,自然是不分上下。前面所說的就是對他們功績的最好詮釋。下面就來說下這個待遇的原因。
張良可以說是三人當(dāng)中最諳熟仁、智、勇的全能人才,他知道劉邦對異姓王心存芥蒂,如果此時封王而不做出表率,那么下場一定很慘,事實證明他的想法是對的,從后面劉邦鏟除異姓王的做法就可以看出。
張良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所以他早早的功成名退。但是劉邦讓他自己選一塊領(lǐng)地,他卻是選了最不起眼的就縣,也因此被封為留侯。張良好就好在對于權(quán)力、榮華富貴并沒有什么追求,對于劉邦的表現(xiàn)也是沉迷于仙道,只是一心煉丹修道,最后更是辭退了官職,隱居山林,過上了自在的生活。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說呂雉幫助了他,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當(dāng)時劉邦想要廢除呂雉兒子的太子之位,于是呂雉就來求助張良,張良就給她出了一個計策,最后保住了太子之位,所以呂雉這里也是給張良上了一把安全鎖,使得張良功成名退。
蕭何的治國之道很是厲害,厲害到什么程度呢?他的接班人曹參不用干任何事,只是自然用他的方法去施行,結(jié)果國家都能處于盛世,想想就知道他有多厲害。但是蕭何太過于優(yōu)柔寡斷,在“仁”這方面有所短缺,畢竟把韓信推薦給劉邦的人是他,殺害韓信的人也是他,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但是蕭何有一點做的就比較好,那就是懂得隱忍、從不自恃功高,在朝廷之上也是很少有紛爭,懂得避其鋒芒,所以在朝廷之上他過的很是快活,他也是做到了封侯拜相的地步,算是一個成功的人生。
蕭何在劉邦去世后,也是輔佐漢惠帝,他的政治才能實在是太出色了,以至于皇帝不能缺少。作為兩朝元老,他深受信任,最后能夠獲得一身成就,想必也算是對得起此生了。
韓信的死的確讓人覺得可惜,以至于劉邦都感到惋惜,他的軍事才能在亂世當(dāng)中無人能及,韓信的死錯就錯在他居功自傲,而且他手握重兵,卻不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
韓信是一個有想法的將才,他想的和劉邦想的一樣,那就是自己也可以做帝王,他對劉邦的一系列表現(xiàn)讓劉邦對他心存芥蒂,不除掉他劉邦不能安寢。
韓信在劉邦還沒有打敗項羽之前就展現(xiàn)出了自己的野心,他的野心使得劉邦恐懼。甚至于他多次威脅劉邦,逼迫劉邦封他為齊王就是如此,也是因此招來劉邦的怨恨。劉邦本身就對異姓王反感,再加上劉邦手握重兵仍然我行我素,居功自傲;不諳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所以他的死是必然的。
可惜的是一代將才卻死在了一個婦人手中,想必韓信也是憋屈。他到死都沒有想到呂雉會真的下手,也沒有想到那么信任的蕭何會出賣他,臨死之前他或許在抱怨自己為何會優(yōu)柔寡斷,倘若直接動手或許還有一絲希望??墒且磺卸纪砹?,韓信最終是要死的。
在中國的歷史出現(xiàn)過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這些人在歷史都留下了不朽的功名,而韓信就是其中一位。韓信是漢朝的開國功臣,被列為?漢初三杰?之一,韓信在歷史上的名聲是非常的大,可以說是戰(zhàn)無不勝的存在,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后的結(jié)局并不是很好。韓信最后是被一個宮女所殺,而這個宮女正是劉邦的妻子呂后安排的,而韓信卻是被這位宮女用竹子給捅死了。而韓信被捅死在歷史上一共流傳著很多的理由,在這里本人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三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就是韓信在劉邦危機的時候選擇了?自立為王?。在公元前203年的時候,韓信將齊國平定了,于是韓信就讓人給劉邦送信說:?雖然齊國平定了,但是齊國現(xiàn)在沒有一個主事的人,是很容易受到來自楚國的威脅,所以請漢王將自己立為齊王。?當(dāng)劉邦看見這封信的事,非常生氣,想到韓信居然不來幫我,而是要自立為王。但是之后劉邦為了穩(wěn)住韓信還是將他立為了齊王,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劉邦對韓信起了殺心。
第二個原因就是韓信的軍事才能非常出眾,但是他的政治能力卻很差。在著名的楚漢戰(zhàn)爭中,因為韓信的原因才在歷史上留下了這么多的戰(zhàn)術(shù),比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四面楚歌?等等。雖然韓信在軍事上很厲害,但在他當(dāng)上齊王之后,準(zhǔn)備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但因為他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處處猶豫,沒有自己的立場,所以導(dǎo)致了他最后的結(jié)局。
最后在楚漢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劉邦已經(jīng)是君臨天下了,于是馬上就將韓信的?齊王?封號給成了?楚王?,但就算是這樣劉邦還是有殺韓信之心。最后劉邦將韓信降為了淮陰侯,并且剝脫了他的兵權(quán)。之后劉邦在和妻子的配合之下將韓信給殺了。
在劉邦的一眾手下里,韓信是不是最帥的這個有點難說,但要說他是不是最能打的,那絕對是穩(wěn)穩(wěn)的第一打手,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一生為嘗敗績的男人,可就這一個金牌打手怕是任誰也沒想到他竟然不是從戰(zhàn)場上馬革裹尸回來的而是被一群深宮婦人活活打死的,這就耐人尋味了。
金牌打手韓信這一生這只能是用傳奇來形容,從乞丐小兒混到國士無雙除了大明屠夫朱元璋外就再無一人了。但金牌打手是怎么成為金牌的打手的呢?那有一個人他就不得不感謝了,但他也不得不痛恨,那個人就是月下追他的蕭何。話說當(dāng)年韓信一腔熱血的投靠了項羽,準(zhǔn)備為以后吃香喝辣日子打拼的時候。
項羽理都不理他,他跟項羽就好像是杠上了一樣,韓信多次向項羽獻計但卻始終不被他采納,不被重用的韓信想到的也只有是跳槽了,東家不打打西家,天下又不是只有一個項老板河的對岸還有個劉老板呢!
但是當(dāng)他到了漢營情況是乎并沒有得到好轉(zhuǎn),他仍然是那個不得重用的小人物,唯一不同的是有一個懂他的老大哥蕭何,但這樣還是不行??!何時才能出人頭地吃香喝辣的于是他又策劃了一次跳槽讓他沒想到的是蕭何居然跑來拉了他回去還把他引薦給劉邦,讓他更想不到的是劉邦居然還搭了一個壇子在眾將面前封他這個無名小卒為大將軍,這下就風(fēng)光無限了,除了提攜玉龍為君死之外還真沒其他方法報答了。
身為大將軍之后韓信為劉邦風(fēng)里來雨里去的,平諸侯,滅楚軍,定江山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劉邦也不是什么小氣的老板,慷慨的封了韓信為三齊王,不要以為三齊王是普通的王爵而已,這可是大有來頭的要不然也說不上慷慨了,三齊王的意思是“與天王齊,與地王齊,與君王齊”但自古以來跟你說平等的皇帝都是要反水的朋友,劉邦也不能例外,但劉邦卻為自己挖了個坑他不但封了韓信三齊王還賜了韓信五不死。
呂后跟劉邦就套路了韓信先叫他老大哥蕭何以謀反罪把他騙來了長樂宮,長樂宮名字雖好但這地方對于韓信而言真的是一點都不快樂,韓信雖然知道劉邦想殺他但想到他有五不殺就覺得應(yīng)該是沒事的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等他進到了長樂宮后,里面全鋪了地毯還沒等他反應(yīng)過來就被人上了個麻包袋,這時他就知道吾命休矣了這個地方是五不死不可及的,在這里他見不到天也見不到地,見不到君王也見不到光,就這樣他活活地被一群婦人用竹子刺死了。
說起來這也許是無雙國士此生唯一的敗績吧,沒能做成馬革裹尸的男兒郎,卻成了深宮婦人竹下鬼實在讓人嘆息不已。
這個問題本身不夠精確?!妒酚洝分胁⑽刺峒绊n信的妻子,但形形色色的野史筆記中,倒是給韓信安排了一段又一段姻緣。其中有一種說法,韓信有一個賢惠的妻子名叫殷嬙,她與韓信一生相濡以沫,但韓信被呂后殺死后,殷嬙萬念俱灰,在無窮的郁悶痛苦中郁郁而死。
一、殷嬙的身世
殷嬙,是前秦大臣殷德的女兒。殷德家族在秦朝累世公卿,世代人才輩出。秦朝末年亂世中,殷德辭官歸隱,離開戰(zhàn)火連天的中原,來到局面相對安定的江南安家落戶。殷嬙自幼知書達(dá)理,容貌秀麗柔美,性情溫柔賢淑,是個典型的大家閨秀。
二、殷嬙為何能與韓信結(jié)緣
殷嬙還有一個身份:劉邦的妻子呂后,是她的表姨。這層關(guān)系最終影響了殷嬙的一生命運。劉邦和呂后,為了更好地籠絡(luò)和掌控韓信,就把殷嬙許配給了韓信。自古美人配英雄,殷嬙嫁給韓信,從表面上看,堪稱天作之合。
但遺憾的是,殷嬙還肩負(fù)著呂后交給她的一項重任:充當(dāng)韓信身邊的“臥底”。由于韓信手握重兵,且擁有超群出眾的軍事才能,劉邦手下眾將幾乎沒認(rèn)識他的對手。因此劉邦和呂后內(nèi)心深處,并不十分信任韓信,而是一直抱著防范之心。
呂后把殷嬙安排在韓信身邊,這樣韓信身邊日日夜夜就會有一個呂后的耳目,韓信的一舉一動都會隨時被呂后掌握。
三、殷嬙的人生結(jié)局
殷嬙雖然肩負(fù)特殊使命,但她內(nèi)心深處對英武有才的韓信充滿愛慕之心,兩人之間建立起真摯而深厚的感情。殷嬙心甘情愿伺候韓信,盡顯賢惠本色,同時對呂后虛與委蛇,盡可能地替韓信美言,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彌補韓信與呂后之間的嫌隙。
但韓信與呂后的矛盾最終激化,呂后設(shè)下毒計殺害了韓信。殷嬙從此墜入痛苦深淵。她就在對韓信的思念和內(nèi)疚自責(zé)中郁郁而終。
韓信早前跟隨項羽,可他郁郁不得志,在遇到蕭何之后將對方奉為知己,亦師亦友。蕭何將韓信推薦給劉邦,只是劉邦想要考驗韓信一番,讓韓信誤以為對方不重用他就深夜離開,被蕭何追回。這是前一句的意思,而后一句則是說韓信最困難的時候得一老婦人送他吃食才熬過來,可最終死在了呂雉的手中,這就是生死兩婦人。
韓信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最窮苦的時候飯也吃不起,村子里一個老婦人看他可憐施舍他吃食。之后韓信看到天下大亂,他想著與其餓死不如出去闖一闖,所以他投靠了項羽。但項羽并不看重韓信,失落的韓信遇到了蕭何,蕭何覺得他是個人才,就將他推薦給了劉邦。被劉邦重用后的韓信果然是個軍事奇才,屢戰(zhàn)屢勝。
長久的勝利讓韓信自大起來,有一次劉邦被困,他派人來通知韓信,希望他可以出兵增援。此刻的韓信不滿劉邦對他的態(tài)度,用封王相逼讓劉邦答應(yīng),否則絕不出兵。這樣的態(tài)度惹怒了劉邦,可韓信手握重兵劉邦又拿他沒辦法,最終讓劉邦起殺心的卻是歷史上有名的楚漢之戰(zhàn),韓信一路追殺項羽,滅掉項羽的軍隊,逼死項羽。
劉邦意識到韓信已經(jīng)成長到不可不除,可他卻唯恐落人口舌,呂雉就主動要求殺韓信。他說服了蕭何騙韓信入宮,單槍匹馬的韓信被圍困在呂雉宮中,最終慘死。他的死是劉邦夫妻造成的,也是蕭何為了明哲保身做出的選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37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