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碓g(shù)和曹丕稱帝有何不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建安二年(197年)
最終
,在公元199年,袁術(shù)敗亡。與此相對應(yīng)的是,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對于曹丕來說,登基稱帝幾乎沒有什么反對的聲音,至少在曹魏境內(nèi),沒有遇到什么阻力。于是,漢獻帝劉協(xié)將皇位禪讓給曹丕,后者接過皇帝的寶座,是為魏文帝。那么一
同樣是稱帝,袁術(shù)和曹丕遇到的情況卻迥然不同
,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這是因為稱帝的時間不同。對于袁術(shù)來說,是在公元197年稱帝。彼時,東漢王朝雖然經(jīng)歷了董卓之亂,甚至失去了對地方諸侯的掌控能力,但是,漢室衰微,幾百年的威望還是在的,這也是一年之前,也即公元196年,曹操選擇迎奉漢獻帝劉協(xié),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礎(chǔ)上
,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后二
在袁術(shù)稱帝之前
當然,以袁術(shù)的能力
三
因此
相對于袁術(shù)
四
最后
那么
,非常明顯的是,等到曹丕即位時,不管是夏侯氏、曹氏的將領(lǐng),還是司馬懿、陳群、賈詡、張郃、張遼等文臣武將,自然都非常支持曹丕稱帝。于是,在這一趨勢之下,漢獻帝劉協(xié)根本沒有反抗的余地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6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