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王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
,小名火秀
,族名仁坤
,后來為了避上帝“爺火華”(“耶和華”的諧音)名諱而改為現(xiàn)名
,太平天國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國運動領(lǐng)袖
,民族英雄
。
2、東王
楊秀清(1823年-1856年)
,原名楊嗣龍
,祖籍廣東嘉應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nóng)民家庭
,以耕山燒炭為業(yè)
。
3、西王
蕭朝貴(約1820—1852)
,族屬未定(有漢
、壯、瑤
、客家四種說法)
。生于清嘉慶末年,廣西武宣羅淥垌人
。金田起義的核心領(lǐng)導人之一
,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軍事將領(lǐng),被洪秀全封為西王
。
4
、南王
馮云山(約公元1815年—公元1852年),又名乙龍
,號紹光
。廣東花縣(今屬廣州市)禾落地村人。漢族客家人
,原籍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
。
5、北王
韋昌輝(1823年-1856年)
,壯族
,原名志正,又名正
。太平天國前期領(lǐng)導人之一
,祖籍廣東南海縣。
6
、翼王
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
,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
,廣西貴縣(今貴港市港北區(qū)奇石鄉(xiāng))客家人
,祖籍地在今廣東省和平縣。
擴展資料:
在當時洪秀全自封為天王
,楊秀清是東王
,不過由于楊秀清的權(quán)力與名氣越來越大,多少很多人都知道有個東王
,不知道天王
,所以洪秀全為了壓制住楊秀清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楊秀清的好朋友蕭朝貴,不過在一次戰(zhàn)爭中蕭朝貴犧牲了
,所以就根本沒有人能夠壓制住楊秀清了
。
而且因為已經(jīng)的名聲越來越大,所以楊秀清也漸漸得不把洪秀全放在眼里
,洪秀全本來就沒有多少本事
,所以楊秀清經(jīng)常當著很多人的面指責洪秀全,而且楊秀清行為也越來越囂張
。
因為之前楊秀清曾經(jīng)扮過天神下凡
,所以洪秀全就要求楊秀清以“天神”的口吻封自己為萬歲,不過楊秀清卻說“我為萬歲
,天王應該為萬萬歲”
,洪秀全在聽了這句話之后雖然沒有說什么,但是在他回去之后就立馬寫了封要殺了楊秀清的密信
,因此楊秀清34歲時被殺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永安建制
分析太平天國人物與客家文化
客家人是一個特定稱謂,指為躲避戰(zhàn)亂
,北方的漢族搬遷到現(xiàn)在的福建
、廣東等南方地區(qū),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群體?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的廣西玉林地區(qū)
,客家人占了當?shù)厝丝诘暮艽蟛糠帧6┌?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陸川兩縣
,客家人占絕對優(yōu)勢。拜上帝教在廣東發(fā)展受挫之后
,馮云山
、洪秀全先后進入今屬玉林的紫荊山區(qū)
。客家人由于是外來居民
,在安土重遷的中國
,很多方面與土著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在民風溫和的南方地區(qū)
,客家人是尚武的
,大規(guī)模的械斗一直盛行,至今還有遺留
。有人認為
,太平天國和桂系軍閥的善戰(zhàn)
,是由于他們的部隊中有眾多的客家人
。今天就談談客家人與太平天國的關(guān)系gp g u[ qO
首先,從太平天國的領(lǐng)導人來看
,有很多出身客家
。比如韋昌輝,石達開
,永安建制時所封的五王中
,這兩位就是客家人中的地主知識分子。由于客家人的勢力比本地人小
,再加上官府的偏袒
,韋昌輝,石達開在與當?shù)赝林刂鞯亩窢幹刑幱谙嘛L
。在處處受制的情況之下
,接受了拜上帝教,在韋昌輝
,石達開等地主的經(jīng)濟支持下
,拜上帝教度過了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時期,逐漸發(fā)展壯大
。而韋昌輝
,石達開更是率領(lǐng)全族的人加入了拜上帝教,由于客家人的宗族觀念極強
,拜上帝教在紫荊山區(qū)的發(fā)展很快
。6E.}?-S C$Q9y'?l
在太平天國后期,洪秀全封的王之中
,有很多是客家人.比如黃文英被封為昭王
,黃文金被封為堵王,二人都是博白縣的客家人
。曾經(jīng)草創(chuàng)了太平天國制度的盧拔賢
,率軍北伐的李開芳
、林風祥都是桂平的客家人。在太平天國后期封王的人之中
,大多是金田起義時的舊部
,而且終太平天國之世,掌握政治
、經(jīng)濟
、軍事大權(quán)的都是廣西人。比如前期的楊秀清等五王
,后期的李秀成
、陳玉成、李世賢
、楊輔清等人
。其中的很多人是原來的客家人。
N)so%Q!B/p 其次
,從太平天國的士兵看
,客家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來源。作為農(nóng)民起義的政權(quán)
,太平天國是建立在軍事斗爭的基礎(chǔ)上的
。戰(zhàn)爭的勝負決定了太平天國政權(quán)的命運,而兵源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軍隊的質(zhì)量
,進而決定戰(zhàn)斗的勝負
。據(jù)有人估計,在金田起義的太平軍中
,客家人占了30%——40%
。為了便于管理,洪秀全等人將客家士兵與其他士兵分開
,并且用客家士兵組成先鋒軍攻城野戰(zhàn)
。客家軍隊由于勇猛尚武
,在戰(zhàn)斗中所向披靡
,立下了大功。在定都天京之后
,太平天國的兵源比以前更廣
,而由客家人組成的部隊仍然是最精銳的。究其原因太平天國所控制的江蘇
、浙江
、安徽等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民風柔弱
,不習戰(zhàn)事
,這些地區(qū)的士兵是難以跟驍勇善戰(zhàn)的客家士兵抗衡的
。北伐的部隊中,客家士兵占了一半
。區(qū)區(qū)兩萬軍隊
,在前面有數(shù)十萬清軍堵截,后面沒有根據(jù)地的后勤保障之下
,近軍幾千里
,威脅到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中心。由此可見
,客家軍隊的戰(zhàn)斗力是很強的
,太平天國在天京變亂之后,軍事實力大為削弱
,也與客家士兵有關(guān)
。為什么呢?原來在定都天京后
,韋昌輝和石達開由于同是客家人出身
,再加上不滿楊秀清的專橫跋扈
,二人關(guān)系比較密切
。而在天京變亂中,韋昌輝濫殺無辜
,天京變亂中死傷的人達到了十余萬人僅僅東王府被殺的就有三萬余人
,這些人大多是從廣西來的能征慣戰(zhàn)的士兵和戰(zhàn)斗經(jīng)驗豐富的軍官。太平天國苦心經(jīng)營多年的軍事精華在內(nèi)戰(zhàn)之中消耗殆盡
,元氣大傷的太平軍從此就走下坡路
。即使是李秀成、陳玉成的崛起
,雖然取得了諸如三河鎮(zhèn)大捷之類的勝利
,也只不過是回光返照,難以扭轉(zhuǎn)江河日下的局面
。天京變亂后的太平軍數(shù)量上龐大
,而戰(zhàn)斗力卻并不強。這時的太平軍的主力以江南幾省農(nóng)民為主
,柔軟的太平軍是無法對抗以勇悍著稱的湘軍
。在消滅了八旗、綠營都對付不了的太平軍之后
,又消滅了捻軍
,“無湘不成軍”開始成為了中國近代歷史上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直到李宗仁的桂系軍閥崛起之后
,湖南的軍隊才衰落下去
。而桂系的大本營就在玉林
,起部隊主力也是客家人。在擊敗了湖南軍閥之后
,桂系的部隊從友誼關(guān)打到了東北
,乘兵山海關(guān)下,迫使張學良歸順中央
,完成了國民黨在形式上的全國統(tǒng)一
,從中不難看出客家人的軍事實力。難怪石達開帶兵出走以后
,一直南下進入廣西
。他的目的也很簡單:一來廣西是太平軍首義之地,群眾基礎(chǔ)較好
,可以作為可靠的根據(jù)地
。二來可以從廣西招募到優(yōu)秀的士兵,以圖東山再起
。只不過由于清軍的進攻而未能順利進入廣西
,被迫向西到達貴州、四川
,最后兵敗大渡河
綜上所述
,以農(nóng)民戰(zhàn)爭起家的太平天國,軍事斗爭貫穿了其始終
。在太平軍中
,客家人起了非常重要的重要。
除李開芳林鳳祥被俘外,太平天國五虎將其余人的結(jié)局如何?
太平天國的五虎上將分別是李開芳
,林鳳祥,胡以晃
,黃文金
,羅大綱,主要是因為這五人在早期天平天國的戰(zhàn)斗中戰(zhàn)斗勇猛而著稱
。
胡以晃(1816──1856)廣西平南人
。太平天國初期著名軍事統(tǒng)帥。地主出身
。天國官員中唯一的武秀才(文秀才為何震川)
。早年參加拜上帝會。金田團營時
,洪秀全
、馮云山秘藏在平南縣花洲山人村其家布置起義
,為在附近思旺圩布防的清兵所困,他協(xié)助帶領(lǐng)會眾拒守
,并派人往桂平金田村告急
。旋得援軍擊敗敵人,遂擁洪秀全至金田舉行起義
。1851年12月
,在永安任春官正丞相。1853年3月
,抵南京
。
5月,奉命率部西征
,克安徽和州
。6月,過蕪湖
,占安慶
。10月,取集賢關(guān)
,繼克桐城
、舒城。次年1月
,攻占廬州
。因功封護國侯,尋改護天侯
。6月,晉封豫王
。不久
,以六安失守,屢戰(zhàn)受挫
,革除王號
,隨石達開赴江西作戰(zhàn)。1855年1
、2月間
,先后在湖口、九江大敗湘軍水師
。尋歸
,守西梁山。封護天豫
。10月
,隨石達開出師湖北
,旋戰(zhàn)于崇陽、通城一帶
,轉(zhuǎn)入江西
,攻克新昌、臨江
。次年1月
,占領(lǐng)分宜、袁州
、萍鄉(xiāng)
,所至有功。不久病死于臨江
。也有一說死于(天京變亂)他的兒子胡萬勝后來當上了“幼豫王”
。
胡以晃結(jié)局:
建都天京后,太平天國癸好三(1853)年二月
,建都天京
。這年八月,西征軍從南昌撤出長江后
,其東歸一路
,即取安慶,進攻廬州
。胡以晃被任命為攻廬州統(tǒng)帥
。他率領(lǐng)軍隊從安慶出發(fā),九月
,克集賢關(guān)
。十月,克桐城
,旋克舒城
,即向廬州進軍。
清廷派江忠源做安徽巡撫
,企圖抗拒太平軍
。江忠源曾扼廣西全州蓑衣渡、守江西南昌抗拒太平軍
,是湘軍悍將
。他先趕入廬州,胡以晃率太平軍追到
,重兵圍困廬州城
。
此時,清廷各路援軍來救:總兵玉山帶滁州兵駐拱辰門外,陜甘總督舒興阿帶陜
、甘兵駐岡子集
,總兵音德布帶滇兵駐棗林,江忠浚帶湘軍駐西平門五里墩
。胡以晃審察敵情
,采用圍城打援戰(zhàn)術(shù),在廬州環(huán)城七門
,筑木城土壘
,此擊彼應,聲勢聯(lián)絡
,把清軍內(nèi)外隔絕不通
。
接著就向迫近拱辰門外的援兵先進攻,把玉山打死
,滁州兵大潰
。又連敗舒興阿、音德布兩軍
。在消除援兵的威脅后
,被包圍的廬州清軍日益饑困。胡以晃帥軍在水西門外挖地道
,埋火藥用地雷攻城
。十二月初十夜(夏歷十二月十六夜),炸崩城墻
,隨后指揮將士在煙焰沖天
、磚石橫飛之下?lián)審娜笨诘浅牵藦蛷]州
。江忠源從夢中驚醒
,嚇得魂飛魄散。他的隨從背著他逃到水關(guān)橋
,正遇著太平軍進城
,隨從發(fā)慌,把他丟在地下逃命
。他滾到橋下的古塘去,給水淹死
。
胡以晃以克復廬州功封護國侯
,改護天侯。甲寅四年五月
,進封豫王
。旋因在皖北戰(zhàn)敗,革去王爵,降為護天豫
,調(diào)到皖南
,指揮軍隊克復太平郡、繁昌
、蕪湖等處
,留鎮(zhèn)西涼山,守衛(wèi)天京近畿的要塞
。九月
,命赴援田家鎮(zhèn),與石達開
、羅大綱等在九江大破敵軍水師
。
根據(jù)李濱《中興別記》,石達開
、胡以晃率軍于咸豐五年十一月至六年二月(1855年底至1856年初)
,在江西臨江、袁州
、萍鄉(xiāng)一帶
,與清軍主力曾國藩、羅澤南
、彭玉麟及劉長佑等
,開展了激烈的決戰(zhàn)?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墒嵌乱院?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突然地再也看不見有關(guān)胡以晃活動的消息了。這就是說胡以晃很可能是這年二月中旬前后病死的
。因為雙方各路探報
,通過旗號、告示
,俘虜
、間諜、截獲文書等方法
,很容易探知對方的主將姓名
,故清方明確地報導了石達開在這年三月從江西調(diào)往安徽,又報道了石達開調(diào)走后江西軍務改由黃玉昆主持
。
后來黃玉昆戰(zhàn)斗陣亡
,清方也及時掌握情報。胡以晃在此以前在安徽
、江西一帶活動
,清方都有記載
,為什么在石達開調(diào)離江西以前胡以晃突然下落不明了;又為什么石達開走后只由黃玉昆單獨主持軍務
,而對一向由胡以晃
、黃玉昆聯(lián)名一起的這支主力部隊,突然不再提及胡以晃姓名了呢
?合乎邏輯的回答只能是在石達開三月初調(diào)走以前胡以晃病死臨江軍中
,以致中止了他半生戎馬的軍事活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6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