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女真
明朝與后金
1619年,兩軍在遼寧撫順東面薩爾滸開戰(zhàn)
1622年正月
消息傳到北京后
正當朝廷中彌漫著一片驚恐情緒時
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
。雖說他平時就關心軍事,常向年長的軍士詢問北方邊防情況和地理形勢,但關外到底是個什么樣子,他從未見過,退敵究竟能否成功,他也無把握。為了掌握情況
朝臣們都正在人心惶惶
,束手無策,就怕天塌下來無人頂住時,忽見有人挺身而出,愿意到關外御敵,所發(fā)豪言壯語,又對戰(zhàn)勝敵人充滿信心,頓時喜出望外,齊聲稱贊袁崇煥是個了不起的國家棟梁之材。于是,朝廷就提升他為僉事,到山海關外監(jiān)督軍事,并發(fā)20萬兩餉銀,讓他招集潰散的士兵。袁崇煥接受了命令后,先來到山海關
。當時駐守在山海關的經略使王在晉,立刻派他到關外70里的前屯,去安撫遼東地方流離失所的老百姓。關外這時剛遭受過兵亂
,道路阻塞,尸骨遍野,加上氣候嚴寒,冰天雪地。但袁崇煥想到的是國家的安危他一下馬
,就與那里的將士商議守備計劃,安撫無家可歸的老百姓。他這種不畏艱險的豪氣壯膽和挽救危局的憂心熱情,博得了前屯將士的深深欽佩和嘆服。就在前屯
,袁崇煥了解到,在廣寧南面的十三山,還有十幾萬老百姓沒有撤出,隨時都有被敵人擄走的危險。他迅速安置了流亡的人民,整頓了前屯的軍事,緊接著趕回了山海關,向王在晉建議:派兵5000進駐寧遠,將關外防線向前推進200里,同時,以寧遠為聲援,派遣猛將趕往十三山,救出困在那里的難民。袁崇煥特別指出
,寧遠東靠渤海,西連山嶺可是
1623年,命袁崇煥率軍到寧遠防守
袁崇煥到了寧遠
正當寧遠城墻告成的時候
當年九月,他率軍東行巡查
這時
1625年十月
錦州的防衛(wèi)一撤除
,后金軍立即趁虛而入。1626年十一月
這時
1627年一月二十四日,努爾哈赤命令部下
袁崇煥下令發(fā)西洋大炮,炮口對準敵人密集的地方開火
第二天,努爾哈赤繼續(xù)率軍猛攻
。袁崇煥登上城樓,看到哪里敵軍兵多,就下令向哪里開炮。炮手們都經過了袁崇煥的嚴格訓練,炮打得有準有狠。后金軍死傷無數(shù),四員將領陣亡,努爾哈赤本人也負了傷,大勢既去,后金官兵紛紛逃竄。袁崇煥在城上瞧得分明袁崇煥取得了寧遠保衛(wèi)戰(zhàn)的勝利,接著又收復了因高第撤軍而放棄的錦州城等
1627年
寧錦大捷后
,魏忠賢集團眼見關外局勢大有好轉,便對袁崇煥排擠打擊。袁崇煥被迫辭職。1627年八月
,朱由檢接位為崇禎皇帝后,除掉了魏忠賢及其黨羽,才重新起用袁崇煥,提升他為兵部尚書,督師關外,兼管河北、山東等地的軍事。1629年十月
,皇太極率領幾十萬大軍,繞過袁崇煥的防區(qū),進攻北京城下。袁崇煥得到警報,立即揮師入關,在北京城下與清兵展開了激戰(zhàn)。皇太極不能取勝,就利用崇禎的多疑,施了一個反間計。結果崇禎皇帝就把袁崇煥給逮捕入獄了。袁崇煥一被捕
,部下將領深恐牽連,武將祖大壽等帶著軍隊逃出了山海關深陷囹圄的袁崇煥,以大局為重
,親筆寫信讓祖大壽聽從朝廷命令,不要輕舉妄動。祖大壽接信后向將士們一讀,全軍都痛哭起來。祖大壽年逾八旬的老母問明情由,勸大家殺敵立功,求崇禎皇帝保全袁督師的性命。將士們當天就回師入關,奮勇作戰(zhàn),收復了關內的數(shù)城。這時
,皇太極因估量一時攻不下北京,已引軍向東北撤離。關內局勢有了好轉,魏忠賢的余黨又連上奏章,請殺袁崇煥。朱由檢于1630年八月十六日
,以“謀判欺君”的罪名,殘酷地利用磔刑,俗稱“殺千刀”袁崇煥就這樣在京城西市慢慢死去了
搜索
立即關注
你若喜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8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候,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