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來馬革還尸的將士,一直受人愛戴。特別是那些為抗擊外來侵略而英勇赴死的民族英雄,更讓人感到敬佩,而鄧世昌的英雄事跡感動了當時所有人,甚至包括當時的光緒皇帝。
鄧世昌是清末北洋艦隊致遠號的管帶。他有著熱烈的愛國情懷,在平時就常對將士們說:誰人不死?希望咱們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的矛盾激化,終于爆發(fā)了甲午戰(zhàn)爭。當年9月日本艦隊突然偷襲毫無防備的中國艦隊,一場海戰(zhàn)就此打響,這就是有名的黃海大戰(zhàn)。海戰(zhàn)中北洋艦隊旗艦被擊傷,指揮旗被擊落,鄧世昌馬上下令自己所在的炮艦致遠號升起指揮旗,吸引敵艦進攻自己。他所指揮的致遠號炮艦是在戰(zhàn)斗中最為英勇的,是唯一一艘擊沉日本艦船的中國炮艦。日軍將鄧世昌的炮艦致遠號包圍,致遠號中了炮彈,開始向一邊傾斜,炮彈打光之后。鄧世昌對士兵們說:我們就是死了,也要展現(xiàn)出中國海軍的威風,精忠報國。
致遠號開足了馬力向吉野號沖撞過去,要和它同歸于盡。不幸的是致遠號被魚雷擊中后爆炸,永遠的沉入海底。官兵幾乎全軍覆沒,鄧世昌也毅然決然的為國捐軀,這便是鄧世昌的英雄事跡。史料記載當時的百姓聽說鄧世昌的英雄事跡之后,無不悲憤不已,人們自發(fā)冒著危險出海打撈為國捐軀的英雄們的遺體。
鄧世昌的妻子
鄧世昌的妻子名叫薛瑞春,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她的祖父早年曾是翰林院的翰林,其父親也是吏部的官員。
由于當時社會的封建局限性,薛瑞春沒有進過私塾或者是學堂,她的母親歐陽獨秀便是她人生的老師,從小四書五經(jīng)雖不能倒背如流,但也能做到提頭知尾。薛瑞春不拘于當時的封建束縛,對琴棋書畫略通一二,喜愛學廚,她認為自己最擅長的便是煎炒烹炸。鄧世昌就曾對她的廚藝贊不絕口。
薛瑞春嫁給鄧世昌后,夫妻生活相敬如賓和和睦睦。在她眼里的鄧世昌,是一個豁達、剛毅、不以上欺下、率真的人。她曾在自己的心語中回憶過一段往事,當時的鄧世昌是“致遠”號的艦長,薪水也不低,但是每次交到自己手中的卻是所剩無幾,原來都是用在了他手下的士兵身上。薛瑞春始終感謝上蒼讓她成為鄧世昌的妻子,她認為鄧世昌是自己的好丈夫、好老師。
不幸的是,甲午海戰(zhàn)中日軍突襲中國艦隊,鄧世昌帶軍英勇對敵,火力連連擊中日本艦隊,最后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日艦同歸于盡,致遠號發(fā)生爆炸沉入海底,鄧世昌曾被部下救起,但他還是毅然獻出了生命。在家的薛瑞春苦苦等了三十七個白天與黑夜,終是沒有等到他丈夫凱旋而歸,等來的卻是一把冰冷的軍刀。她手捧軍刀悲痛欲絕,這樣的生死分別對鄧世昌的妻子來說實在是殘酷。
鄧世昌的狗
1894年9月17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黃海戰(zhàn)役中,致遠號巡洋艦被擊沉,管帶鄧世昌和全艦官兵英勇殉國,他們成為永遠被歷史銘記的民族英雄。在那天有一個特殊的犧牲者,它就是鄧世昌的狗?!?/p>
鄧世昌的狗跟隨他多年,始終不離不棄,生死相隨。這樣一只忠心不二的狗也跟隨鄧世昌參加了黃海海戰(zhàn),在致遠號將要沉沒的最后時刻,鄧世昌落水后,鄧世昌的狗也跟著跳入海中,咬住衣袖不讓主人下沉。鄧世昌不忍心看到愛犬隨自己死去,就想把它趕走,但是它依舊不走,又去咬住主人的頭發(fā)。鄧世昌無奈按住它的脖子想逼迫它離開,這次鄧世昌的狗終于松開了他的頭發(fā),就在他將要沉入水里的片刻之間,它又快速咬住鄧世昌浮在水面的辮子,好像在做最后的哀求。就這樣鄧世昌的狗和主人,在猛烈的戰(zhàn)斗之后,在黃海海面上僵持著。
鄧世昌早已堅定得要為國捐軀,卻不能擺脫愛犬,出于無奈他狠下心緊緊抱住愛犬,和它一起沉入碧波之中。后來人們在打撈出鄧世昌遺體的時侯,鄧世昌的狗緊緊咬住他的發(fā)辮,始終都沒有松開,鄧世昌的壯舉傳到北京,光緒帝親自流淚為其撰寫挽聯(lián):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人們在緬懷為國捐軀的英烈們的時候,總會想起鄧世昌的狗,這場與它無關的戰(zhàn)爭,是它與主人感情的最好見證。
搜索
立即關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
? 在民間,流傳著兩則感人的傳說。一則說鄧世昌落水后,有人將救生艇推給他,被他拒絕,他的愛犬游到身邊,咬住他的手臂,被他推開了,愛犬不甘心,又叼住他的辮子,他卻抱著愛犬沉入海底。另一則說,鄧世昌被愛犬拖到岸邊,醒來后發(fā)現(xiàn)將士們都壯烈犧牲。自己無法茍且偷生,又投入大海追尋戰(zhàn)亡的兄弟去了。
? 鄧世昌出生于一個商人家庭,雖然家庭比較闊綽,但是少年飽受戰(zhàn)亂和世態(tài)黑暗的苦頭。所以鄧世昌從小就立志要報效祖國,想投身軍旅。鄧世昌的父親是個開明人士,因為長期經(jīng)商又到處奔走,很快便得到了西方學術的影響,他的父親認為國家興盛則小家美滿,鄧世昌因此就得到了世昌這個名字??梢爰彝ヅd盛,就必須要讓兒子出人頭地。因此鄧世昌的父親為他請了外國老師,教他算數(shù)、英語。鄧世昌可謂是天資聰穎,再加上他的勤奮好學。很快便掌握了老師所教的知識,并能與老師對話交談,這為他日后的發(fā)展起到了很大影響。
? 清朝同治年間,沈葆楨出任福州馬尾船政大臣,同時開辦前學堂制造班和后學堂駕駛管輪班。鄧世昌想抓住這個機會,向父親請求后進行了報考。誰知條件不符合,但由于招生的生源缺少,再加上鄧世昌的成績優(yōu)異,被沈葆楨破格錄選。在當時報考這種學校的人都是寒門子弟,可鄧世昌有愛國的心,他想要通過這條路去報效國家。在學堂,鄧世昌深得國外老師的喜愛,常常得到老師的贊揚。因為是海軍,所以很快鄧世昌便開始了人生第一次駕船出海??赡苁巧钤诤_叺木壒拾?!鄧世昌在實踐時沒有不適應的情況。在遠航中,鄧世昌認真整理筆記,堅持寫航海日記。他的航海經(jīng)驗和知識閱歷得到了很大長進。兩年后他畢業(yè)了,鄧世昌開始邁向了海軍之路。
? 因為在學堂的優(yōu)異表現(xiàn),鄧世昌深受沈葆楨的喜愛。光緒年間,日寇窺伺我國澎湖列島,臺灣。鄧世昌被任命為炮艦管帶,反擊堅決,守備完善。他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很快就升了千總。因為洋務運動的關系,福州船政局需要派遣一批留學生去英法學習航海技術,按理講,鄧世昌無論是從綜合素質還是技術能力都是首當人選。但因國家人才緊缺,鄧世昌與這次寶貴的機會失之交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鄧世昌得到了李鴻章的賞識,李鴻章很看重他,多次命令他去國外接收定制的軍艦。實戰(zhàn)得到的經(jīng)驗總比理論強,鄧世昌獲取了比出國留學更好的差事。他把握機會,好學上進,很快便彌補了自己所失去的東西。
? 1880年李鴻章興辦北洋水師,李鴻章提拔了鄧世昌并委以重任。后跟隨丁汝昌,去英國接收軍艦。鄧世昌緊緊地抓住了這次機會,對英國海軍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不足,并做出了改正。他有幸參觀了英國的港口,海軍舊基地,工廠。鄧世昌深深的感到自己國家的落后,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復興祖國。他大量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技術和航海經(jīng)驗,將這些軍事技術和駕駛方法細心地研究,用來補充自己的短處 。之后鄧世昌駕駛揚威號回國,一路上經(jīng)歷了很多坎坷。風暴,燃料的不足,方向的迷失,這些困難都造就了鄧世昌日后的輝煌。
? 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大東溝海戰(zhàn)中,中日雙方陷入海戰(zhàn)的膠著狀態(tài),鄧世昌指揮致遠艦奮勇作戰(zhàn),但卻遭到了日軍的圍攻。致遠艦全身受損,船體也開始微微傾斜。鄧世昌慷慨的說道:“吾輩從軍衛(wèi)國,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艦專恃吉野,茍沉此艦,足以奪其氣而成事”。于是鄧世昌毅然決然向吉野艦撞去,日本軍隊集中火力向致遠艦開炮。鄧世昌便帶著他報國的熱情和他的才學還有他的志向一同沉入了那深不見底的大海。
? 英雄壯哉!鄧世昌這一撞千古留名,撞出了中國軍人的英勇。犧牲出了中國海軍的威風,鄧世昌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但他這一舉措也是激進的,就當時中國海軍情況來看,致遠艦是重要戰(zhàn)力。致遠艦的損失無疑是對北洋水師蒙上了一大陰影,而日本的吉野艦卻毫發(fā)無損。但這并不能使鄧世昌失去民族英雄這一評價,這位優(yōu)秀的海軍將領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氣節(jié)。時至今日,鄧大人依然教誨著我們,在維護國家主權時,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對著侵略者發(fā)動猛烈的還擊。去黃海聽聽吧!海面上不只有海風擊打浪花的聲音,還有鄧大人和致遠艦上200多名官兵喊出撞沉吉野的高呼聲。
有關鄧世昌的愛國 事跡材料 范文三篇 你,是一位偉大而又平凡的軍人;你,是大清北洋艦隊致遠艦的艦長;而你,又是一位為國捐軀,大義凜然的甲午軍魂。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鄧世昌的愛國事跡材料范文,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有關鄧世昌的愛國事跡材料范文1鄧世昌,你為國家犧牲了自己;鄧世昌,你為了國家做了許多貢獻;鄧世昌,我們永遠紀念你!
自古以來,犧牲在戰(zhàn)場上,一直是愛國軍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別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難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戰(zhàn)中犧牲的鄧世昌就是這樣的人。
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愿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fā)了甲午戰(zhàn)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1894年9月17日,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zhàn)打響了,這就是黃海大戰(zhàn)。戰(zhàn)中,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zhàn)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后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于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這時,一發(fā)炮彈不幸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fā)射管,使管內魚雷發(fā)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200 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墜身入海,隨從拋給他救生圈,他執(zhí)意不接,愛犬?太陽?飛速游來,銜住他的衣服,使他無法下沉??伤姴肯露紱]有生還,狠了狠心,將愛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享年45歲。
鄧世昌,我們崇敬您;鄧世昌,我們佩服您;鄧世昌,我們學習您......這一切都是因為您的愛國精神!你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不顧一切的為國家獻身......你所做的一切,我們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我們將永遠銘記您,學習您的精神!
有關鄧世昌的愛國事跡材料范文2清明節(jié)里的一天,我拄著雙拐帶著我剛上小學的兒子,第一次走進了海珠區(qū)二龍街鄧氏宗祠里的鄧世昌紀念館,這既是還我多年的心愿,也是為了教育兒子認識這位出自我們廣州海珠區(qū)本鄉(xiāng)本土的民族英雄。
鄧世昌,他的名字如雷貫耳,國人對他的事跡早已捻熟于心,他是中日甲午海戰(zhàn)時中國致遠號巡洋艦管帶, 1894年9月17日,在彈藥打盡之后,他毅然駕駛軍艦高速撞向日本主力艦吉野號,決意與敵同歸于盡,不幸遭魚雷襲擊,壯烈捐軀殉國。記述這一段歷史的電影《甲午風云》曾經(jīng)萬人空巷,我那時候還小,由于雙腳行動不便,不能到電影院里觀看,那時候也還沒有電視機,我只能在家一次又一次地收聽收音機里播放的電影播放片斷,?撞沉吉野!撞沉吉野?!氣吞山河的怒吼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里。
鄧世昌紀念館是海珠區(qū)人民政府1994年在鄧公殉國100周年之時,在鄧氏后人用朝廷的撫恤金擴建的鄧氏宗祠內建成的。整座祠堂為磚木結構,分為前后兩進,東西兩廂,古樸莊嚴,畫棟雕梁,很有嶺南建筑特色。大門兩側是光緒皇帝題寫的對聯(lián)?云臺功首,甲午留名?,前堂為?光裕堂?一幅文官打扮的鄧公巨幅半身照片擺放正中,相片中這位威武英烈卻顯出我們中國人特有的祥和善良,畫像背后有民眾捐贈的接龍古碑,及碑上的九龍壁畫,幾間側室展出有黃海大戰(zhàn)中,中日雙方各種戰(zhàn)艦詳細資料和照片。戰(zhàn)況圖解,有水兵的槍械、軍服的仿制品等等把當年慘烈的戰(zhàn)況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里還有一座鄧公身穿海軍軍服,手持望遠鏡作戰(zhàn)時的青銅塑像,目光如炬,威武懾人。步入中庭,頓覺樹影婆娑,涼風陣陣,清爽宜人,轉入后園有一株蘋婆樹,原來這是鄧公少年親手所種,這棵百年老樹曾在十幾年前被臺風吹折,不久后就枯木逢春再發(fā)新枝,似是鄧公英靈不滅。紀念館的后堂為?英光堂?,顧名思義是英烈光芒永駐之紀念堂,這里懸掛有當年威海漁民敬贈的百年牌匾:?保國為民?、?鄧公世昌德政?等,還有著名雕塑家曹崇恩近年的作品高1米92的鄧世昌銅像,造型逼真細致,一如舊照片上的鄧公重返人間,激起我思緒萬千,兒時聆聽收音機的記憶清晰地浮現(xiàn)腦海。
據(jù)展覽館歷史資料記載,這次黃海大戰(zhàn)發(fā)生在1894年17日上午,中國北洋艦隊由丁汝昌指揮,參戰(zhàn)的有定遠、鎮(zhèn)遠、經(jīng)遠、來遠、致遠、靖遠、濟遠、廣甲、超勇、揚威、平遠、廣丙等10艘軍艦。日軍艦隊由伊東估亨指揮,參戰(zhàn)的軍艦有松島、嚴島、橋立、吉野、高千穗、浪速、扶桑、秋津洲、千代田、比睿、赤城、西京丸等12艘軍艦。
12時50分,雙方相距5300米,旗艦定遠首先開炮,黃海大戰(zhàn)正式開始,經(jīng)過將近7小時慘烈的大海戰(zhàn),雙方戰(zhàn)艦。
有關鄧世昌的愛國事跡材料范文3也許因為連日的奔走勞累,從深圳回到廣州,我便感冒了。上午乖乖地躺在沙發(fā)上輸了半天液,下午還是呆不住,于是約了小琦、小龜一起下了樓,又到附近的鄧世昌紀念館轉了一圈。
鄧世昌紀念館位于海珠區(qū)寶崗大道的鄧氏宗祠內,是民族英雄鄧世昌的出生地。鄧世昌從小留意經(jīng)世之學,關心國事,一心立志報國。長大后他目睹了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橫行霸道,18歲便告別父母到福州船政學校學習航海,畢業(yè)后從戎報國,擔任了海東云、振威、致遠等艦管帶。1894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黃海上中日戰(zhàn)艦各炮齊鳴,硝煙滾滾中鄧世昌指揮?致遠?號沖殺在前,在日軍圍攻下,?致遠?艦多處受傷,船身傾斜,但是鄧世昌臨危不懼,他對全艦官兵大喊:?吾輩從軍衛(wèi)國,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雖死,而海軍聲威弗替,是即所以報國也!? 然后他毅然駕駛軍艦撞向日軍旗艦?吉野?號,決意與敵人同歸于盡。后?致遠 ?艦被敵軍魚雷擊中,全艦官兵墜落黃海中,有隨從用救生圈想救他,卻被鄧世昌拒絕了,他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于海,義也,何求生為!? 最后,一代民族英雄與全艦官兵200多人一同壯烈殉國。
鄧世昌為國捐軀后,人民群眾感動于他的愛國精神,感動于他的浩氣長存,自覺為他立碑塑像,并有高邑為他寫下詩句?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只可惜即使有這樣錚錚鐵骨的英雄,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最終還是簽訂了讓中國人充滿了恥辱的《馬關條約》,從此中國割地賠款,喪失主權,成就了日本帝國的日漸強大。
其實,鄧世昌紀念館是集參觀、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紀念館。參觀完了鄧世昌事跡展,我們還參觀了文房用品展。其中最打眼的應該是文瀾硯了,這是一款罕見的端硯,硯石重800公斤,巖上還有一顆寓為?海上明珠?的天然黑珠。
參觀完畢,我們轉到后院。這里亭臺秀麗,樹木繁盛,葡萄滿枝,另有著一番清幽。小琦、小龜一會兒探身看看世昌井,一會兒摸摸水中蓮,最后索性坐在了院中綠毯一樣的草地上不想動身了。
這樣轉悠了半天,看落日的余暉漸漸透過葡萄架斜射到草地上,看小琦、小龜快樂地玩耍,我的精神似乎又恢復了常態(tài)。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8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