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天京事變石達開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說起石達開,想必大家對他都不陌生了,他是太平天國時期最富有傳奇英雄色彩的人物之一。他16歲步入軍旅,19歲已經開始統(tǒng)率千軍萬馬征戰(zhàn)疆場,弱冠之年被封為“翼王”。石達開雖然年輕,但他的能力已經被世人所肯定!
比如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在談及各王才能時說到:“皆云中中,而獨服石王,言其謀略甚深”。
就連當時的敵方統(tǒng)帥曾國藩也說到:“查賊渠以石為最悍,其誑煽莠民,張大聲勢,亦以石為最譎”。此外還有當時的四川總督駱秉章也認為“偽翼王石達開在粵逆起事首惡中,最為狡悍善戰(zhàn)。(其用兵)不憚險遠,善伺隙乘虛。”
至于太平軍中的其他官兵和地方士紳更是對石達開佩服得五體投地。
然而對于石達開來說,擁有如此大的名氣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在“天京事變”后,石達開雖然進入到了天京城,但是在領袖洪秀全眼中,他已經跟自己具有同等的地位和威望,并且已經具備了取而代之的實力,擔心石達開會成為第二個楊秀清,因此對他疑心重重!
為此,洪秀全便開始利用各種手段對石達開進行壓制。比如洪秀全雖然任命石達開為“通軍主將”,總理政務,但是卻不授予其實權,并且只能留在天京城內,不準出城。
此外,洪秀全還任命自己的大哥洪仁發(fā)為安王,二哥洪仁達為福王,以此來牽制石達開。
石達開對此十分不滿,既不肯委曲求全,又恐遭暗算,因此便于1857年6月率領十萬精兵,負氣出走,并發(fā)誓永不回京。
以上便是石達開“負氣出走”的大致經過了。但我們也知道,石達開在負氣出走之后,其結果并不好,他雖然在之后的戰(zhàn)爭中取得過些許勝利,但總的來說,大部分都是在“挨打”,最后還全軍覆沒于四川的大渡河畔。
因此這樣來看的話,石達開選擇“負氣出走”,豈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難道當時的他,除了這一條路,就再無其他路可走了嗎?
當然不是,其實當時的石達開至少還有4條路可以選擇!
一是投靠清朝;清廷一直以來都想以高官厚祿誘降石達開,但這在他看來有損自己的一世英名,因此沒有選擇;
二是委曲求全;雖然這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取洪秀全的信任,然而這卻與石達開正直的性格不符,因此也不可能。
三是發(fā)動政變,奪取大權;其實關于這一點,石達開的親信張遂謀就曾給石達開提到過。張遂謀對石達開說道:“廢天王于深宮,誅諸洪于列朝,然后請旨上帝……南面稱制”,簡單來說,就是發(fā)動政變,將洪秀全架空,從而像曹操一樣,來一個“挾天子(王)以令諸侯”。然而石達開并沒有這樣做,他還說道:“予惟知效忠天王、守其臣節(jié)”;
第四條路就比較直接了,那就是將“天京事變”重演,火并洪秀全。
實事求是地說,要做到這幾點其實并不難,但石達開并不會這樣做,為何呢?
因為這一來不符合自己的性格,二來自己以前所樹立起來的“忠孝仁義”的形象勢必就要大打折扣,果真如此的話,那么這與楊秀清、韋昌輝等輩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所以,石達開只有選擇第五條路,即——離開天京,獨自發(fā)展!
綜上便是石達開為何選擇離開天京的原因了! 最后在文末,我們留下一個問題:石達開離開天京,真的是“負氣出走”嗎?
參考文獻:《中國近代史》、《太平天國》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9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