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還鄉(xiāng)”,又稱“告老還家”,“告”是請求,“老還鄉(xiāng)”是年老回到家鄉(xiāng),“告老還鄉(xiāng)”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為理由向皇帝請求辭去官職,回到家鄉(xiāng),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種制度。
事實上,在我國古代主動要求“告老還鄉(xiāng)”提前退休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回避權(quán)力斗爭
此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和《史記.貨殖列傳》中均有記載的春秋戰(zhàn)國時越國的大夫范蠡。范蠡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在越國被吳國滅亡后,范蠡殫精竭慮輔佐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在經(jīng)過二十余年臥薪嘗膽之后,勾踐擊敗吳王夫差,興邦復(fù)國。
作為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踐封為上將軍,此時范蠡達到了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但此時的范蠡深諳“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于是告老辭官,攜西施遁入“五湖”,可謂極具聰明之舉。
無心混跡官場
此時官員已無心于官場,向往能夠回到家鄉(xiāng),于是“告老還鄉(xiāng)”。此種情形下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告老還鄉(xiāng)”提前退休的想法,如人們熟知的晉朝彭澤縣令陶淵明就是向往田園生活,主動請辭“告老還鄉(xiāng)”。
其實,根據(jù)《世說新語.識鑒》記載:“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睍x朝大司馬張翰,字季鷹,更是由于一日,秋風乍起,觸景生情思念起家鄉(xiāng)吳地(浙江)的特產(chǎn)菰菜、莼羹、鱸魚膾來了,突然領(lǐng)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圖個快快樂樂,又何必要為了個官名而別鄉(xiāng)數(shù)千里,還要備受羈絆呢?于是“告老還鄉(xiāng)”。
體弱難當重任
客觀條件,體弱多病,難當重任,申請“告老還鄉(xiāng)”或“告病還鄉(xiāng)”。“告老還鄉(xiāng)”或“告病還鄉(xiāng)”一般都會得到皇上的恩準。如在唐太宗時,官吏退休年齡是七十歲,對朝廷有大貢獻者還可延緩?fù)诵菽挲g。但開國元勛李靖,因自感傷病礙身,遂在六十四歲時“告病還鄉(xiāng)”,被恩準。但也有皇上不恩準的情況。如《論語章句》一書的整理者漢代著名經(jīng)學(xué)家張禹,曾多次上書請求告病還鄉(xiāng),但無法得到皇上的恩準,相反“帝遣人問疾送藥,強留”。
從某種角度講,古代的“告老還鄉(xiāng)”對于“從人才資源流出到人才資源流入”的良性循環(huán),帶動農(nóng)村經(jīng)濟、文化交流和發(fā)展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搜索
立即關(guān)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69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