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如今的交通規(guī)則中,我們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行人要靠右走,車輛右行,如果超速或者超載,就要扣分罰款。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看似只與現(xiàn)代有關的交通規(guī)則,其實大多都由古人所創(chuàng)。
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歷史上都有哪些交通規(guī)則,看完后你會覺得,原來古人與我們的“距離”是如此近。
行人要靠一邊走
在先秦時期,行人在路上走的時候,要分“男右女左”,就是男子靠右邊走,女子靠左邊走,至于車馬就從中間通過?!抖Y記·王制》中有記載:“道路,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車從中央?!?/p>
由于早期各地文化差異很大,所以全國并未統(tǒng)一實行標準,直到國家逐步統(tǒng)一,這些交通規(guī)則才慢慢被人接納,不過整個過程緩慢且艱難。
唐太宗時期國家強盛、百姓富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工具也出現(xiàn)多樣化,什么車、船、嬌子、馬都有,加上行人,道路就變得十分擁擠。這時候大家過往都很隨意,所以常常造成交通擁堵。守城士兵為了保證安全,還要對過往車輛行人進行檢查,這樣既加重自己工作量,也耽誤大家時間。
唐太宗聽說后,馬上召集他的“智囊團”商議對策。這時一個叫馬周的大臣站了出來,馬周是個孤兒,但他從小就很勤奮,深受唐太宗賞識,歷任監(jiān)察御史、給事中、中書舍人、諫議大夫等職。
馬周向唐太宗提出一個策略,就是“來左去右”。也就是說,以同一個朝向為主,凡是進城來的人,就靠左邊走,出城的人就靠右邊走(實際上都是靠自己的右邊走,與如今的行人靠右已經差不多了)。這樣既方便守城士兵檢查,也節(jié)約了大家的時間,緩解了交通壓力。
不過這只是針對進出城的百姓,在城里轉悠的人,大多還是不用遵守這一規(guī)定。也就是沒有廣泛應用到所有交通中,包括后來的宋朝也是,這點從《清明上河圖》就可以看出來。畫中展現(xiàn)了宋朝的繁華景象,街上車水馬龍,但明顯大家沒有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來來往往,依舊是隨意行走。
超速超載要打屁股
根據《唐律》記載,在沒有特殊理由的情況下,如果在街道、小巷中快速駕馬或是駕車,是要受刑的。畢竟唐朝人口眾多,一旦不重視交通規(guī)則,就很容易引發(fā)事故。一開始的處罰是用荊條抽打背部,后來因為背部有許多經脈,容易打出人命,于是就改成打屁股。這樣既能起到警示作用,也不會鬧出人命。
剛才說了“特殊情況”,也就是某人在執(zhí)行公務,比如傳遞緊急公文,前線有緊急軍情等等,還有某戶有人生了重病,急著找大夫什么的,這些就屬于特殊情況,都可以免除刑罰,不過還是要交罰款。
另外唐朝對于超載管理也很嚴格,不管是水路還是陸路,同樣超出規(guī)定,就要打屁股。比如一艘貨船,規(guī)定只能承載五十斤貨物,其中包括船員。如果查出超出五十斤,就算只多了一個人,船主都要被打五十大板。超出越多,挨的板子就越多,嚴重的話還可能被直接下獄。
“司機”必須經過培訓
如今我們駕駛機動車,都必須先考取駕照,古代沒有駕照怎么辦呢?那么就進行培訓。古人講究“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shù)。”其中“御”一方面指帝王的駕馭之術,另一方面則是指我們如今所說的,駕駛交通工具的技術。
古代的“司機”,也就是車夫,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培訓,才能夠上崗。根據秦朝的《除吏律》記載,只要御人出現(xiàn)四次技術不過關,就要被罰四年的徭役,并處以罰款。
可見古代雖然沒有“駕照”,可對于車夫的要求一點都不比現(xiàn)在低。而且只有那些技術超群的車夫,才可能為貴族服務。一旦能夠成為貴族的車夫,那也是有可能靠關系做大官的。
禮讓為先
如今在沒有紅綠燈,或是紅綠燈壞了的情況下,往往都會以機動車禮讓行人為主。而在古代,也是有這樣一項規(guī)定的。就好比唐朝的《儀制令》就有記載:“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
后來這一項規(guī)定,更是直接被刻在石碑或木板上,然后立于道路中間,以提醒大家要遵守。其實這一點不管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都顯得十分重要。因為要是人人都能保持“禮讓為先”的態(tài)度,那么許多交通事故都可以避免。
其實通過古代的交通規(guī)則,我們可以看出,當中很多都太超前了,幾乎已經和現(xiàn)代一樣,只是有很多在當時還沒有十分規(guī)范。雖然從現(xiàn)代視角看來,古代很多規(guī)則既不系統(tǒng),也具有隨意性,甚至帶有濃厚的封建色彩。但不可否認的是,古代有很多交通規(guī)則,都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交規(guī)的先河,是不是也很有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1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