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房子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有著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如果人們不小心逾矩了,那是要受到朝廷處罰的,輕則杖責罰款,重則腦袋搬家。
其實,在古代不僅人與人之間有等級,就連建筑也要按照其所有者的身份和地位建造。一般來說,我們把這種制度稱為“中國古代建筑等級制度”。它最晚出現在周朝,一直延續(xù)到了清朝末期,共存在了兩千多年,是古代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今天,我們就詳細地講一講它。
如果認真觀察一下中國各個朝代的建筑,我們可以發(fā)現,不同的朝代其建筑等級制度不同。比如:在周朝的時候,正堂的高度和面積大小、門的數量以及宗廟的室數,都是呈遞減趨勢的。等級越高,正堂越高,面積越大,宗廟多而大,等級小的恰恰相反。
另外,制度還規(guī)定,普通百姓不得建闕,只有天子和諸侯的住所才可以建。天子可以在門外建一對闕和影壁,諸侯只能在門內建一只闕和影壁。士大夫若是也想仿照此做法,可以用簾帷代替,絕不可用影壁。除此之外,對建筑的顏色也有規(guī)定:天子的住所和宗廟可以用重檐廡殿頂建造,柱子用標準的大紅色,斗和瓜柱必須加上各種各樣的彩畫;諸侯、大夫和士等人只能用兩坡式屋頂,柱子涂黑、青、黃這三種顏色。甚至于,在制度中,人們還對椽子的加工規(guī)模和精細程度作出了不同的等級要求。
更有甚者,針對不同等級的人,其建筑規(guī)模和形制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天子和諸侯的外門可以建成城門狀,而士大夫和普通百姓則不可以。此外,皇帝的住所屋頂一定要用金黃色的琉璃瓦,以示天子之意,而王爺們只能用綠色、灰色的瓦片;并且,皇宮屋頂造型用歇山頂式,王府只能用硬山頂式,但可以加上一些脊獸以作裝飾,脊獸的數量最多不能超過九個。
然而,制度還對王府大門前的臺階數量、臺階間的寬度和門名、門釘等都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比如:在明朝的時候,王府門前必須高三尺二寸五分;正門、前后殿、四門和城樓都要用青綠色來裝飾點綴;四門和正門都要用紅色油漆和金色顏料上色,然后釘上銅釘。親王的宮殿全部鋪上青色的琉璃瓦,四城門的名稱要統一:南城門稱為端禮,北城門稱為廣智,東城門稱為體仁,西城門稱為遵義。
由此可見,王府的建筑規(guī)矩就已經這么嚴格了,更別說是普通官員了。
比如:在唐朝的時候,只有皇宮才可以用帶有鴟尾的廡殿頂和重藻井;五品以上的官員府邸正堂寬度不能超過五間房寬,進深不能超過超過九架,可以做成工字廳的形狀和用懸魚或惹草等裝飾品,屋頂可以建成歇山頂式;六品以下的官員和百姓的住所正堂只能寬三間,進深為四到五架,只能用懸山式屋頂,不準加任何東西作裝飾。
大家去北京旅游的時候,認真觀察一下現存四合院的樣式,可以發(fā)現民居都是三間正房,加上黑色油漆的大門;貴族是五間正房,王府七間。所以,在這樣森嚴的制度下,即使一些商人富可敵國,他們也不能任意逾矩,因為,他們的地位幾乎是全社會最低的。
根據制度,商人的住宅不能用金色的大柱和寬敞的大門,只能用版式較小的蠻子門,門口上方也不能放裝飾品,特別是雀替。因為,雀替象征著官員,而官員與商人的地位完全沒辦法相比較??墒?,人一旦有了錢,就難免想顯擺一番。
那么,面對這些違反制度的人,朝廷該如何處置呢?
根據唐朝的法律,如果等級高的人沒有足夠的財力建造與其身份相當的建筑,那是可以降低建筑等級的,但是,等級低者卻不可以逾矩建筑等級高的住宅,如果違規(guī)建造了,就要杖罰一百,并強制拆除。若該建筑是仿照皇宮而建,那么,建筑所有者很有可能被砍頭。
雖然,懲罰如此之重,但是,歷朝歷代都有人逾矩。例如:東晉王和北魏的李世哲都曾因違規(guī)建筑,備受人們指責;漢朝時期,霍光的墓地因為多建了三出闕被其他官員彈劾;南宋初年,秦檜企圖以違規(guī)建筑為理由陷害張浚,從而清除自己在政治上的阻礙;明嘉靖二十九年,伊王府違禁多建了三層門樓,后來被人舉報,朝廷下令全部拆除,一點也沒有因為伊王王爺的身份手下留情。
綜上所述,在中國古代有著嚴格的建筑等級制度,其對中國古建筑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使得古代建筑獨具風格,但同時,也限制了中國古建筑的發(fā)展。
其實,中國的古建筑就像一幅長卷畫,必須一段段地逐漸展開,不可能全部看到。當你走進一座中國古建筑時,只能從一個庭院走進另一個庭院,必須全部走完才能看完。而北京的故宮,就是其中最杰出的范例,人們從天安門進去,每通過一道門進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變換,給人以深切的感受,使得故宮的建筑風格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腦海之中。
參考資料:
【《營繕令》、《唐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2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