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 史 說
簽到&閱讀
雙重獎勵享不停
東漢時期,帝國除了與匈奴作戰(zhàn)外,西邊還面臨著羌族的威脅,為此發(fā)生了長達百年的戰(zhàn)爭。在對羌作戰(zhàn)中,涌現(xiàn)了不少戰(zhàn)功赫赫的名將,這其中,東漢末年的“涼州三明”便是佼佼者。他們分別是皇甫規(guī)、張奐和段颎,因為表字相同,戰(zhàn)功卓著,讓羌人聞風(fēng)喪膽,因此齊名于當時。只不過,三個人的結(jié)局迥然不同,其中的張奐,經(jīng)歷最為跌宕。
張奐是一個標準的官二代,父親曾做過太守。剛剛為官時,張奐還是個文官,不過他最突出的成就,卻是在軍事方面。自從51歲擊退匈奴和羌人的聯(lián)手反叛,小試牛刀后,張奐便一發(fā)不可收拾,此后屢敗匈奴和羌人,成為這兩大兇悍民族的苦主,并靠著他們成為一代名將。
漢桓帝延熹十年,張奐再次大破羌人,因為功勛卓著,他獲準舉家搬遷至弘農(nóng)。就在這一年,桓帝病逝,漢靈帝即位,立下大功的張奐率軍回到洛陽修整,順便接受封賞。然而,正是這次回京,讓他做出了一生中最后悔的一件事。
此時朝中非常不平靜,從桓帝時期開始的黨錮之禍,再次爆發(fā),囂張的宦官們和士大夫、貴族們已經(jīng)勢同水火。由于漢靈帝年幼,受到了宦官們的蠱惑,使得朝中大臣一方陷入被動之中。為了扭轉(zhuǎn)劣勢,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決定實施除奸計劃,通過發(fā)動政變,一舉掃除宦官,結(jié)束黨爭。
然而,由于計劃不周密,被宦官們提前知道了。他們在靈帝面前添油加醋,誣陷竇武和陳蕃等人想要謀反,騙他下旨逮捕幾位大臣。正好當時張奐在洛陽,他不幸成了宦官們的棋子。
由于不明真相,張奐接到命令后,只能奉旨辦事,帶領(lǐng)京城五營士兵困住了除奸計劃的核心人物竇武,走投無路之下,竇武被逼自殺,陳蕃等人也相繼遇害。此次事件,以宦官們完勝而告終。
因為“平叛”有功,宦官們對張奐很滿意,所以在漢靈帝面前大力稱贊他的功勞,張奐因此升任大司農(nóng),還被封侯。不過,張奐為人正直,在了解真相后,他知道自己無意之中鑄下大錯,內(nèi)心羞愧不已,對于封侯之事堅決不從,還為獲罪的黨人說情,因此得罪了宦官,不久就被罷官回家,他的為官生涯也因此而斷送了。
不過,丟掉官職的張奐反而一身輕松,回家潛心教學(xué),極具聲望,連后來的梟雄董卓,都巴結(jié)過張奐,只是他不恥董卓為人,讓他鎩羽而歸。漢靈帝光和四年,張奐病逝家中,享年78歲,這位不攀附權(quán)貴的名將,也算是得了善終了。
搜索
立即關(guān)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漢末三國時期是歷史上的一個大亂世,戰(zhàn)爭頻繁,故而誕生了很多名將,比如張遼、關(guān)羽等;而小說《三國演義》則是以這段時期的歷史而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而三國24名將則是源于一首串聯(lián)三國前期到后期武將的打油詩,在民間廣為流傳,但這24名將的下場大多都很凄慘,僅有6人善終,現(xiàn)在來看看善終的這6人是誰吧。
TOP、6 張繡
張繡是驃騎將軍張濟的從子,初隨張濟征伐,張濟死后與劉表聯(lián)合,乃是割據(jù)宛城的軍閥,被封“宛城侯”,人稱“北地槍王”,使一桿虎頭金槍。起初張繡是投降了曹操的,但由于曹操強占了張繡的嬸嬸鄒氏,讓張繡勃然大怒,決定偷襲曹操,結(jié)果一戰(zhàn)殺死了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猛將典韋,還差點殺死曹操。
在官渡之戰(zhàn)前,張繡聽從賈詡的建議,再次向曹操投降。張繡到達后,曹操牽著張繡的手,一起參加宴會,為自己的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并封張繡為揚武將軍。而且還參加了官渡之戰(zhàn),力戰(zhàn)有功,升為破羌將軍;但是在隨曹操滅了袁紹勢力后,張繡就此不見記載,應(yīng)該是善終。
TOP、5 周泰
周泰最初和蔣欽一同在江中劫掠為生,后歸順孫策,并助孫策攻劉繇營寨。孫策攻取吳郡之時,周泰與孫權(quán)鎮(zhèn)守宣城,期間山賊前來攻城,周泰為保護孫權(quán)而被刺12槍,身受重傷,幸得名醫(yī)華佗救治才得以保全一命。在赤壁之戰(zhàn)和合肥之戰(zhàn)時,周泰都立下赫赫戰(zhàn)功,尤其是在合肥之戰(zhàn)時,周泰為救孫權(quán)身中數(shù)十槍,孫權(quán)因此大為感激,賜周泰青羅傘蓋以表彰其功。
呂蒙襲取荊州后,周泰與韓當、蔣欽合攻關(guān)羽軍,大敗之。劉備為替關(guān)羽報仇而東征孫權(quán),周泰作為韓當?shù)母睂⒊稣鳎涞苤芷奖皇駥㈥P(guān)興陣斬。此后陸遜奉命統(tǒng)率東吳諸軍,周泰起初不服,后因見陸遜見識過于常人,方才心服。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蜀軍,蜀軍援軍番王沙摩柯被周泰所殺;此后不見記載,應(yīng)該也是善終。
TOP、4 夏侯惇
夏侯惇是曹操的親戚,也是一員赫赫有名的猛將;在徐州攻防戰(zhàn)時迎戰(zhàn)呂布部將高順,高順敗逃,夏侯惇從后追趕,不料遭另一名敵將曹性射箭偷襲。夏侯惇左眼被射中,痛得怒吼一聲便匆忙用手拔箭,卻不慎連著眼珠子拔了出來。夏侯惇立即大喊:“父精母血,不可棄也!”便把眼睛塞進嘴巴吞咽下去;然后又挺槍縱馬,上前殺了曹性報回一箭之仇。此后,夏侯惇不見記載,應(yīng)該是眼睛受傷后,被曹操安排在后方養(yǎng)老了。
TOP、3 許褚
許褚是曹操帳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猛將,在還未投靠曹操時,許褚曾與典韋大戰(zhàn)兩次,不分勝敗,可見許褚的勇猛。在曹操滅呂布時,許褚兩合斬殺呂布大將李封,而后又與呂布大戰(zhàn)二十合,之后與典韋、樂進等六將合戰(zhàn)呂布;而且還曾與徐晃交戰(zhàn)五十余合不分勝負。有一次曹操稱其部下四名將領(lǐng)“勇不可當,雖岑彭、馬武不及也”,當中包括許褚。
之后許褚的戰(zhàn)績還有大戰(zhàn)趙云不分勝負,為保護曹操騎無鞍馬力戰(zhàn)張飛,裸衣惡斗馬超二百三十多回合不分勝敗,以一敵二與江東名將韓當、周泰大戰(zhàn)三十回合等等;但許褚也有過敗績,那就是在漢中之戰(zhàn)時,許褚護糧,因酒醉為張飛所敗,幸得眾將相救。后來曹丕稱帝,親征東吳,任命許褚、呂虔為中軍護衛(wèi),之后再無許褚記載。
TOP、2 馬超
馬超是馬騰的兒子,自幼神勇異常,被稱為“錦馬超”,羌人將其奉為“神威天將軍”。出場時十七歲,在長安連殺之前逐走呂布的董卓部將王方、李蒙。后曹操誘殺馬騰,馬超為報父仇,聯(lián)合韓遂起兵反曹,在潼關(guān)連續(xù)擊敗曹營諸多將領(lǐng),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渭水射得曹操奪船避箭,讓曹操兩次差點喪命。
而后大戰(zhàn)虎癡許褚,被賈詡用離間計擊敗,敗走涼州。不久馬超卷土重來,占領(lǐng)冀城,雖然非常勇猛,戰(zhàn)場上將楊阜七位兄弟擊殺,但仍被夏侯淵、楊阜等人聯(lián)合擊退。投奔漢中張魯,而后在葭萌關(guān)前大戰(zhàn)張飛,被勸降歸附劉備,隨即引兵迫降劉璋,并活躍于漢中之戰(zhàn)。蜀漢建立后馬超鎮(zhèn)守西平關(guān),令伐蜀五路兵的羌兵不戰(zhàn)自退,不久病死;這也算善終吧。
TOP、1 趙云
趙云以一個濃眉大眼,闊面重顏,相貌堂堂的英氣少年形象出場。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丑大戰(zhàn),救了公孫瓚,曾和多名三國名將對戰(zhàn),沖鋒陷陣罕見敗績,長坂坡救阿斗時,連續(xù)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智取桂陽時,更是展現(xiàn)了他過人的機智和出眾的謀略。隨諸葛亮吊祭周瑜時,因趙云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
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名將張郃、徐晃心驚膽戰(zhàn),不敢迎敵。劉備為漢中王時封趙云與關(guān)羽、張飛、馬超、黃忠五位將軍為蜀漢的“五虎上將”,劉備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趙云把守陽平關(guān),一將當關(guān),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漢先鋒,陣前力斬被作者稱為“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在24位名將中,僅有以上六人善終,這也是很慘了;就算呂布再猛又如何?終究難免命喪白門樓,而且還是被無名的劊子手所殺;而關(guān)羽再有名又如何?還不是被東吳一個叫馬忠的小將所擒后被殺?而這還只是小說,而在真實的戰(zhàn)場上,戰(zhàn)死的無名將士更多,所以啊,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雍正麾下有許多的能臣,但是能安然一生的活下來沒有幾個。其中有四大干將,只有一個獨善其終。他個人就是田文鏡。田文鏡喜歡揣測雍正的想法,所以雍正每次吩咐做事時,他都會按照雍正的意思去把這件事情做好。因此雍正特別欣賞他,即使他做錯事情時,雍正都會選擇原諒他。而他也會小心翼翼的行事。而其他三人每次都高調(diào)的行事,生怕皇帝不知道。到最后,雍正為了鞏固自己的君威,只能忍心殺掉。
讓我們來介紹一下。年羹堯,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人,后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zhàn)功。年羹堯常年率領(lǐng)軍隊多次擊退敵人,使大清的西北邊境穩(wěn)定了幾十年。他也是雍正的得力干將。
隆科多,字竹筠,滿洲鑲黃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國維第三子,清朝大臣。他是當今皇帝的舅舅,他本人也是權(quán)傾朝野。但是他參與黨爭,私下他多次賣官鬻爵。而雍正知道后,無法忍受他這種行為。但是為了皇族的顏面,最終把他關(guān)閉在獄中,直到去世。
最后這一位就是田文鏡了,他做事都會考慮到雍正的想法,致使做錯了事情,雍正也會原諒他的。而且田文鏡做事都很低調(diào),在政事上都會細心的處理,即使觸碰當?shù)氐墓賳T的利益,他都會公平的處理,這一點得到了雍正的欣賞,最后只有他一位獨善其終。
在宋朝秦檜謀殺岳飛,這件事情一直到今天都被人們所熟知,前些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讓秦檜重新站起來的事,讓我們對這件事又重新拾起了記憶,實際上當時岳飛由于為人非常正直,因此他的朋友并不多,
而岳飛當時有一個好朋友,他就是韓世忠,韓世忠當時和岳飛一樣,都是抗擊金國的大將,而在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指控入獄并且斬殺之后他非常的生氣,甚至跑到秦檜的家里,大罵他是奸臣,但是最后韓世忠還是沒有像岳飛一樣,被以這種罪名殺頭。
其實這就是因為當時的皇帝雖然支持了秦檜殺死岳飛,但是對于韓世忠這名大將皇帝還是非常舍不得的,因為岳飛為人比較激進,多次觸怒了皇帝,因此皇帝雖然于心不忍,但還是下令殺死了他,而韓世忠則不一樣,他上有老下有小,更多的是為一家來考慮,因此雖然遇到這些事情,但他還是優(yōu)先考慮到了自己的家人,沒有把事情擴大化,這也使得他能夠明哲保身,活了下來。
然而在他預(yù)見到宋朝的政治極度腐敗之后,他也辭去了官職回到家里借酒澆愁,因為他知道現(xiàn)在的局勢已經(jīng)由這幫奸臣來掌控了,自己一個人是掀不起什么波瀾的,倒不如渾渾噩噩的過完這一生就算了,其實當時如果宋朝走的是軍事路線,那么肯定不會發(fā)生當時那樣的情況,大宋帝國肯定還能再延續(xù)好多年。
《滕王閣序》中有這樣一句話: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講的是兩典故,分別為馮唐老來難以得志,李廣功高卻未被封爵。溫庭筠也曾說:侯印不聞封李廣,他人丘壟似天山。杜甫也有過:但見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廣未封侯
李廣這位西漢名將,自古在文人墨客筆下,似乎一直是懷才不遇的形象,?難封侯?成了大家的關(guān)注點。李廣可謂一生為大漢效力,從參軍之日起,經(jīng)歷過大大小小七十余場戰(zhàn)役,到頭來只做了四十多年兩千石吏,未被封侯。
按理說,這樣一位將軍,的確應(yīng)該得到侯爵之位。但他所效忠過的三位皇帝,都沒有給他侯位。難道是故意給他穿小鞋?又或者這三位皇帝不識人?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李廣自身上。而這些,都被司馬遷記錄在了《史記》中。
我們先來看看漢朝的封侯制度,大致可分為兩類。首先是斬殺或捕獲敵軍主帥可被封侯,比如馬賢因斬殺當煎部族首領(lǐng),被封為安亭侯。其次是殺敵過當者可被封侯,但有個前提,自身軍隊損耗不能超過三成。
而在李廣所參加的戰(zhàn)役中,并不能找到能夠滿足以上條件的戰(zhàn)役。俗話說,論功行賞,沒有功自然難以得到獎勵。
或許你會說,沒有功勞,那也有苦勞啊。其實在李廣所參加的不少戰(zhàn)役中,有不少是敗仗,本應(yīng)該斬,后被寬恕,以錢財來抵消,
漢武帝元光六年,李廣受命出雁門關(guān)抵抗匈奴,結(jié)果因為雙方兵力懸殊,李廣戰(zhàn)敗,還被匈奴生擒。因為其大腿受傷,匈奴便用兩匹馬中間套個網(wǎng),將李廣放入網(wǎng)中,以這種方式帶回。
李廣先是裝死來降低匈奴兵的戒備,然后乘機跳上馬背,將匈奴兵推下后逃脫。找到自己部隊后,立即回京。在這場作戰(zhàn)中,不僅傷亡過多,李廣還被生擒。根據(jù)軍法,李廣本該斬首,但用財物來抵死罪,被貶為平民。
元朔六年,郎中令石建離世,朝中缺少武將,漢武帝便讓李廣接替石建之位。兩年后,李廣與張騫一同出征匈奴,兵分兩路,李廣帶騎兵四千,張騫帶騎兵一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3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