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砝詈嗪屠盥』奈恼?,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李隆基先是和姑姑太平公主聯(lián)手,發(fā)動“唐隆政變”,誅殺了韋后一黨。之后他又想盡辦法制衡姑姑,等皇位一到手,他便馬上處死了姑姑。這一系列舉動,除了證明李隆基有心維護(hù)李唐江山外,也證實了他想做皇帝的心。
當(dāng)然這很正常,畢竟誰不想當(dāng)皇帝呢。他身為李唐宗室,父親李旦本來也做過皇帝,他想稱帝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李隆基對于皇位的留戀,已經(jīng)達(dá)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怎么說呢?
第一、和父親李旦搶皇位?!疤坡≌儭焙螅盥』吞焦鞴餐瑩砹⒗畹┑腔c此同時二人之間的戰(zhàn)爭打響。兩個人的目的都很明顯,一個想當(dāng)皇太子,一個想當(dāng)皇太妹。李旦不愿見到他們親人相殘,于是決定傳位給李隆基。從某種層面來說,李旦此舉也是被逼無奈。
第二、和大哥李成器搶皇位。李成器是李旦嫡長子,原本應(yīng)該繼承皇位??墒抢畹┑腔螅盥』桓薄耙菦]有我,哪有你如今的皇位”的樣子,不僅給了李旦很大壓力,就連李成器也不敢和他爭。
于是李成器再三表示,自己功勞沒有李隆基大,堅持要將儲位讓給他。李成器去世后,李隆基還追封他為“讓皇帝”,意思就是說,這個皇位是大哥讓給我的,可不是我硬搶過來的。
第三、和兒子李瑛搶皇位。李瑛的太子原本做得好好的,李隆基卻聽信武惠妃的讒言,就將這個太子廢了。不但如此,他還將李瑛及另外兩個兒子一同處死。
可是虎毒不食子,當(dāng)初李承乾造反的時候,李世民不僅沒有殺了他,還為了保護(hù)他,才傳位給性格仁善的李治。然而李瑛并沒有造反,李隆基卻連辯解和證實的機(jī)會都不給他,就直接判了死刑。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害怕有人搶他的皇位。
第四、和兒子李瑁搶皇位。李瑁是武惠妃的兒子,武惠妃之所以誣陷李瑛,就是為了讓李瑁上位。但一來武惠妃受寵,二來李林甫也極力推薦李瑁,這說明支持李瑁的勢力很多,所以李隆基對他根本不放心。不僅如此,他還將李瑁的王妃楊玉環(huán)搶過來,使李瑁跌入人生谷底。
第五、和兒子李亨搶皇位。李亨當(dāng)上太子后,李隆基對他也并未放下戒心。當(dāng)時王忠嗣就曾對李隆基說過,將來安祿山必反??墒抢盥』堑幌嘈?,還認(rèn)為他和李亨走得很近,從而將其貶謫。之后,他還常常在不少事上打擊李亨,導(dǎo)致李亨變得優(yōu)柔寡斷。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李隆基心中,是不允許任何人搶他的皇位的,無論是父親、兄弟還是兒子。
但很奇怪的是,這樣一個留戀皇位的人,當(dāng)知道李亨在靈武登基后,卻選擇將璽印交出去。重點是李亨在登基前,并未告知父親李隆基,那么李隆基知道后,為何沒有發(fā)兵討伐李亨,奪回自己的皇位呢?
其實李隆基交出璽印,并不是代表他不留戀皇位了。當(dāng)安祿山起兵后,他就動過要傳位的念頭,可是想著再等等,或許事情有轉(zhuǎn)機(jī)。然而他被逼得逃出了長安,此時他又想過要傳位,但始終沒有下定決心。這種種現(xiàn)象表明,在此種情況之下,他仍然還在留戀皇位。
既然如此,他為何不討伐李亨,奪回自己留戀的皇位,反而要老老實實交出璽印呢?
一、沒實力討伐
前面提到過,在李隆基的長期打擊下,李亨逐漸變得優(yōu)柔寡斷,做事唯唯諾諾。光憑他自己的話,是萬萬不敢私自登基的,可見此事一定有人支持。而登基這么大件事,肯定不止一兩人支持,不然李亨也不敢這樣做。
因此,說明不僅文武百官支持李亨登基,就連百姓也是這樣想的,所以他登基十分順利。當(dāng)消息傳到李隆基這里時,一切都塵埃落定,他不想答應(yīng)都不行了。此時就算他想起兵討伐,也沒有人會支持他。
二、順?biāo)浦?/p>
李隆基被逼得逃到四川,中途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傳位給李亨,但出于對皇位的留戀,他始終沒有落實。但安祿山來勢洶洶,仍然在后面窮追不舍,就連楊貴妃都被眾人逼死了,在李隆基心中,眼下的情況是十分悲觀的。
也就是說,在李隆基看來,安祿山獲勝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將來安祿山稱帝,那么一定會拿現(xiàn)在的皇帝開刀,而李亨已經(jīng)登基,就算安祿山要處罰,首當(dāng)其沖的也是他,自己也就相對安全了。
還有就是一旦亡國,皇帝的責(zé)任最大,如今李亨登基,他順?biāo)浦蹖⒇?zé)任交給他,到時候就算百姓要怪罪,也是怪罪李亨,他就不用負(fù)責(zé)了。
三、有心無力
雖說安祿山來勢洶洶,但畢竟唐朝國力強(qiáng)盛,要平叛也不是不行。但這項任務(wù)十分艱巨,要調(diào)動全國各地兵力,要讓文武百官團(tuán)結(jié),又要給百姓信心,此時此刻的李隆基,顯然已經(jīng)有心無力。
但凡他晚年有些能力,也不至于發(fā)生“安史之亂”,也不至于在叛亂發(fā)生后,被逼得逃到四川,更不至于眼看著愛妃被逼死。所以這些苦差事,還不如交給年輕人去做,難得李亨這時候又肯站出來出頭,一旦成功平叛,百姓還會順帶夸獎他幾句。
所以說,李隆基即使再不想讓出皇位,也不得不主動交出璽印。并且,他是不可能去討伐李亨的。畢竟有人站出來收拾爛攤子,到時候輸了有人背鍋,贏了自己還能得個好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xiàn)《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4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秦國的三代元老,赫赫戰(zhàn)功的司馬錯最后···
下一篇: 羅藝被李淵封為燕王,卻為何舉兵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