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 史 說
每日簽到
每日領獎
人生如戲,無論多么精彩,總有落幕的時候。英雄遲暮、美人凋零是自然規(guī)律,生前的曲折也好,輝煌也罷,最終都會歸入塵土。
“神龍政變”后,武則天最后的時光是在空曠冷清的上陽宮度過的。位于洛陽皇城之西的上陽宮,是頤養(yǎng)天年的絕佳住所,南鄰洛水,背倚皇宮,若登高遠望,可以看見大周帝國的神器——天樞。宮內有關鳳、甘露、居仙、麗春等殿宇。
神龍元年初,中宗李顯帶著文武百官赴上陽宮探望武則天。當他看到武則天后,大吃一驚。原來老年的武則天很會粉飾自己,能將年老的容顏妝得神采奕奕,讓外人能難看出自己的衰老。
移居上陽宮后,本就臥病在床的武則天不再粉飾自己,加上心力憔悴,已經面如枯槁。此后,除中宗每十日探望一次外,少有人來,武則天是在孤獨中度過的。宮門緊閉,宮內的情形無人知曉。
退位后的武則天,才真正體會到人走茶涼。李湛時刻看守著武則天,生怕她東山再起,她的威嚴已經掃地。她的情郎(張氏兄弟)已經死了,甚至連女兒太平公主也看不見。其實,太平公主已經背棄她,倒向了中宗。
更糟糕的是,他那恭順的兒子中宗常來告訴他朝廷的新措施。她的周代被廢黜了,她曾經的規(guī)劃、部署,許多已成泡影。對武則天而言,這些新措施如同一樁樁敗報。假如現(xiàn)在還在位,哪會任由他人胡來。
對武則天的打擊接踵而至。
二月四日,官方舉行唐朝光復儀式。中宗登上城門,親自向天下宣布,所有的旗幟、官銜、衙門名稱,都恢復到高宗時的樣子。這個二次為帝的懦弱男人,終于拿出帝王氣魄,在武則天茍延殘喘時,勇敢地實施復辟。
武則天的家鄉(xiāng)山西并州,在她登基后曾改為“北都”,這個名稱也取消了。洛陽曾被武則天改為“神都”,如今又恢復東都舊名。持續(xù)了十五年之久的武周政權,頃刻間土崩瓦解。
三月,蕭淑妃與王皇后的后人奉旨廢除了武則天賜予的惡姓“梟”與“蟒”,重新用本姓。更壞的是,五月,武則天的祖廟被撤銷了“太廟”的名稱,先祖的爵位也被剝奪了。這是現(xiàn)實的輪回,武則天親眼所見。
當年君臨天下的威風與現(xiàn)在的暗淡光景形成強烈對比,讓武則天內心百感交集,對她而言顯然難以適應。她不是第一個晚景凄涼的退位皇帝,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之前有太公李淵,之后還有孫子唐玄宗。
去世前,她還留下一份遺詔:
“袝廟、歸陵,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后。其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柳奭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咸令復業(yè)——《舊唐書》”
走到人生邊上,武則天才將自己當成李唐家人,也間接承認了她的情敵、政敵是被冤殺。
神龍元年十一月,武則天在豪華的“囚籠”中去世,享年八十二歲。
武則天的一生,是精于權變的一生。她從一個才人,經過算計與機遇,一步步走向巔峰。她將無上的權利當成自己的追求,為此不擇手段,她的眼光始終專注王朝興衰,正如林語堂對她的評價:“武則天的期望堂皇而遠大,她真正關懷的,唯一覺得有興味的是大唐帝國?!?/p>
作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有人對她惡語相向,有人對她推崇備至。經歷繁華,歸于空明,一切功過是非,如同墓前的無字碑,任由他人評說。
搜索
立即關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4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