軼 史 說
每日簽到
每日領獎
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太子朱標死在了朱元璋的前頭。所以朱元璋去世后,便把皇位傳給了皇長孫朱允炆,是為建文帝。當初朱元璋在位時,把自己的其他兒子都派到了地方做藩王。朱元璋的初衷是想靠這些藩國來鞏固明朝的統(tǒng)治,然而卻忽略了一個弊端。當藩國強盛的時候,處在王朝中央的皇權自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所以建文帝上臺后,在親信大臣的建議下決定削藩。
建文帝削藩采取捏柿子的方法,先從實力弱的開始。當時處在北京的燕王朱棣實力算是眾藩中最強的,削完了弱小的就輪到了朱棣。但熟料,朱棣早就有不臣之心,建文帝的準備也不甚充足。于是就有了后來的靖難之役,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的事兒。
朱棣造反之初,建文帝派明朝開國名將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率兵討伐。但誰知道李景隆完全沒有繼承父親的文韜武略,先后在鄭村壩、白溝河被燕軍打的屁滾尿流,致使明軍損失慘重,數(shù)十萬大軍被李景隆白白葬送。這也直接導致了后來戰(zhàn)局的逆轉,原本占上風的建文帝一方自此再無能力派出大規(guī)模軍隊征討。
后來李景隆便被奪職調(diào)回了南京,朝中大臣紛紛上書,李景隆“失律喪師,懷貳心”求將其誅殺。但建文帝卻置之不理,后來朱棣大軍直指南京,兵臨城下的時候,這個李景隆還真心懷鬼胎,打開了南京金川門把叛軍迎了進來。至此南京失守,建文帝也不知所終。而在靖難之役中固然有一些如李景隆這樣的不齒之徒,但也有一些忠肝義膽的鐵骨男兒。其中時任山東參政的鐵鉉便是極具代表性的一位。
鐵鉉是今天河南鄧州人,是元代的色目人后裔。他性情剛決、疏通經(jīng)史,明朝洪武年間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禮科是明清六科之一,禮科給事中大概起到一種監(jiān)察監(jiān)督的作用。由于鐵鉉在任上工作出色,所以曾深受朱元璋的器重。朱元璋曾賜給他字“鼎石”,建文帝即位后鐵鉉升任山東參政,大抵相當于今天的副省長。靖難之役時,鐵鉉負責為李景隆的北伐軍籌備糧草。
話說建文帝派李景隆北上討伐燕王朱棣的叛軍,不料大敗。李景隆一路撤退,后退至濟南,在濟南城外又被朱棣打的一敗涂地狼狽而逃。隨之,朱棣便重病包圍了濟南。當時濟南城中,只有都指揮盛庸領導的一小部分兵力。叛軍重兵壓境,濟南城可謂朝不保夕。當時正在外地籌備糧草的鐵鉉聽說后,火速趕赴濟南。
當時朱棣曾用弓箭射到城內(nèi)一封招降書,但鐵鉉卻回了他《周公輔成王論》一文,意在告知朱棣應該效法周公輔佐侄子成王一樣輔佐建文帝。并和盛庸歃血為盟,決定失守濟南城,絕不拱手想讓。而濟南城在鐵鉉等的堅守下,朱棣攻打了三個月也未能攻克。久攻不下,后來朱棣就動了點歪腦筋。他下令掘開黃河,決定大水淹了濟南城??茨汨F鉉還能否堅守。
鐵鉉得知消息后,為了濟南城百姓的安危,決定詐降以誘殺朱棣。沒想到朱棣的不擇手段,卻給了鐵鉉等一個機會。于是他一邊暗中命士兵在城門上放了千斤閘,一邊讓守城士卒哭喊“大水就要淹沒濟南城了,我們離死不愿了”。另一邊又派城中年齡長一些的百姓打扮成使者前去燕軍中請降。燕王朱棣不知道這是計,濟南城是占據(jù)中原地區(qū)的關鍵,他自然是喜不自勝。于是騎上高頭大馬,只帶了幾個騎兵護衛(wèi)便進城受降去了。
但怎料,千斤閘沒有落到朱棣的身上,只砸爛了朱棣騎的馬頭。朱棣知道中計了,于是趕緊換了匹馬倉皇而逃才保住了性命。朱棣逃回軍中氣急敗壞,隨即便派重病圍城以攻取之。鐵鉉則站在城門樓上大罵朱棣是反賊等等。朱棣惱怒不已,于是用幾門大炮轟擊城門。就在濟南城快要被攻破的時候,鐵鉉把朱元璋的畫像還有牌位放到了城頭上。朱棣一看不便再用大炮,這濟南城才得以保全。
此后朱棣又和鐵鉉等相持了一段時間,覺得濟南城實在攻不下便放棄了。朱棣以后南下攻打建文帝,都繞著濟南過。但南方的建文帝最終還是被朱棣給攆下了臺。朱棣奪得了皇位后,又來攻打濟南。終因寡不敵眾,濟南城陷落,鐵鉉也被俘虜。鐵鉉后被押送到南京,被惱怒的朱棣處以凌遲。而他的父母妻兒,也都在他遇害后受到了牽連。被發(fā)配的發(fā)配,被罰作奴隸的罰作奴隸??芍^悲慘至極。
后人尊敬鐵鉉的忠義不屈,在各地建立鐵公祠來紀念他。南明時追贈他為太保、加謚號“忠襄”,清朝乾隆時又謚為“忠定”。鐵鉉不愧為鐵骨錚錚的漢子,就連朱棣本人對他的忠心也常在公開場合拿來教育他的臣子。
搜索
立即關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4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