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砩膛恢鰢?,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p>
唐代大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泊秦淮》,詩中最后兩句為,“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按照前人的注釋,這首詩借用陳后主享樂亡國的教訓警醒大唐的子民要居安思危。按照這種理解,商女被解釋成歌女。這種解釋到底對不對呢?
如果把商女理解成一個典故,或者一個專有名詞,那么在唐代詩人中只有白居易用過這個詞。白居易寫過,“讀君商女詩,可感悍婦仁”。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到,如果在這里把商女解釋成歌女,就有點不通順了。白居易這首詩寫的是,當時有個張籍的人,擅長于寫樂府詩。張籍的樂府詩題材很廣,每一種題材他都能寫出自己的風格。
通過這個對比,就能夠發(fā)現(xiàn),商女有沒有可能是商人女眷的簡稱。如果按照這個解釋,放到杜牧寫的《泊秦淮》中感受一下,商人的女眷不知道亡國的痛苦,還在歡歌作樂。這樣解釋好像依然有點不通順,為什么商人的女眷這么放縱,難道商人們沒有更加放縱嗎?按照這個思路尋找答案,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那再看看五代兩宋時期的詩詞中關(guān)于商女的描寫。 宋代賀鑄寫過一首《臺城游》,其中有“商女篷窗罅,猶唱后庭花”的字句。很明顯,這句詞的出處就是杜牧的《泊秦淮》。宋代很多詞人在創(chuàng)作時會借用唐詩中的經(jīng)典語句,從賀鑄的詞中就能知道,商女在這里指商船上的女子。如果說,歌女能夠登上商船也能解釋通。
分析到這里還是一頭霧水,商女到底是什么人,還是無法找到確切的解釋。由此大膽推測一下,商女能不能有兩種身份,也就是歌女從良嫁給商人,成為商人的女眷。在唐傳奇中,有很多故事都是富商納妾娶了歌女。在唐詩中也有相關(guān)的描寫,比如白居易寫的《琵琶行》,“老大嫁作商人婦”,就是描寫了一個琵琶女,嫁給了商人。在古代,優(yōu)秀的歌女都精通樂器,可以一邊演奏一邊唱歌。
從這個角度分析,商女解釋成歌女或者商人的女眷都有道理。在唐代,婚嫁比較開放,有很多歌女雖然身份低微,但她們也有選擇家庭生活的權(quán)利。這個時候,商人就成了她們的首選。只不過這樣的家庭生活往往以悲劇收場。
按照這個思路,《泊秦淮》的最后兩句既可以解釋成歌女,也可以解釋成商人的女眷。至于為什么只有商女不知道亡國恨,那只是寫作上的一種手法,不能過度解讀。
1、商女不知亡國恨意思是以賣唱為生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國之恨。
2、杜牧《泊秦淮》的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感嘆陳后主因為驕奢淫逸而導致亡國的一段深刻的歷史教訓,借以諷刺當時晚唐的統(tǒng)治者。
3、他也將商女一詞寫進了詩中,但是關(guān)于這個商女的意思卻曾有過很多的解釋,有的人認為商女就是商人之女,或者說商女就是商人婦,但是大部分人以為商女就是以賣藝為生的歌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5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