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朱由檢,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大明王朝的末期,迎來了狼煙遍地的日子。崇禎剛剛登基,就開始籌錢充足軍餉,為的就是打仗。當時粗略估計,明朝能夠動用的軍隊在50萬以上。然而,這么龐大的軍隊卻屢戰(zhàn)屢敗,面對后金軍隊不能戰(zhàn)勝也就算了,可即便是和實力弱小的農(nóng)民起義軍對戰(zhàn),也始終不能剿滅。最后,反而亡于李自成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之手。那么,這又是因為什么呢?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兩個字——沒錢。別看崇禎想盡辦法找錢,但依舊是不夠用。比如左良玉,手上有數(shù)十萬人馬,但是朝廷每年給的軍費卻是按照2萬人的標準來撥付,剩下的經(jīng)費全靠左良玉自籌。于是乎,逼得左良玉只能縱兵搶劫,鬧得湖廣、河南一帶的老百姓怨聲載道,最后發(fā)展到了尖銳對立。凡此種種,都嚴重削弱了明朝軍隊的戰(zhàn)斗力,助長了農(nóng)民起義軍的囂張氣焰。
事實上,縱覽明末的形勢就可以看出,像東北地區(qū)軍費充足,則誕生了關寧鐵騎等戰(zhàn)斗力極為強悍的軍隊,直到明朝滅亡都依然牢牢守護著國門。反過來,像是西北、西南等地區(qū),軍費常年欠缺,又不是產(chǎn)糧區(qū),農(nóng)民起義軍只要揭竿而起就勢如破竹。不是官軍剿匪不力,而是沒有軍餉的情況下,誰都沒有慷慨赴國難的動力啊!所以,與其說明朝是亡于軍事失敗,倒不如說是因為沒錢了而崩盤。頗有意思的是,李自成攻下京師之后也沒錢發(fā)軍餉,所以只能依靠搶劫,要不然手下上百萬的軍隊豈不是第二天就叛變?
當然了,面對沒錢的問題,崇禎也積極想辦法??墒?,崇禎沒有雷霆手段,他最開始希望手下的大臣可以把家里的錢拿出來,但很遺憾,這些大臣們都哭窮,聲淚俱下和崇禎說自己沒錢,搞得崇禎也是無可奈何,只能繼續(xù)加重老百姓的負擔,最后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逼得更多人投靠了農(nóng)民起義軍。
而事實上,等到李自成打進京師后,立即把皇族權貴文武大臣全部抄家,據(jù)說光是白銀就有好幾千萬兩。由此可見,這些大臣當時之所以不愿意拿出錢來,是內心已經(jīng)沒有了對大明王朝的忠心,希望著保留實力,將來可以在新朝廷上東山再起。奈何,李自成最后也沒站穩(wěn)腳跟,山海關兵敗之后一路南逃,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所以說,軍事其實只是一種延續(xù),它的本質依然是經(jīng)濟。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打仗都是要燒錢的。如果沒有強悍的經(jīng)濟實力,軍隊再多也只不過是擺設而已,甚至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6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