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兵權”是北宋建國之初一個重要的政治事件,它對北宋有著巨大的影響。話說,趙匡胤黃袍加身,從昔日的重臣一躍成為皇帝。盡管威風八面,可有一個心結始終解不開,如果手握重兵也來“陳橋兵變”這一出,怎么辦?
閱讀更對精彩歷史故事
思慮再三,趙匡胤決定通過設計一場酒局,迫使禁軍高級將領們主動放棄手中大權。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初九日晚上,趙匡胤把石守信、高懷德等禁軍高級將領,留下來喝酒,一場驚心動魄的解除將領兵權的行動開始了。
酒酣之際,趙匡胤面帶愁容地說:“我非爾曹力,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艱難,殊不若為節(jié)度使之樂,吾終夕未嘗高枕臥也。”這是話中有話,石守信等人冷汗直流,連連表示對皇帝無比忠誠。趙匡胤又說:“卿等固然,設麾下有欲富貴者,一旦以黃袍加汝身,汝雖欲不為,其可得乎?”
到了這時,這些將領已經(jīng)明白了,大家主動提出回家養(yǎng)老,“皆稱疾請罷。帝從之,賞賚甚厚?!本瓦@么一個事,宋朝史書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可問題時這些高級將領為何束手待斃呢?
嚴格意義上來說,“杯酒釋兵權”分為兩次,建隆二年解除禁軍將領的兵權,開寶二年解除藩鎮(zhèn)兵權。必須要補充的是,解除禁軍領兵權只能說是解除他們的軍職,不再繼續(xù)擔任京城禁軍的高級軍職,而是讓他們擔任藩鎮(zhèn)節(jié)度使。
這些高級將領之所以沒有反抗,固然有趙匡胤給予的大量賞賜。更重要的是,去外地擔任藩鎮(zhèn)節(jié)度使油水更足,而且是天高皇帝遠,可以“為所欲為”。自身的核心利益并未受到損失,自然沒有出現(xiàn)流血事件,雙方面子都過得去。
就趙匡胤本身而言,他從進軍小校一步步成長為禁軍統(tǒng)帥。大家這意味著什么嗎?意味著趙匡胤在禁軍中根深蒂固,對禁軍擁有絕對的控制力,也就說禁軍將領都是中棋子,隨時都有丟掉。反之,對禁軍將領來說,“彼可取而代之”之類的行為,根本無法實現(xiàn)。
人物故事、野史故事、成語故事、鬼神故事
趙匡胤在“杯酒釋兵權”前夕,對趙普說:“彼等(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將帥)必不叛吾”,“必不負朕?!壁w普也跟趙匡胤保證:“吾亦不憂其叛!”從兩人對話中就可以看出,趙匡胤對于“杯酒釋兵權”是勝券在握。
乾隆對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守信數(shù)人若果不可制,豈數(shù)言委曲規(guī)諷所能罷其典兵者?彼時宋主英勇固出數(shù)人之上,操縱由己,消患未然。守信諸人方承命不暇,又何敢有異議乎?史家無卓識,徒于杯酒詭詞處炫奇,以為秘計神謀,而不于宋主英斷勇為處著眼,而后世遂以為是妙策獨出。吁!可笑矣!”
搜索立即關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790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