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時期,有一個以“魏”為國號的短命政權(quán),歷時僅三年,創(chuàng)建者是冉閔,故而后人也稱這個政權(quán)為“冉魏”。十六國時期,類似這樣的政權(quán)數(shù)不勝數(shù),存活僅三年的冉魏,在其中也不算突出,所以就沒有受到世人的過多關(guān)注,甚至在歷史書里,連冉閔這個“開國帝王”都沒有提起。這是可以理解的,冉閔的待遇,與當時其他同類型的歷史人物相比并無特殊,大家不妨想一想,十六國中,有多少開國帝王是上了歷史書的?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網(wǎng)絡(luò)上突然掀起了為“冉閔”鳴不平的驚濤駭浪,甚至在一些人的狂熱推崇之下,還將他拔高到了“千古一帝”、“民族英雄”的高度。一個原本名不經(jīng)傳的歷史人物,怎么一下子就有了這么多的粉絲,而且還是狂熱粉絲?原因就在于一件事,那就是他曾經(jīng)頒布過“殺胡令”。這在十六國時期,是一個重大的事件,尤其對于漢人族群來說。
要知道,十六國時期,漢人可是受盡了胡人之害,當時的混亂程度,可謂空前絕后,人殺人根本就不稀奇,人吃人則是常態(tài)。十六國這些政權(quán),大多數(shù)是由胡人所建,漢人在他們的統(tǒng)治下,莫說太平狗,就連亂世狗也做不成,不過是一堆案板上的魚肉而已。那時候的北方,稍微有點資本的漢人都南下逃生,留下來的,幾乎都是想逃也逃不走的漢人平民,在面對胡人政權(quán)殘害的時候,自然就更沒反抗能力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冉閔頒布了“殺胡令”,對于當時受盡殘害之苦的漢人來說,無疑是一個相當振奮的消息。更何況,冉閔本身也是個漢人,雖然自小在胡人家庭中長大,甚至還當過后趙皇帝石虎(羯族)的義孫,可是他卻能夠自胡窩而反,扛起“興漢”大旗,簡直就是金庸書中“俠之大者”郭靖的翻版了。
看到這里,大家是否也在為冉閔未上史書感到不平了呢?可惜這只是冰山一角,但凡詳細了解那個時代,并對冉閔本人有過一些研究的人,都不會有這種感覺。首先,冉閔以及他的父親冉瞻,都曾為胡人政權(quán)(后趙)效力,與漢人多次交戰(zhàn),冉瞻還在對漢人的戰(zhàn)爭中為國捐軀了,這樣的黑歷史,恐怕是很難洗白的。當然了,追溯黑歷史,也有不道德的地方,只要他后來為漢人立下大功,也是可以抹平的。
然而冉閔真地為漢人立下大功了嗎?非也!他的那個“冉魏”政權(quán)存世僅三年,能對重建漢人社會有多大的作用?更有甚者,所謂“殺胡令”云云,存世的時間則更短。據(jù)史書記載,冉魏建立后的第一年年尾,冉閔就把自己的兒子冉胤封了“大單于”的稱號,這可是十足的胡人名號,冉閔這樣做,就是為了拉攏胡人,甚至還將勸諫的漢臣韋謏及其子給殺掉。這就可以看出,冉閔雖有頒布殺胡令,可是不到一年,他又開始拉攏胡人了,殺胡令,自然也就被廢除了,這也可以看出他在胡漢之間是搖擺不定的。
而且就連殺胡令本身,也不見得就對漢人有好處。許多史料都記載,當時被殺掉的大半都是高鼻濃須的漢人,這些漢人之前受盡胡人之苦,如今好不容易有個同胞當上皇帝,卻又立刻迎來無妄之災。所以說,如果把冉閔列為漢人的民族英雄的話,那又怎么對得起那些在殺胡令頒布后被殺掉的漢人同胞呢?正因為冉閔對漢人過大于功,頒布殺胡令之后,也對漢人造成了很大的實質(zhì)性傷害,再加上他在胡漢之間搖擺不定,才沒有讓后人覺得他是一個民族英雄。所以說,他不進歷史書,那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不公平之說。事實上,倘若他真能進史書,恐怕還多半會是負面形象了。
搜索立即關(guān)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因為在宋朝的時候,女真人對于宋朝來說,是屬于外敵,畢竟當時他們起源于白山黑水的地方,對中原也是進行了入侵,但是到了后來,女真人從清朝再次掌控了中原以后,他們就從一個外敵變成了中華的少數(shù)民族,所以不能再用民族英雄這個說法來稱呼岳飛了,因為這么做的話容易刺傷民族之間的感情,而現(xiàn)在稱呼岳飛,往往都是愛國英雄。
很多人都知道,在宋朝的時期,因為軍事力量軟弱,所以受到了來自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侵犯,在當時宋朝只顧著發(fā)展經(jīng)濟和商業(yè)文化,卻忽略了軍事力量,所以碰到這些游牧民族,也是抵擋不住他們的鐵騎的,尤其是蒙古和女真,這兩個地方的民族分別消滅了南宋和北宋,女真族在侵犯中原時候,還好有一位英雄人物站了出來,那就是岳飛,他為了精忠報國,組織了岳家軍,對金國進行抵抗和反擊,曾經(jīng)也將金國的軍隊打的落花流水。
無奈后來因為利益的原因,岳飛被朝廷的奸臣秦檜害死,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就這么死去了,也讓人感到非常的遺憾惋惜,后來岳飛被大家稱為是民族英雄,無論是宣傳電影還是教科書,都是這么寫的,但是因為后來女真族再次崛起,并且擊敗了明朝,再一次把中原的政權(quán)控制在手中,但是當時還是漢族占所有人口的主體,所以漸漸的女真,也就是現(xiàn)在的滿族,就成為了55個少數(shù)民族中的一個,也是中華大家庭的一份子。
所以說既然滿族已經(jīng)是我國的少數(shù)民族了,那就不能將岳飛繼續(xù)稱為是民族英雄,否則就容易破壞民族之間的感情,不過就算如此,岳飛依然是一位正面的人物,并不是因為女真已經(jīng)成為我國少數(shù)民族,所以岳飛就不是英雄了,他同樣也是一位愛國的英雄,不畏懼強敵,并且有一種嚴于律己的愛國精神,這個還是值得任何人學習的。?
姓名 閔冉 民族【漢】稱號 民族英雄 武悼天王(謚號) 字 永曾,小字棘奴 籍貫 魏郡內(nèi)黃人(今河南內(nèi)黃西北),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期冉魏的開國君主。事跡 閔冉為今人所廣為知聞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亦以勇猛著稱,被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勇將之一。東晉十六國,這是一段被華夏史學家故意遺忘的悲慘歷史;閔冉,這是一位讓后人無法正確評價的悲情英雄!三國之后有西晉,西晉亡于匈奴后,東晉偏安江南,五胡開始亂華,史稱東晉十六國或南北朝。是時,諸胡不僅強驅(qū)漢人修宮廷、樓閣,造甲戈、武備,甚至以漢人為菜食,肆意凌辱。中原漢人一時死傷枕籍、赤地千里,從一千五百萬銳減至六百萬,而各胡侵入中原的人數(shù)竟迅速上升至五百萬。眼界炎黃子孫的火種黯淡將熄之時,中原出了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閔冉。他頒布殺胡令,誅諸胡數(shù)百萬,一時中原為之肅清,漢人得以生存。雖然說閔冉屠滅羯族,驅(qū)逐胡人,造成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況,的確有些殘忍。但如果沒有閔冉的絕地反擊,北方各式各樣的胡族很可能會徹底消滅北方漢人(少部分作為奴隸),中原地區(qū)將繁殖形成一個金發(fā)碧眼的新種族,隨著人口增長一定會向南方要生存空間。一旦諸胡再把南方的三百萬東晉漢人殺掉,那么漢族就會像巴比化、埃及等文明古國一樣從地球上消失,而絕不會是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殺絕。雖然后來閔冉不幸被鮮卑慕容氏所滅,但經(jīng)歷了漢人血腥報復的諸胡卻再也不敢殘暴對待漢人,而采取了較為溫和的拉攏漢人士族、主動融合進漢人等手段。百年之后,僅占北方漢人人口百分之十不到的以鮮卑為主的胡族徹底溶入北方漢族。于是,漢人子孫最憑借著強大的文化力和生存力同化了入侵的五胡,為后來楊堅恢復中華奠定了基礎(chǔ)。可以說,漢族在歷史上最為危險的時候,英雄的閔冉站了出來力挽狂瀾于既倒。為此,他因殺胡過多而背負了殺人暴君,背恩匹夫等千古罵名,千余年不得昭雪!韓國人可以忍受張保臬的諸多缺點而依然奉其為名族英雄,但我們中國人為什么對閔冉這樣為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英雄冷漠如斯!爵士希望通過本文讓大家認識一個至情至性、充滿漢人血性的悲情閔冉,不為其它,只為還英雄一個公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0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