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舒爾哈齊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努爾哈赤在建立后金政權過程中,有個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個人就是他的弟弟舒爾哈齊。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舒爾哈齊對于早期的努爾哈赤來說,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舒爾哈齊出生于遼東。原本舒爾哈齊和哥哥努爾哈赤是出身不錯的公子哥,他們的父親塔克世為指揮使,母親更是建州右衛(wèi)都指揮使長女額穆齊。
按道理來說,努爾哈赤兄弟兩人的童年可以過得很好,但是生母額穆齊很早就病逝了。之后家中一切事務由繼母納喇氏主持,但是這個后母可不是一個善良的女人。
納喇氏對待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很刻薄,平時更是沒有好臉色。當時舒爾哈齊還年僅五六歲,這時他就要跟著努爾哈赤上山采集松子、木耳、蘑菇,獵取野禽,然后再將這些山貨送往撫順的馬市出售,貼補家用。
雖然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盡量多干些活,以求繼母的開心。但即便兄弟兩人再怎么努力,繼母眼里還是那樣看他們不順眼。在這樣的處境之下,10歲的努爾哈赤帶著舒爾哈齊離開了家,投奔到外祖父門下。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雖然生活在外祖父家里,已經(jīng)不用再看繼母的臉色了。但當時外祖父王杲和明朝時常有戰(zhàn)爭,沒多久雙方就開戰(zhàn)了。很明顯外祖父王杲?jīng)]打贏,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被抓走當了明軍的俘虜。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被抓到明朝軍隊中后,被充當幼丁,隨軍出征。但是每次戰(zhàn)役,明軍都讓女真俘虜打頭陣,這其中就有可憐的兩兄弟。奇怪的是,每次仗打完后,兩兄弟都能活下來,其他人都戰(zhàn)死了。
或許老天是在眷顧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在多次的實戰(zhàn)中,兄弟兩人不僅活了下來,并且練就一身健壯的體魄和精湛的武藝。沒幾年時間,兩人還是離開了明軍,因為他們的外祖父和父親都死在明軍的亂軍中。
這件事對兩人影響是巨大的,不久離開明軍的努爾哈赤兩兄弟,就拉起了一百多人的隊伍,正式開始了統(tǒng)一后金的大事業(yè)。在艱難創(chuàng)業(yè)歲月中,舒爾哈齊成為努爾哈赤最得力的助手和主要戰(zhàn)將。
在創(chuàng)業(yè)這條路上,有的人只能陪伴一段時間,而舒爾哈齊并沒有陪伴努爾哈赤一直走下去。這時的舒爾哈齊看到明朝的強大,他希望日后有朝一日自己能成為女真建州的最高首領,不再只是努爾哈赤的手下。
更為重要的是舒爾哈赤看到了農(nóng)耕文明的先進,他對此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而努爾哈赤對此卻并不以為然,兩人的隔閡越來越大。隨著努爾哈赤統(tǒng)一了女真各個部落,實力更加強盛,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jīng)有了和明朝作對的實力。
努爾哈赤也在很多場合下,表達了對明朝的不滿,但是舒爾哈齊卻依然和明朝走得很近,這無疑是在拆努爾哈赤的臺。甚至舒爾哈齊接受了明朝賜予的官職,這讓努爾哈赤心生不滿。
兩兄弟最終的爆發(fā)點是在一次諸貝勒的一次會議上,舒爾哈齊明目張膽的挑戰(zhàn)努爾哈赤的權威,也有點開始挑戰(zhàn)努爾哈赤地位的意味。努爾哈赤和弟弟的意見矛盾如此之大,使得努爾哈赤下定了決心,一定要除掉這個威脅自己的對手。
在誘人的權力面前,親情似乎變得已經(jīng)不重要了。舒爾哈齊先是遭到削爵的下場,逐步將舒爾哈齊政治邊緣化。在這樣的操作之下,舒爾哈齊被擠出了女真部落的核心。
舒爾哈齊雖然被擠出女真的權力中心,但是他很不甘心,他就帶著自己的幾個兒子和幾個忠心的部族人員,來到了鐵嶺東南的黑扯木,在那里伐木建造房屋,開辟新的根據(jù)地。
從這時候開始,舒爾哈齊和努爾哈赤的關系越走越遠,似乎已經(jīng)不能回頭了。明朝看到了這樣的好時機,肯定不會放過的,明朝將領李成梁想拉攏舒爾哈齊,此舉被努爾哈赤看在眼里。
因此,在這樣的局勢之下,努爾哈赤試圖勸說弟弟回頭,但始終無果,無奈之下他只好采取強硬措施。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阿爾通阿、扎薩克圖被努爾哈赤誅殺,部將武爾坤也被處死。
努爾哈赤的怒氣還沒有消去,想把舒爾哈齊的次子阿敏也殺掉,但是皇太極等人求情,這才放過了阿敏。舒爾哈齊從此被囚禁起來,直到他在牢中病逝。
在權力面前,親情有時候都需要讓步。努爾哈赤對待舒爾哈齊的手段來看,無疑說明了這一點。
莊親王舒爾哈齊 舒爾哈齊(1564-1611),顯祖愛新覺羅塔克世第三子,努爾哈赤的同母弟。舒爾哈齊的早年并不好過,很早就隨同兄長努爾哈赤出外謀生,后來又投奔到明朝總兵李成梁的手下當差。歷經(jīng)了生活的艱辛和征伐的殘酷,在這種經(jīng)歷的磨練下養(yǎng)成了堅毅頑強、勇猛善戰(zhàn)的品格。也只有這種從小受過苦的人,才會成就一番事業(yè),能夠創(chuàng)業(yè)守業(yè)。 1583年,對于舒爾哈齊來說是一個永遠難忘的一年,他的祖父和父親死在了明朝的亂軍之中。舒爾哈齊與兄長兩人悲痛欲決,雙雙離開了明軍,回到了家中。經(jīng)過一番深思之后,兩人決定為死去的親人報仇,依靠著祖父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起兵,拉起了一支百馀人的隊伍,開始了創(chuàng)建滿州國的偉大事業(yè)。 在血與火的創(chuàng)業(yè)歲月中,舒爾哈齊成為了兄長努爾哈赤的得力助手和主要戰(zhàn)將,但是隨著力量的壯大和權利欲的增加,他開始居功自傲起來。漸漸不滿足于自己的地位,意圖和兄長分享權利,形成了對努爾哈赤領導權威的挑戰(zhàn),但是在殘酷的權利斗爭中,舒爾哈齊他失敗了,他輸了,而且也因此被拘禁直到他死去。人一有了權利和財富就迷失了本性,開始亂了心性,做出了不合時宜的事。 不過對于舒爾哈齊的功績不能抹滅,他能征善戰(zhàn),功績卓越。在努爾哈赤艱苦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舒爾哈齊是他堅定的支持者,他以他的軍事才能贏得了多次勝利,為此他不光得到了巨大的聲望,同時他的政治地位和軍事實力,也隨著滿州過的發(fā)展壯大而不斷提高。1587年,努爾哈赤在費阿拉稱汗,舒爾哈齊被封為貝勒,地位僅次于他的兄長,成為第二號人物。他麾下?lián)碛芯迩?,?zhàn)將四十余員,成為滿州部落十足的實力派人物。 1595年八月,舒爾哈齊首次帶領滿州朝貢使團前往北京進貢,這次的經(jīng)歷使他眼界大開。他對自己屈居在兄長的屬下的地位感到不滿,他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夠位極人君之尊,當上滿州帝國的最高了統(tǒng)治者。與此同時他對先進文明的漢族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1597年七月,舒爾哈齊第二次進北京朝貢,這次的經(jīng)歷更助長了他的野心。他到達北京后受到了明朝廷熱烈隆重的接待,并被賞賜給了豐厚的金銀綢緞等禮物。同時,明廷還授予了他都指揮的高級武職。明朝以此做為一種戰(zhàn)略對策,盡力拉攏和收買努爾哈赤的對手及反對者,在兩者間進行挑撥,以激化彼此的矛盾,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對于舒爾哈齊這樣的人物,明朝更是希望將他拉攏過來為己所用,以便在努爾哈赤的集團內(nèi)部安進一個棋子,來分化、削弱努爾哈赤的力量。為此舒爾哈齊也確實感激明朝的恩寵,他感恩于明朝,在政治態(tài)度上越來越傾向于明朝。 舒爾哈齊除了積極的與明朝發(fā)展密切關系之外,他還通過政治聯(lián)姻的形式加強與其他各個滿州部落的聯(lián)系,借以擴大他的個人實力和影響。例如1596年他娶了烏拉部落的酋長布占泰的妹妹為妻,第二年他又將自己的女兒額實泰嫁給了布占泰,就這樣他與烏拉部落就結成了牢固的同盟,不過他與布占泰的關系有點亂,他又是布占泰的妹夫又是他的岳父,不過就因為此他個人的政治影響也逐漸與努爾哈赤平分秋色,并駕齊驅(qū)。 舒爾哈齊同樣也與朝鮮保持著相當密切的關系,朝鮮使者到滿州,對于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見面行相同的禮儀,并向兩人饋贈同樣的禮物。他們二人也分別屠宰豬羊,各自在帳中款待朝鮮使者,并回贈禮物。朝鮮國王也樂意在兩位滿州首領之間周旋,對他們實行雙重承認的原則,這與明朝的手法如出一轍。 隨著滿州各部的統(tǒng)一,努爾哈赤擁有了足夠的力量與明朝對抗,他對明朝的敵視態(tài)度也日益明顯,他的下屬也時常和明軍發(fā)生武裝沖突。明朝對遼東的局勢感到不安。1601年明廷又起用了被罷免的前遼東總兵李成梁,希望他能扭轉(zhuǎn)當時那惡劣的局勢。 李成梁上任伊始,就采用了原來對滿州的分化瓦解政策,也就是以夷治夷。他利用了舒爾哈齊和他兄長的矛盾,大力拉攏他,對他恩禮有加,格外器重。李成梁讓兒子李如柏娶了舒爾哈齊的女兒為妾,使雙方關系更為緊密。1605年,舒爾哈齊的妻子病故,李成梁父子準備了豐厚的祭禮前去治喪,備極隆重。面對明朝的恩寵,舒爾哈齊更加感激,他決心依靠明朝為后臺,樹立自己的滿族最高領袖的地位。 舒爾哈齊明目張膽地樹立個人的權威,逐漸構成了對努爾哈赤地位的挑戰(zhàn),兩人的關系也日益緊張,在諸貝勒共同參加的會議上,兩人常因意見相左而激烈爭吵,努爾哈赤開始意圖除去他這個潛在的對手。 機會終于來臨,1607年三月,居住在蜚悠城的一小支滿族部落,由于不堪忍受臨近的烏拉部的奴役,想來依附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對此自然十分高興,于是他就派出了舒爾哈齊和他的兒子褚英、代善,將領費英東、揚古利、常書領兵三千,前往蜚悠城收編該部。 當舒爾哈齊等人行至半途的時候,他就滿腹狐疑的對同行的將領說看到帥旗上有一層淡淡的幽光,想要退兵。顯然這是他為退兵所想的借口,不想執(zhí)行這一使他為難的任務,不過在褚英、代善的反對下,只能作罷。到達蜚悠城后,該部落酋長策穆特黑帶領的五百戶人丁早以做好了出發(fā)的準備,于是很快這支隊伍就踏上了返回的道路。 烏拉貝勒布占泰得知消息后,立即帶領一萬騎兵趕來攔擊,雙方軍隊擺出了交戰(zhàn)的陣勢。但這時,舒爾哈齊卻帶著自己屬下的五百人退到了一邊,他不想破壞與姻親的友好關系。只有褚英、代善率軍英勇奮戰(zhàn),舒爾哈齊只在一邊觀看,他的部下常書、納齊布也沒有加入戰(zhàn)斗。正是由于舒爾哈齊的消極退避,最后褚英、代善雖然打敗烏拉騎兵,但是沒能給以致命打擊。 舒爾哈齊班師回朝之后,努爾哈赤準備將他的下屬常書、納齊布以臨陣脫逃的罪名處死,以剪除他的左膀右臂同是也是殺雞敬猴。但是舒爾哈齊的反應十分強烈,說殺他們就是等于殺我,誓不低頭,大有決以死戰(zhàn)的陣勢。最后努爾哈赤為了避免公開的沖突,便做出了讓步。他只罰了常書一百兩黃金,奪了納齊布下屬的人馬,并且從此以后剝奪了舒爾哈齊指揮軍隊的權利,將他排擠出了最高軍事領導層。 舒爾哈齊的地位由此一落千丈,他變成了一個有名無實的人物,這是他憤恨難平,痛感自己與努爾哈赤勢難并存。于是,他與長子阿爾痛阿,三子扎薩克圖商議,圖謀另立門戶,與兄長分庭抗禮。 于是舒爾哈齊帶著幾個兒子和少數(shù)部下來到了鐵嶺東南的黑扯木,在那里伐木建造房屋,開辟新的根據(jù)地。而黑扯木臨近明朝的軍事重鎮(zhèn)鐵嶺,可以直接依靠明朝的軍事保護,在他的東面又與烏拉部落接鄰,能隨時得到盟友的援助。舒爾哈齊開始與努爾哈赤越來越疏遠了,轉(zhuǎn)而靠近明朝了。李成梁看到這一分化滿州的大好機會,于是火上澆油,故意挑起矛盾沖突。他上奏朝廷冊封舒爾哈齊為建州右衛(wèi)首領,這是明朝在滿州地區(qū)設立的最高地方軍事長官。如果明朝的這一分化策略成功的話,滿州就極有可能再次分裂,這是明朝所愿意看到的,但是他們并沒有如愿以嘗,這一局面并沒有出現(xiàn)。 努爾哈赤再也無法容忍自己的親弟弟的分裂行為。他首先是責令舒爾哈齊放棄自立為王的念頭,在勸說無效的情況下,他斷然采取了強硬措施,于1609年三月,舒爾哈齊的兩個兒子阿爾痛阿、扎薩克圖被努爾哈赤誅殺,部將武爾坤也被處死。努爾哈赤余怒未消,仍打算將他的次子阿敏處死,只是在皇太極等人的極力求情下,阿敏才逃過一劫,免于一死,不過他的一半家產(chǎn)被沒收。但是這次的事件,使阿敏在心里產(chǎn)生了和他父親一樣的想法—反叛伯父的念頭。 面對兄長咄咄逼人的姿態(tài),舒爾哈齊失去了繼續(xù)抗爭的勇氣。他知道自己的實力遠遠不如兄長,而且他所指望的靠山,駐扎在遼東的明軍,現(xiàn)在也處在岌岌可危的境地,根本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在萬念具灰的絕望處境下,舒爾哈齊回到了兄長的帳下。 但是這次的努爾哈赤對他不再將兄弟情誼了,舒爾哈齊被囚禁在一間暗室之中,用鐵鎖鎖住,僅有兩個孔穴給他送食物。 1611年八月,舒爾哈齊在囚禁中死去,時年四十八歲。據(jù)說,他是被兄長努爾哈赤秘密殺害的,不過這是清初的幾個疑案之一,真相究竟如何已不得而知。不過他死后,他的后代并沒有因他的反判行為而獲罪,六子濟爾哈朗還成為了以后的輔政王,掌管清廷政權一時,這是后話了。 順治十年1653年,清廷追封他為和碩莊親王追。這時,距離他死已有四十年了。 舒爾哈齊有子九人,其中有爵者五人:阿敏、圖倫、寨桑武、濟爾哈朗、費揚武。
因為舒爾哈齊在出使京城時見識到了繁華,拜見皇帝后,就萌生了想要奪取努爾哈赤地位的想法,二人開始爭奪權力,最終舒爾哈齊失敗被囚禁致死。雖然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是親兄弟,兩人一起經(jīng)歷了很多磨難,但是在權力面前,他們沖昏了頭腦,對親情也就不屑一顧了。
在歷史上舒爾哈齊在拜見明朝皇帝后便開始與努爾哈赤明爭暗斗,與明朝親近以便擴展自己的勢力進而奪權。舒爾哈赤在明朝與李成梁結為兄弟,兩家進行了聯(lián)姻,關系看起來非常親近。除此之外,在舒爾哈齊的妻子去世時,明朝還送來了十分厚重的安慰禮。
努爾哈赤見舒爾哈齊與明朝如此親近,便開始心生嫌隙,懷疑舒爾哈齊。后來,在蜚優(yōu)城之戰(zhàn)中,舒爾哈齊用“與敵人有姻親關系”為借口,帶著自己的士兵避戰(zhàn)。雖然此戰(zhàn)僥幸獲勝,但他避戰(zhàn)的消息被努爾哈赤知道了,于是,努爾哈赤就借機砍掉了他的左膀右臂,沒收他的軍權,在朝中對他進行排擠。
舒爾哈齊心生怨恨,打算自立為王,努爾哈赤擔心自己的領土分裂就勸誡舒爾哈齊放棄這個想法。但是舒爾哈齊對努爾哈赤失望至極,便帶著家人和他的部下離開,努爾哈赤一怒之下,殺死了舒爾哈齊最重視的兩個兒子和他的得力手下,并且攻打他的部下。此時的舒爾哈齊想去投靠明朝,但是明朝已經(jīng)是自身難保,舒爾哈齊走投無路像努爾哈赤懺悔,但是努爾哈赤認為他是個威脅,已經(jīng)容不下他,將他囚禁在暗室,過了不久,舒爾哈齊就在暗室中去世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1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乾隆一生有多少個兒子嘉慶為何能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