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在很多人的記憶中是一個強盛、富足的朝代。想必很多人對于崇禎皇帝可謂是印象深刻,“他非是亡國之君,卻遭受亡國之運”。即便明朝存在著許多詬病,但細度這段豐富多彩的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明王朝上演過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尤其是曾出現(xiàn)一支寧死不降的鐵軍,當時該軍不僅夫死妻銜,為首的將領竟是太監(jiān),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歷史似乎是有一個潛在的定論,無論元朝還是明朝,昔日的強大脫不開消匿的宿命。話說當年明王朝走向末路之時,軍備的廢弛讓大明無路可尋。當年僅14萬人之眾的八旗兵,能夠先后滅掉李自成、張獻忠及明代藩王所建南明,其實背后是有著常人并不了解的原因。
即便當年八旗可謂是一支訓練有素、能征慣戰(zhàn)的特殊隊伍,但他們的獲勝很大程度上和發(fā)起投降的士卒有著很大關系,當時大明江山的好幾支隊伍都投效了清軍。不過,非要說大明軍隊中,誓死不降的隊伍其實還是存在的,這隊伍曾堅持到南明弘光朝,可謂精悍...
其實這支部隊之所以出眾,和其構成有著極大的關系。當時,該隊伍是由御林軍的勇衛(wèi)營所構成。而當時的御林軍,其很大作用是用來保衛(wèi)京師,換言之是一支親軍衛(wèi)。也許很多人會對該軍充滿陌生,但是提及軍中的旗手、錦衣、虎賁、府軍等12衛(wèi),大家定熟悉了。
在明末之際,除孫傳庭的秦兵、遼寧的關寧鐵騎、盧象升的天雄軍等這些邊軍能打外,許多沒有上過戰(zhàn)場的親衛(wèi)軍也漸漸變成皇家儀仗隊了,當時四衛(wèi)營還保有極高的戰(zhàn)力。話說,當年李自成在寧武關的時候,遇到了將領為周遇吉的4000勇衛(wèi)營士兵,當時闖王幾攻不破。
勢不可擋的闖王,聲稱若五日不降則屠城,被譽為大明鐵軍的他們怎會投降。李自成一度加大了賭注,試圖用炮火襲擊寧武城墻,大順軍最終還是攻入了寧武關,但為首的周遇吉卻因中箭過多而身亡。面對此情形,這支剛猛的部隊,可謂是夫死妻銜,可謂頑強...
待明朝初遭覆滅時,正在南方作戰(zhàn)的另一只勇衛(wèi)營立即移師南京城進行防衛(wèi)。為首的將領黃得功,在荻港一戰(zhàn)終因寡不敵眾,而全軍覆沒。之后出現(xiàn)的黑虎頭軍,統(tǒng)帥則為遭東林黨誣陷的曹化淳,他所率領的勇衛(wèi)營至死都未曾降清...
搜索立即關注
你若喜歡,請點“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1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