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砣龂麑⑶拔逶趺磁琶?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自從《三國演義》廣為流傳以后,三國時代的名將們就擁有了極高的人氣,而這些猛人們的武力值,也成了大家經(jīng)常爭論的熱門話題。
民間有三國二十四名將的說法,除了大伙公認呂布排名第一外,其之后的人物卻存在不少的爭議。
那么,呂布以后的人該怎么排名呢?其實,仔細看看《三國演義》就可以找到答案了。事實上,前三名基本可以確定下來,只不過第四、第五不好排,或多或少有點爭議。
就《三國演義》中名將們的表現(xiàn)而言,呂布當仁不讓地可排第一位。
溫侯呂布一出馬就盡顯出了三國最強武將的本色。這位奉先兄在連勝4場后,還可以面對關(guān)羽、張飛、劉備3人而毫發(fā)無損,就憑這驕人的戰(zhàn)績,就可以看出他的生猛。
濮陽一戰(zhàn),曹操看到呂布后直接派出了典韋、許褚、夏侯淵、夏侯惇、李典樂進6員猛將一起圍毆他。呂奉先不愧是三國第一人,面對比劉備三兄弟還要厲害的組合竟然做到了全身而退。
試問,三國時期,還有哪個可以完成這個看起來不可能實現(xiàn)的神話紀錄?也正因為這2個戰(zhàn)例,呂布可以說鎖定了三國第一武將的地位。
如果以呂布排名第一的話,那么張飛就能夠算三國第二猛將了。
因為在《三國演義》里,只有張飛一個人曾3次獨戰(zhàn)呂布,并且全部打平。
張飛一生也沒有殺過太出名的大將,但僅憑血拼呂布就可以奠定他三國第二的地位。
虎牢關(guān)前,三爺?shù)谝粋€上前迎戰(zhàn),當時兩人打了50回合沒有分出高低。后來,張飛搶了呂布買的戰(zhàn)馬,因此兩人又打了一次,結(jié)果雙方再次在100回合里戰(zhàn)成平手。
整個三國時代,還沒有第2個人能夠獨戰(zhàn)呂布達到100回合以上,也許趙云可以,但子龍兄卻沒有和奉先交過手,因此無從判斷。
除去呂布、張飛外,趙云應該是最強的武將,所以他可以排到第三位。
趙云與張飛一樣,也一生從沒斬殺過一流名將,但他卻一生沒有輸過,同時也沒有受過傷。
長坂一戰(zhàn),趙子龍單人匹馬獨闖曹營,并在幾十萬人的包圍中7出7進,共擊殺曹家50多名戰(zhàn)將。當時趙云在懷抱小劉禪的情況下還毫發(fā)無損,所以趙云可以妥妥的排名第三。
在筆者看來,典韋應該排到第四名。
這位魏國猛男的入選可能讓大家有些出乎意料,因為五虎將的人氣一直都壓倒了吳、魏兩國的名將,而人們也似乎有點蜀國五虎將一定比吳、魏名將生猛的錯覺。
其實不然,排名還是需要按《三國演義》的戰(zhàn)例來仔細分析。
典韋力大無窮,曾惡斗許褚100多回合不分勝敗。
許褚曾平了馬超,也就是說典韋具有五虎將的實力。宛城一戰(zhàn),典韋拿著人當武器血戰(zhàn)幾千士兵,最后英勇戰(zhàn)死。除了宛城一戰(zhàn)外,這位猛人似乎沒有受過傷,也沒有敗績,所以他能夠排名第四。
至于誰能排名第五,筆者認為,應該是西涼馬超了。
馬超一生也非常英勇,曾與張飛在200回合內(nèi)打成了平手。此外,馬超也和許褚也打了200多回合不分勝負。
況且,這位蜀國虎將還有9回合擊敗于禁的光輝戰(zhàn)績。至于馬超為何能夠力壓關(guān)羽排名第五呢?原因就在于關(guān)羽一生中箭次數(shù)太多,這嚴重拖累了關(guān)二爺?shù)呐琶?/p>
所以綜合來看,呂布、張飛、趙云分別排名前三沒有任何問題,而典韋、馬超分別排名第四、第五或許讓人有點意外,但也算是實至名歸。
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主要出處是《三國志》,而三國題材的電視劇及電影多有杜撰和夸大。三國時期的猛將,也指比較出名的將領(lǐng),即名將。單純以武力值排名,并沒有可靠資料參考。
三國24位名將源于一首串聯(lián)三國武將的打油詩,出處不詳,但在民間廣為流傳。此排名書籍、戲曲、民間資料亦找不到出處,作為參考。
詩為:一呂二馬三典韋,四關(guān)五趙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注:一呂(呂布),二馬(馬超),三典韋(典韋),四關(guān)(關(guān)羽),五趙(趙云),六張飛(張飛),黃許孫太(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兩夏侯(夏侯惇,夏侯淵),二張(張遼,張郃),徐龐甘周魏(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繡(張繡),文顏(文丑,顏良),打末鄧艾與姜維(鄧艾,姜維)。
擴展資料:
三國時期(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歷史時期)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quán)。赤壁之戰(zhàn)時,曹操被孫劉聯(lián)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
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xù)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zhàn)失敗,孫權(quán)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quán)重新聯(lián)盟。229年孫權(quán)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后的數(shù)十年內(nèi),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nèi)愣α⒌母窬?。曹魏后期的實?quán)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fā)動魏滅蜀之戰(zhàn),蜀漢滅亡。兩年后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
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tǒng)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jié)束,進入晉朝時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三國 (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歷史時期)?百度百科-三國24名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3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