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李綱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公元578年,北周宣帝宇文赟即位,手握大權(quán),因忌憚宇文憲名望過重,遂殺了自己的叔叔宇文憲。宇文憲的尸體被放在一輛毫無遮蓋的車子上,他的僚屬幾乎都跑光了了,只剩下一個品級不高的參軍給他處理喪葬后,扶棺痛哭而去。
三年以后,宇文赟的老丈人推翻北周,做了隋朝的開國皇帝。對的沒錯,他就是楊堅。
那個在宇文赟逼迫下死也不肯捏造宇文憲罪狀的小官,這時候當了東宮洗馬,輔佐太子楊勇。
某日,楊勇宴請東宮官吏,有個叫唐令則的彈起琵琶助興,又唱起時下流行的艷曲。東宮洗馬生氣地說:“唐令則你是左庶子,不顧身份職責(zé),把自己等同倡優(yōu),拿這些靡靡之音來蠱惑太子,如果陛下知道了,不是連累了太子嗎?”于是要求給唐令則治罪。
楊勇正在酒酣耳熱呢,很不高興地說:“算了吧,我就想找找樂子,你也太煞風(fēng)景了?!?/p>
沒多久出了廢立的事,隋文帝也很不高興,嚴厲斥責(zé)東宮的官吏,大家都被罵得不敢作聲。
東宮洗馬梗著脖子說,陛下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管教太子,所以才成了現(xiàn)在這樣。太子天賦平常,好與不好就看身邊教導(dǎo)他的是賢明的人,還是品行不端的家伙罷了。這些人只知道歌舞奉承討他歡心,還要他怎樣呢。
文帝怒了,說讓你做洗馬輔佐太子,難道也是我沒選對人?
洗馬不肯退讓:“在東宮,我說了不算啊!”
于是文帝認錯,升他當了尚書右丞。
當時楊素等權(quán)臣用事,怎么看這個尚書右丞怎么不順眼。恰好軍隊要攻打林邑,就找了個理由讓他去當行軍司馬。帶兵的將領(lǐng)領(lǐng)會了楊素的意思,于是各種陷害,差點兒把他整死。后來又彈劾他擅離職守。幸好遇到赦免,他就隱居了起來。
到了煬帝末年,亂兵四起,這個隱居者被何潘仁的叛軍抓住,只好當了何家軍的長史。
后來他投奔李淵,專管選拔人才。等到大事定了,又讓他做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話說回來,太子李建成最初還是個明白人,待他不錯,盛贊他的才能,并且時常有賞賜。只是后來,李建成逐漸親近小人,猜忌朝廷,聽不進去勸諫的話。
詹事決定辭職,皇帝責(zé)備他說,做朝廷的尚書還不如做叛賊的長史嗎?
詹事嘆著氣說,何潘仁雖然喜歡殺人,但是我勸一勸他就不殺了,這個長史我當?shù)脝栃臒o愧;您因為功業(yè)而驕傲,我說的話像是水潑在石頭上,您聽不進去。再說了,太子也不愿意聽我的勸諫啊。
李淵有點慚愧,沒有讓他辭官,又給他加了太子少保的銜。
只是太子依然我行我素。詹事心灰意冷,堅決要求不干了?;实壑坏媒o他減減負,免去了禮部尚書的官職。
后來也沒過多久時間,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太子成了隱太子。
貞觀四年,這個人年紀已經(jīng)很老了,仍然被加封為太子少師。這回的太子是李承乾,這名字包含了皇帝所有的期望。
因為腿腳的毛病,皇帝特許他出入宮門使用步輿,太子見到他都會恭敬行禮。每次太子處理政務(wù),他都與房玄齡、王珪一起在場。到第二年他病逝,謚號為“貞”,李承乾親自為他立碑。
當初宇文憲的女兒孀居無所依靠,他一直盡力周濟、幫助她。他去世的時候,她披發(fā)痛哭,如同親喪。
他的孫子李安仁是高宗時候太子李忠的僚屬,李忠被廢,身邊的人也走得干凈,只有李安仁哭泣著拜別。
他的另一個孫子李安靜,因為不肯屈從武后的意志,而被誣陷致死。
這個人就是李綱。歷侍二朝三位太子,二死一廢,不過,稱他為太子殺手實在很冤枉,只不過是他沒遇到對的人就是了。
就算是伊尹,也沒能在一開始就把太甲教育成一個合格的皇帝不是嗎?
今天小編輯給各位分享李綱簡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李綱是哪個分析解答,如果能解決你想了解的問題,關(guān)注本站哦。
宋代著名詞人李綱的簡介
李綱(547年——631年)字文紀,初名李瑗,隋唐時名臣,觀州_(今河北景縣)人。祖父李元則,為北魏清河太守。父李制,為北周車騎大將軍。北周時,李綱為齊王宇文憲參軍,拒絕北周宣帝宇文_誣陷宇文憲的命令,并為宇文憲收尸。隋朝時,李綱為太子洗馬,屢次規(guī)諫楊勇。楊素弄權(quán)時,李綱不肯逢迎,屢遭陷害,后隱居。隋末,遇李淵,被重用授丞相府司錄,封新昌縣公,專掌選。唐高祖李淵登基后,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典選如故。李綱屢次規(guī)諫太子李建成。后以建成愈驕縱,辭職。貞觀五年逝世,有子李少植,孫李安仁。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尺寸與人的意思是什么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尺寸與人的意思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土地,應(yīng)當拼死捍衛(wèi),不能讓人分毫。出自《宋史·列傳·卷一百一十七》。
意思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
出自《宋史·列傳·卷一百一十七》
解釋:祖先們打下來的江山,應(yīng)當拼死保衛(wèi),哪怕是一尺一寸的土地也不能讓給他人。這是李綱聽到對金朝割地求和的奏議后奏言宋欽宗的三句話。
總結(jié):三句話表現(xiàn)了李綱對祖國山河的深摯的熱愛和可貴的民族氣節(jié)。
李綱簡介
李綱(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紀,號梁溪先生,常州無錫人,祖籍福建邵武。兩宋之際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綱登進士第,歷官至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jié)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nèi)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年),復(fù)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職。他多次上疏陳訴抗金大計,均未被采納。紹興十年(1140年)病逝,追贈少師。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贈隴西郡開國公,謚號“忠定”。
李綱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鮮明生動,風(fēng)格沉雄勁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梁溪詞》。
《宋史》簡介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于《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南宋李綱簡介
李綱,字伯紀,別號梁溪先生、梁溪居士、梁溪病叟,祖
籍福建邵武,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生于無錫。父李夔,官至
中大夫、右文殿修撰。大觀二年(l108年),李綱參加貢生考試,
名列榜首,任真州(今江蘇儀征)司法參軍。政和二年(ll12年)
中進士,任鎮(zhèn)江府學(xué)教授。3年后升為監(jiān)察御史兼權(quán)殿中侍御
史。因得罪權(quán)貴被降職為員外郎。政和八年四月起用為太常少
卿、國史編修。宣和元年(1119年)開封大水成災(zāi),他上書徽宗
要求采取緊急措施,拯救災(zāi)民,同時鑒于北方女真族勢力深入
國土,建議整修軍備,防止外患?;兆诓患{忠柬,將其貶滴到
邊遠的南劍州(今福建)沙縣充當一名監(jiān)稅小官。李綱痛感皇帝
昏庸、國事日非,頓萌退志,遂在無錫梁溪河畔營造庭院,以
備歸隱。宣和三年閏五月,其父病故,葬于無錫惠山北面的湛
峴山麓。在廬墓3年期間,他親手種植了大量松柏,故后人將
湛峴山稱為大松坡。
宣和六年,李綱被任為秀州知州。第二年復(fù)被任命為太常
少卿。這年冬,金兵大舉南侵。他冒死上血書,請宋徽宗趙佶
禪讓帝位,使太子趙桓能以皇帝名義號令軍隊,得到宋徽宗的
同意。宋欽宗趙桓即位后,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兼親征行營使,
委以防衛(wèi)京都的重任。他發(fā)動軍民嚴密布防,于靖康元年(1126
年)正月打退金兵對京城的圍攻。二月,因其反對議和被免職。
陳東等于余名太學(xué)生上書,京都數(shù)萬軍民集會要求李綱復(fù)職,
宋欽宗被迫復(fù)用李綱,封為開國伯,賜無錫惠山寺作為他奉把
父母的功德院。后將他調(diào)出京城,任河北宣撫使,旋以“專主
戰(zhàn)議,喪師費財”之罪,貶為毫州明道宮提舉。是年秋,金兵
又大舉南下,宋欽宗急忙下詔起用李綱。他奉詔立即率軍北上
勤王,但京城已經(jīng)淪陷。次年五月,宋高宗趙構(gòu)在應(yīng)天府(今商
丘)即位,用李綱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李綱為相后,積極
改革弊政,充實國庫,整軍備戰(zhàn),宋朝國力為之一振。由于其
主張北伐、堅決反對遷都江南,觸犯了一心偏安的宋高宗,在
相位77天就被免職。以后李綱屢遭誣陷,自南宋建炎元年(l127
年)起,先后被放逐到鄂州(今武昌)、萬安軍(今廣東萬寧)等
地。紹興元年(1131年),宋高宗再次起用李綱,先后任命他為
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兼潭州(今長沙)知州、江西南路安撫制置大
使兼隆興(今南昌)知府等職。在任期間,他積極招撫流亡,安
定社會,發(fā)展生產(chǎn),整飭軍政,募匠建造戰(zhàn)艦數(shù)十艘以鞏固江
防,又一再上書要求宋高宗反省得失,待機北伐,但不為宋高
宗接受。紹興九年李綱憤而辭職。紹興十年正月十五日病逝,
終年57歲,葬于福州懷安桐口大家山。贈少師,溢忠定。
南宋四名臣之李綱簡介李綱怎么死的
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他和趙鼎、李光、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李剛畫像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擊退金兵。不久遭主和派所斥。宋室南渡以后,建炎元年五月甲午(五日)宋高宗(趙構(gòu))一度起用李綱為相。御史中丞顏岐說:“李綱為金人所惡,不宜為相。”右諫議大夫范宗尹說:“李綱名浮于實,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的作者是誰?
作者是宋朝李綱,出自《宋史李綱列傳上》。此書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原文為:李鄴使金議割地,綱奏:“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
作者簡介
李綱(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紀,號梁溪先生,常州無錫人,祖籍福建邵武。兩宋之際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綱登進士第,歷官至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jié)軍民,擊退金兵。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nèi)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年),復(fù)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職。
宋朝大臣李剛簡介
李綱(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紀,號梁溪先生,常州無錫人,祖籍福建邵武。兩宋之際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綱登進士第,歷官至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jié)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nèi)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年),復(fù)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職。
他多次上疏陳訴抗金大計,均未被采納。紹興十年(1140年)病逝,追贈少師。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贈隴西郡開國公,謚號“忠定”。
擴展資料:
北宋后期,居住在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女真族崛起,建立金國,攻滅契丹族建立的遼國,隨即舉兵南侵,腐朽的宋朝統(tǒng)治者節(jié)節(jié)敗退,人民慘遭蹂躪。
北宋朝廷中主降派雖多,但廣大漢族人民卻紛紛舉起抗金大旗,展開了英勇壯烈的反侵略斗爭。
面臨著國破家亡的險惡局面,宋朝統(tǒng)治集團中的一些官員激于民族義憤與愛國之情,也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抗金斗爭行列中。李綱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欽宗繼位時,宋朝的形勢危在旦夕,一方面是金兵已攻取湯陰、_州,前鋒直抵宋朝都城東京(今開封)。
另一方面是太學(xué)生陳東等上書,指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李彥、朱_為六賊,要求“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為了緩和這種內(nèi)外交困的局面,靖康元年正月,欽宗下詔親征,命兵部侍郎李綱兼任行營參謀官。
李綱早就懷著“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尺寸與人”的決心,當他獲悉欽宗與宰相白時中、李邦彥等準備棄城逃跑的消息時,上殿勸說欽宗應(yīng)該固守。
當欽宗問他誰可以帶兵時,他回答說:白時中、李邦彥。
但是,欽宗與白時中、李邦彥等仍然準備棄城出逃。正當他們率領(lǐng)禁衛(wèi)六軍即將離城時,李綱趕來了,他聲色俱厲地對禁衛(wèi)軍士說:“你們愿意以死守城嗎”。
軍士們?yōu)槔罹V的愛國熱情所感染,異口同聲地回答:“愿以死守!”于是,李綱入見欽宗,勸說道:六軍的父母妻子都在都城,愿以死守。
萬一中途散歸,誰能保護陛下?再說敵兵已逼近,他們知道你們乘輿未遠,如以快馬急追,又將如何抵御呢?李綱的一番話說得欽宗無言以對,不得不暫時留下。
這時,李綱就傳旨:“上意已定,敢復(fù)有言去者斬?!苯l(wèi)六軍聞訊歡欣鼓舞。
李綱受命后,積極進行京師的防衛(wèi)迎敵工作。每面城墻上布置守兵一萬二千人,另外又設(shè)前后左右軍四萬人,中軍八千人,分置將官統(tǒng)領(lǐng);并備有火炮、弩、磚石、擂木、火油等各種防守器械。
三天之內(nèi),戰(zhàn)守設(shè)施基本準備完畢。這時,金將完顏宗望已兵臨城下,李綱便親自登城指揮作戰(zhàn),斬金兵小頭目十余人,殺金兵數(shù)千人。
宗望見京城有備,便引兵退去。李綱和堅持抗金的軍民保衛(wèi)了京城。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李綱
楊勇、李建成、李承乾都是三個被廢的太子,他們都是一個老師教出來的,這個人就是李綱,字文紀,他經(jīng)歷過北周,隋,唐三朝,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三朝元老,而且還先后擔(dān)任過隋朝太子楊堅,唐朝李淵太子李建成,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這三個太子的老師,但是這三個太子最后都因為各種原因被廢除了,而李綱也因此獲得了一個太子殺手的外號。
隋朝楊堅的太子楊勇,是隋文帝的長子,在隋文帝登基以后,長子楊勇就被立為了皇太子。不管是軍事方面還是政治方面,楊勇都參與了決斷,后來有一年冬至的時候,有百官去朝見楊勇,楊勇很高興,但是隋文帝認為楊勇這樣接受百官的朝見,違反了禮制,就命令百官不許去朝見楊勇,楊勇也慢慢的失寵,后來被晉王楊廣像隋文帝屢進讒言,楊勇被貶為了庶人,后來還賜死了。
李淵的太子李建成在李淵建立了唐朝以后就被立為了太子了,幫助李淵處理一些政務(wù),還多出幫助李淵平定戰(zhàn)亂,后來李淵為了保護李建成的安全,就把出去打仗的事情交給了李世民,后來由于李世民的戰(zhàn)功越來越大,掌握了權(quán)利,對朝廷里非常安逸的李建成很是不服。就想辦法取而代之,最后發(fā)布了玄武門之變,李建成等人都被殺死了。
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是在八歲的時候就被立了太子,李世民對他的期望很高,所以從小他的壓力也很大,被人對他的要求也是很高,但是他的腿腳不好,所以太子之位受到了其他人的覬覦后來就被貶為了庶人。李綱教過的三個太子都沒有好的結(jié)局,雖然最后他們被廢沒有和李綱有直接的關(guān)系,但是還是被后世給冠上了太子殺手的名聲。
隋唐時期著名的大臣李綱,擔(dān)任過眾多太子的老師,我們所熟悉的太子李建成、李承乾都曾經(jīng)是李綱的學(xué)生。而李綱無論是在歷史的記載還是后世人們的評價中,總是褒貶不一的。有人說他才高八斗,前途不可限量,被學(xué)生不成器所牽連;又有人說是李綱一手將二位太子拉入了深淵。那么,許多人不禁問,太子的下場和老師有什么關(guān)系呢?李綱又為什么被稱為?太子殺手?呢?答案是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曾經(jīng)培養(yǎng)過的太子們
在隋文帝時期,當時的太子并不是繼位的隋煬帝,而是他的哥哥楊勇,而楊勇就是李綱當時的學(xué)生。大家都知道隋煬帝在后期性情暴虐、不惜一切代價和手段陷害了自己的哥哥楊勇,同時也打死了自己的父親隋文帝,然后順利的登上了君主的寶座。無論是曾經(jīng)身為楊勇還是太子李建成,都沒有一位成大器之輩。
時運不濟
話說李綱可是少有宏圖之志,又十分的忠心狹義,在當時常常被人學(xué)習(xí)和稱頌。當上太子的老師的他,也絲毫沒有一分的得意和張狂,而是更加兢兢業(yè)業(yè),努力培養(yǎng)未來的天子。作為老師,李綱沒有因為太子的身份阿諛奉承,而是敢于直面批評太子的過錯;作為臣子,李綱敢于面諫,面不改色。奈何二位太子并非可雕琢之人,也怪不得李綱了。
備受牽連
在古代時,君主和皇室成員們的過錯,總有幾位大臣或者他人來充當?替罪羊?,幫助他們背鍋。唐玄宗時期,馬嵬坡之變怪罪到了楊貴妃的頭上;明朝時期的土木之變,罪過也由于謙來擔(dān)當。因此,李綱作為當時太子最親近和信任的人,在享有很高的地位的同時,也背負著太子的未來,無論成敗都是與他息息相關(guān)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3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