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不敢迎戰(zhàn)的原因是因為他打不過文丑顏良,真要上去打肯定也會敗陣。從戰(zhàn)績來看,許褚的戰(zhàn)斗力肯定不如文丑和顏良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先說一下顏良的戰(zhàn)績,顏良剛剛開始挑戰(zhàn)曹操軍隊的時候,曹操還不知道顏良的實力如何。為了不讓自己的嫡系產生死傷,曹操先派遣了一個炮灰宋憲上去送命。宋憲是呂布的手下,當年背叛了呂布投降曹操,這種賣主求榮的人曹操不會重用,讓他打頭陣試試水最合適。宋憲沖上去,三個回合就被殺死了。曹操看到宋憲被殺,沒有絲毫的憐憫,還夸獎顏良:“真是勇將呀!”
魏續(xù)看到兄弟被斬殺,憤怒的請求出戰(zhàn),他認為自己比宋憲強一些,可惜一個回合魏續(xù)就死了。宋憲和魏續(xù)都是呂布的八大健將之一,同張遼等人都是平起平坐的,武藝肯定不會太差,絕不是潘鳳武安國之流。這兩個人被殺后,曹操的將領們就都開始慫了。曹操在部隊里面大喊了一聲:“還有誰能夠出戰(zhàn)!”受到鼓舞,徐晃沖了出去,徐晃是曹操軍隊里面武功最高的戰(zhàn)將之一,他和顏良打了二十回合,戰(zhàn)敗回來了。徐晃回來之后,曹操的將領們中再沒有一個敢出戰(zhàn)的,《三國演義》稱曹操諸將粟然,都嚇得不敢亂動了。
文丑的戰(zhàn)績比顏良還要輝煌,他戰(zhàn)平過常山趙子龍,擊敗了張遼和徐晃的夾擊。雖然文丑沒有殺過知名武將,可是交手的武將的質量都非常高,武藝最起碼在準一流水平。再來看許褚的戰(zhàn)績,許褚最輝煌的戰(zhàn)績是戰(zhàn)平了馬超,實際上許褚在和馬超的戰(zhàn)斗中,氣勢上還是輸了一節(jié)。馬超不緊不慢很從容的打許褚,許褚則是脫光了衣服,明顯要比馬超打得更費力。
在對戰(zhàn)張飛的時候,許褚兩次被擊敗。一次是赤壁戰(zhàn)敗逃跑的時候,一次是許褚喝酒押運糧草,這兩次許褚都敗的比較慘。第一次是戰(zhàn)敗逃走,還算情有可原。第二次喝酒只是一個借口而已,喝酒的張飛還能夠戰(zhàn)平呂布,假如張飛喝了酒,許褚最多也就戰(zhàn)平張飛。
許褚在早期的時候還戰(zhàn)平過徐晃,兩個人打了50回合不分勝負,這個結局也就說明,徐晃和許褚最起碼是同一水平線相差不大的武將。徐晃已經二十回合敗陣了,許褚再上去肯定也是敗退回來。如果這樣分析的話,關羽的武藝應該是在五虎上將中最高的。在對付馬超的時候,諸葛亮和劉備也說過:馬超武藝高強,需要請關羽來,才能夠斬殺他。假如說關羽的武藝比張飛和馬超更高的話,許褚不敢應戰(zhàn)文丑和顏良在邏輯上也就比較成立了。
除了小說中的情節(jié)決定了許褚不能戰(zhàn)文丑顏良之外,小說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也決定了許褚不可能出戰(zhàn)文丑顏良。《三國演義》的主要思想是擁劉反曹,像文丑顏良這樣的大將,肯定要讓劉備的武將來殺才最合適。假如讓許褚敗給了顏良,那么就等于貶低了馬超和張飛,只有忽略掉許褚,才是最合理的結果。
赤面秉忠心,青龍孤月寒。
一騎行千里,單刀過五關。
英名震華夏,壯氣鑄鐵肩。
萬古節(jié)義在,雄魂寄河山。
桃園結義到徐州這段時間是關羽的成長期。在這個時期,關羽汜水關溫酒斬華雄,宣告跨入“超級猛將”的行列;隨后虎牢關與張飛聯(lián)手雙戰(zhàn)呂布,名震諸侯;北海救孔融,與巨寇管亥大戰(zhàn)“數十合”,青龍刀起,管亥人頭落地,這場回合數較多的戰(zhàn)斗也體現(xiàn)出當時的關羽尚末邁入巔峰;盱眙之戰(zhàn),又與紀靈大戰(zhàn)三十合不分勝負,也能看出關羽還沒有突破其武力值的瓶頸。
關羽的巔峰時期是從土山之戰(zhàn)開始,直到赤壁之戰(zhàn)這個時間段。關羽土山遭伏,陷入重圍,曹軍兩員猛將許褚和徐晃聯(lián)手夾攻,而悍勇的夏侯惇又在不遠處虎視眈眈,關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險境,強烈的求生欲迫使關羽罕見地采取了以命搏命的方式,拼死力戰(zhàn),“奮力殺退二將”。正是這種險惡的處境和巨大的壓力激發(fā)了關羽的潛能,瞬間小宇宙爆發(fā),突破了長久以來的瓶頸,武力值邁向一個新的境界。
關羽歸附曹營后,得到了天下第一神駿――赤兔馬,頓如虎添翼,力量、速度、技術三者完美融合,人、刀、馬合一,武力值躍升了一個層次,進入巔峰時代。
許褚是當時曹魏軍中的第一猛將,號稱“虎癡”,力大無窮,能“雙手執(zhí)二牛尾,倒行百余步”,刀法精湛,作戰(zhàn)風格極其悍勇;而張遼則是曹軍中智勇雙全的帥才,在呂布麾下時就是“八健將”中的首領,關羽曾對張飛評價說張遼“吾觀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也是一員武力強悍的猛將。
那么,若許褚與張遼聯(lián)手夾攻,能否擊敗關羽呢?咱們就根據《三國演義》原著中對他們各自武力描述來加以分析。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土山一役,為什么關羽能夠憑借一己之力殺退許褚和徐晃的聯(lián)手夾擊呢?是因為關羽的武藝強悍到足以超過許褚、徐晃兩個層次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咱們來復盤一下當時的情況。
曹操率大軍來征伐徐州,劉備和張飛夜襲曹營失敗,被早有預謀的曹操設下八面埋伏,打得潰不成軍,落荒而逃,兄弟失散,只剩下關羽獨守下邳。早在汜水關之戰(zhàn)時,曹操就對關羽非常欣賞,頗為上心,意欲收為己用。如今將關羽重重包圍,這個機會就來了,他麾下的謀士程昱看出了曹操的心思,就獻上了調虎離山之計:說關羽這個人“有萬人之敵,非智謀不能取之”,應該派那些降軍混入城中作內應,再派出將領“引關公出戰(zhàn),詐敗佯輸”,把關羽誘出城外,“以精兵截其歸路,然后說之可也”。
我們注意到,程昱這個計謀的最后一步是“說之可也”,最終目標并不是要殺掉關羽,奪取下邳城,而是要“說之”,說服關羽歸降。那么很明顯,執(zhí)行計劃的曹軍諸將在與關羽的廝殺中必然要保障關羽的人身安全,決不會下死手力拼。關羽武藝高強,力大刀沉,想在不傷害他的情況下將其擒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以許褚和徐晃的戰(zhàn)斗力即使聯(lián)手夾擊也絕對做不到這一點,當然,就算呂布來了也做不到,大家都知道,生擒敵將要比斬殺敵將的難度大得太多。
不能傷害對方,動起手來就肯定縛手縛腳,難以充分發(fā)揮戰(zhàn)力。許褚和徐晃聯(lián)手夾擊關羽,卻不能傷了關羽,縮手縮腳地打斗,而關羽又如此強悍,你不傷他,他可會傷你,一招不慎,難免不會被關羽一刀削住要害,那就不劃算了。在這種戰(zhàn)斗方式的約束下,許褚和徐晃兩人合力都被關羽擊敗,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以張遼代替徐晃與許褚合作。雖然張遼的武力值要略遜于徐晃,但兩人之間并不存在層次上的差距,整體合力相差不會很大。而以許褚的實力,當與關羽同屬于“超級猛將”的行列,并沒有層次上的落差,如果許褚是毫不留手的奮力搏殺,完全可以支撐關羽相當的回合數。再加上有張遼這個“一流猛將”的力助,雙方都全力以赴地廝殺,關羽將毫無半分勝算。這個情景有點類似于虎牢關之戰(zhàn),張飛和關羽的武力值都低于呂布,但兩人合力的情況下,雖然“三十合戰(zhàn)不倒呂布”,但呂布也再無取勝的機會。
結論:即使是武力值達到巔峰期的關羽,如果在兩軍陣前遭到許褚和張遼的聯(lián)手夾攻,雙方都毫不留手地奮力相斗,關羽毫無勝算,敗陣只是時間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4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