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眄樦沃赖奈恼?,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入主中原,同年,遷都北京。順治七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于灤河,順治提前親政。順治帝,作為滿清入關后的第一位皇帝,本該大展宏圖、安定興邦,但卻在23歲的大好年華猝然駕崩。人們在惋惜的同時,不僅疑問,是什么原因?qū)е铝隧樦蔚鄣乃劳?
關于民間說法,流傳最廣的莫過于“天花之死”,并且,此說法也得到諸多學者的認同。不過,還有不少人認為:順治曾出家為僧并圓寂于五臺山。一時,順治之死爭論不休,時至今日,依舊未辯出真正死因。
近年來,隨著后世對滿清歷史的不斷解構(gòu),人們對于順治之死,有了全新的猜想。
據(jù)悉,近年現(xiàn)世的一本《延平王起義實錄》,其內(nèi)容則交待:“順治帝是被鄭成功炮斃而死?!边@與早前民間所傳的說法不謀而合。
當然,僅憑一則密啟,是無法證實該說法的真實性。但筆者覺得,既然在此之前,民間早已流傳“順治帝死因”,那么此事絕非空穴來風,定然有其緣由。若要得知事情真相,我們不妨先從當時事件背景入手,深入分析此說法的真實性。
首先,學術(shù)界普遍認為順治帝并未到過廈門。那么,民間所傳的“炮斃廈門”的說法自然就站不住腳。當時的背景是,順治帝剛?cè)胫髦性?,他既要穩(wěn)固新政,又要顧忌南部的鄭成功勢力,操勞甚多。
對于滿清政府來說,盤踞海上的鄭成功部無疑是心腹大患。順治帝曾多次遣使招攬鄭成功,均遭拒絕。公元1660年,順治帝終下決心,征調(diào)大軍圍剿鄭成功軍隊。正是在這個時間點,民間傳出順治帝死于對方炮火之下。
但是,根據(jù)正史記載,滿清圍剿鄭成功部時,順治帝并未離開京城,更別說親臨廈門了。既然如此,民間為何會把順治帝之死與鄭成功扯上關系呢?其實,里面的原因很好理解。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在滿清調(diào)兵圍剿鄭成功時,詳細的作戰(zhàn)過程并未記載。即是說,當時有關于這次戰(zhàn)爭的記錄文獻很少,僅知的《先王實錄》、《海上見聞錄定本》等書,皆是內(nèi)容籠統(tǒng),缺乏嚴謹性。甚至,在這些書中,許多清軍將士的名字相互混淆,真假難辨。
比如,《海上見聞錄定本》有“昂邦章京”,《先王實錄》有“昂拜章眼紅”,看得出來,兩本書所描述的名字互有不同。但是,從文字推解上,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名字都對應著同一個人。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漢滿文化的差異,導致諸多撰文學者無法準確記載滿族人名。
如此一來,尋常百姓在觀閱這些書籍時,極可能會把其中的一個名字當成順治帝。所以,這才有了“順治帝炮斃于廈門”的說法。顯然,民間傳言多有不實,但是,話又說回來,僅憑死者名字與順治帝相似,就斷定“順治帝炮斃廈門”,未免有些草率。
后來,有學者解釋稱,民間之所以對此選擇相信,是因為:當時的確有“大人物”到訪廈門。據(jù)《清史稿》記載,廈門之戰(zhàn)中,曾有一批滿清貴族趕至戰(zhàn)場,指揮作戰(zhàn)。其中,有皇親國戚、國之重臣,還有一位努爾哈赤的侄子。
可見,這批“大人物”的到來,令外界揣測不斷。尤其是后來交戰(zhàn)中,滿清的這批貴族大多戰(zhàn)死,鄭成功的手下將士以為擊殺了順治皇帝,就把此消息密啟給鄭成功,從而使“順治帝炮斃于廈門”的說法就此傳開。
盡管以上兩個原因,僅是推測,但是,卻具有極高的可信度。
順治帝之死,我們已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與鄭成功無關。而且,在公元1660年交戰(zhàn)的時間段內(nèi),恰遇其寵妃病逝,順治帝萬分哀痛,在葬禮及道場的連番折騰下,他最終身心俱疲、倒在了病床上。據(jù)了解,寵妃病逝后不久,順治帝即患上天花,挺至次年二月駕崩。
當時,滿清朝內(nèi)有一位傳教士,名叫湯若望。
此人對于順治帝有著十分良好的印象,審慎、公正、思維敏捷,是湯若望對順治帝的直接印象。不過,順治帝也有著不少弱點,如:好色、氣躁、封建迷信等。湯若望一直希望把順治帝轉(zhuǎn)化為天主教徒,不過,在不久后,兩人關系逐漸走向陌路。
最后,至于順治死因,“天花”是目前學者較為認同的,也是流傳度最廣的說法。據(jù)時任翰林院掌院學士的王熙,在自己的私人筆記《王熙自定年譜》中記載: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順治帝突然病倒,而且病情有些嚴重。第二天,王熙就被召到了順治帝當時的寢宮——養(yǎng)心殿。
正月初六的子夜時分,順治帝再次把王熙召到了養(yǎng)心殿,表示:“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擬詔書... ...”順治帝臨終前,要求自己死后按照祖制火化,并且希望由佛家人員主持相關典禮。最終,順治帝的遺體火化儀式,由順治帝生前最崇拜的佛教禪師昂溪森主持。
如今,順治帝之死,依舊是歷史謎團,若想進行破解,唯有依靠當代學者們對滿清歷史不斷剖析研究,才能獲知真相。
參考資料:
【《延平王起義實錄》、《先王實錄》、《海上見聞錄定本》、《清史稿·卷四·本紀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5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