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長孫無忌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他就是位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一位的趙國公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的非常顯赫,先祖與北魏皇族拓跋氏系出一脈。他的父親名叫長孫晟,母親高氏出身北齊宗室。不過長孫無忌年幼喪父,他和妹妹是由舅父高士廉撫養(yǎng)長大的。
長孫無忌在少年就認識了李世民,兩人的關(guān)系非常好,后來李世民還娶了長孫無忌的妹妹,兩人的關(guān)系就更加特殊。李淵父子起兵后,長孫無忌就來投奔,一直在李世民的秦王府中工作,是李世民的核心幕僚之一,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
長孫無忌本是文臣,可是李世民在即位之初,任命他為左武侯大將軍,還讓他去平定羅藝的叛亂。貞觀元年,長孫無忌先轉(zhuǎn)任吏部尚書,后在評定功勞時,又排在第一,因此“進封齊國公,實封千三百戶”,之后又被封為宰相。在所有的功臣中,長孫無忌的受到的禮遇最高,甚至能夠進入李世民的寢宮之中。
不過,在李世民統(tǒng)治時期,長孫無忌還是比較低調(diào)的,主動辭去宰相的職務(wù),李世民加封他為司空時,他也上書推辭。直到貞觀后期,長孫無忌才再度站出來。起因是李世民廢掉太子,在選擇新太子人選時,長孫無忌的建議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最終在長孫無忌的堅持下,李世民選擇性情弱懦的李治為太子。此后,長孫無忌“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在李世民死后,還成為顧命大臣。按照輩分,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舅父;按照關(guān)系,李治是長孫無忌推上皇位的,因此在李治即位初年,長孫無忌完全掌握了大權(quán),“無忌位當元舅,數(shù)進謀議,高宗無不優(yōu)納之”。
雖然史書說的有些隱晦,但我們?nèi)匀豢闯?,其實長孫無忌掌控著唐高宗初期的朝政。永徽三年,發(fā)生了震驚朝野的“房遺愛謀反案”,這場案件被長孫無忌利用,他制造了不少駭人聽聞的冤案。房遺愛是房玄齡的兒子,娶李世民之女高陽公主為妻。此時薛萬徹因“坐事除名”,他與房遺愛關(guān)系很好,“對遺愛有怨望語”。后來就傳出,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三人勾結(jié),打算擁立荊王李元景為帝。
后來,高陽公主與房遺直發(fā)生矛盾,李治讓長孫無忌負責(zé)審理,結(jié)果牽出謀反案。長孫無忌誣陷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也參與謀反,故意陷害兩人。原來李恪是李世民的愛子,本來打算立他的,遭到了長孫無忌反對,自此兩人交惡。
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當時已經(jīng)退休在家,但他也和長孫無忌有矛盾。長孫無忌利用這場謀反案,將兩人害死。甚至李治哭著向長孫無忌等人求情,都遭到了拒絕。長孫無忌的專權(quán)跋扈,引起了李治的不滿,特別是廢立皇后這件事上,兩人徹底鬧翻。
別看李治有些懦弱,但在權(quán)力面前他一點也不含糊。在一部分朝臣的支持,終于在顯慶四年,將長孫無忌趕出朝廷,罪名是長孫無忌想要造反。對于這么重要的案件,唐高宗既不親自審理,也不見自己的舅舅,直接進行了處罰,可見所謂的謀反,只是一個借口。后來長孫無忌被逼自縊,為自己的專權(quán)跋扈付出了代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87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