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識破空城計了嗎,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獯稹?/p>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精彩的橋段,司馬懿在取得街亭后,曹魏軍隊在對蜀軍的戰(zhàn)斗中取得了戰(zhàn)略主動。面對來勢洶洶的魏軍,諸葛亮身邊只剩下老弱病殘。無奈之下諸葛亮只能擺下空城計。
當司馬懿帶領(lǐng)十五萬人到達西城時,只見西城四面城門大開,每個城門口都有幾個老百姓在打掃街道,而諸葛亮卻是領(lǐng)著兩個童子端坐在城墻上面彈琴,面對此情此景,司馬懿帶著手下士兵慌慌張?zhí)与x西城。從此被世人所嘲諷。那司馬懿真的是被嚇走嗎?
在面對諸葛亮擺下的空城計,如果司馬懿是被嚇走的話顯然是無稽之談,因為我們知道此事司馬懿手上是有十五萬大軍的,他完全可以讓一個副將帶領(lǐng)少數(shù)兵馬進入西城試探一下城里的情況,最不濟在城下都已經(jīng)看到諸葛亮身邊除了兩個童子以外再無他人,他完全可以命令手下的弓箭兵對著諸葛亮放一輪弓箭再走也不遲,可是他卻沒有,而是直接帶著手下士兵慌慌張張走了。
這就很說明問題了,那么是什么問題導致了司馬懿直接走掉呢?其實,這和當時魏國國內(nèi)的形式是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的。
在曹丕死后,掌權(quán)的曹睿面對三朝元老司馬懿內(nèi)心是非常忌憚的。因為司馬懿權(quán)利太大,不僅如此司馬懿還太過聰明,如果讓他掌權(quán)太久很可能會威脅到曹魏的統(tǒng)治。因此曹睿選擇讓司馬懿解甲歸田。面對猜忌解甲歸田以后過上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舒適生活,他為避免被殺擺出一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態(tài)度來。
也就在司馬懿逐漸的淡出曹睿視線,遠離政治旋渦的時候,諸葛亮再一次開始了北伐。面對來勢洶洶的蜀軍,曹魏上下竟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帶兵人選。司馬懿這才又一次地被曹??粗?,于是曹睿重新起復司馬懿。
再次領(lǐng)兵出征的司馬懿也沒有辜負曹睿的期望,在他帶領(lǐng)下的魏軍很快穩(wěn)住陣線,于蜀軍相持不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司馬懿取得了街亭戰(zhàn)役的勝利,取得了軍事優(yōu)勢。此時的司馬懿先不說還沒有完全的掌握曹魏軍政大權(quán),單是他手下的這十五萬大軍里面反對他還大有人在,此時的他還沒有能力去奪取政權(quán),他不能讓自己成為曹睿心中的那根刺。
因此,司馬懿決不能徹底解決曹魏的敵人,他需要養(yǎng)寇自重,只有這樣他才能夠保住自己的權(quán)利,保住自己的命。面對諸葛亮擺出的空城計他退了,而作為司馬懿對手的諸葛亮顯然對曹魏內(nèi)部的矛盾非常清楚,也正因為這樣他才敢擺下這空城計。與其說空城計是諸葛亮智慧的體現(xiàn)不如可以把它看成是兩個聰明人之間的對話。
事實也正如司馬懿料想的那樣,在空城計之后,蜀漢因為有諸葛亮的存在,依舊不時的對曹魏發(fā)動軍事行動進行北伐。而曹魏為了應(yīng)對蜀漢不斷的騷擾在西方依舊需要駐守大軍進行防御。因此,司馬懿成功的在曹睿手上保住了自己手上的權(quán)勢。為此他付出的只是些許的名聲而已。
正是這一次司馬懿異于常人的隱忍,使得接下來在與蜀漢的戰(zhàn)爭中他可以盡情的把軍中不服從自己的反對勢力一個又一個的借助蜀漢的軍隊給剪除掉。為自己后來在高凌平之變竊取曹魏政權(quán)奠定了基礎(chǔ)。
諸葛亮無疑是懂得司馬懿的,他知道司馬懿不會為了魏國而把自己置于危險之中,因此最后他們都成功了。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情節(jié)談起來讓人津津樂道,但實際上卻是子虛烏有,其中影響最深的也最不可信的我認為有兩處,一是張飛喝斷當陽橋,二就是空城計。
張飛喝斷當陽橋說的是劉備兵敗當陽,自己與張飛等殺出了重圍,但家小全部陷入陣中,趙云為救劉備家小,返身殺入故陣,在當陽長坂坡七進七出,懷抱少主阿斗,殺曹操將領(lǐng)50余名。當精疲力盡過當陽橋時幸好遇到張飛接應(yīng)。
走趙云后,張飛為阻止曹軍追擊,安排砍掉一些大樹,用馬拖著大樹往復奔跑造成濃煙滾滾,以此作疑兵之計,自己立馬橋頭阻擋曹軍
曹操的大軍到了橋?qū)γ?,身邊大將十?shù)名,還有頂級將領(lǐng)如張遼、許褚等。曹操見對岸煙霧沉沉,怕有埋伏不敢過橋,張飛見狀歷聲大喝:?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聲如巨雷。曹操不敢上前,張飛又是幾聲大吼,居然把曹操手下一將領(lǐng)嚇得落馬而死,曹操嚇跑了,所有將領(lǐng)嚇跑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就算對面有理伏也不可能飛過橋來,用得著那樣逃命嗎?張飛聲音到底多少分貝能把一將嚇得落馬而死?那么多頂級高手難道都怕了一個張飛嗎?
其實空城計也與這類似。
當時司馬懿重掌兵權(quán),首先快速滅掉企圖投降諸葛亮的新城太守孟達,控制新城直接面向諸葛亮的蜀軍。諸葛亮將糧道要害之地街亭交由馬謖把守,司馬懿知道后就嘲諷馬謖:?徒有其虛名,乃庸才耳"??梢娝抉R懿知人知兵。
司馬懿奪取街亭后,諸葛亮徹底被動,后勤保障全斷只有退兵這條路了。但兵力安排各處到位,身邊僅有的幾千人作疑兵安排在城外。司馬懿率十五萬大軍疾速趕到時,諸葛亮身邊僅少量老弱和文職官員,于是乎上演了一場傳說中的空城計。
此處與張飛喝斷當陽橋嚇得曹操落荒而逃類似,司馬懿怕中計退兵,聽到山上有喊聲鼓聲,居然嚇得不作布署帶頭逃命,十多萬人馬丟盔棄甲,一個統(tǒng)帥級的領(lǐng)軍人物,敵情都不知居然就怕成那樣,這顯然不可能。
為什么司馬懿看不破空城計,一般有兩種解釋,一是說司馬懿認為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不弄險。擺在面前的現(xiàn)狀讓他生疑,本想試探著退兵再觀察,結(jié)果兩面的山上喊聲大起,怕中埋伏退走了。
另一種說法是司馬懿知道諸葛亮是演的空城計,自己只要進一步就是諸葛亮的死期,但失去了諸葛亮這個對手自己便失去了價值,在曹氏和夏侯氏集團面前很容易排擠掉,所以故意放走諸葛亮。
不管是真是假,也不管是何原因,古代的事不必深究,小說好看故事精彩就行?;蛟S司馬懿就遠不及諸葛亮,確實沒看破這是空城計。
樓主你好,真正的歷史上諸葛亮并沒有使用過空城計,但如果用三國演義的思維去分析這件事情,我認為是。司馬懿為什么不進空城,讓諸葛亮的空城計得逞,其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司馬懿多疑,不敢貿(mào)然進兵,而是因為,他不能一下子就把諸葛亮殲滅,當時他在魏國集團受到許多人的嫉妒和排擠,人人都想把他轟下臺,因為他的權(quán)勢太高,俗話說的好嘛,槍打出頭鳥
司馬懿如何才能在魏國建立起自己的威嚴,讓自己有利用價值才不被魏國那些虎視眈眈他的人時刻攻擊呢?他唯有讓諸葛亮有一定的軍事力量,這樣諸葛亮每次征討他的時候,司馬懿就用用武之地了,魏國那些惡勢力集團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當然也不會對司馬懿下手了,但是司馬懿又不能讓諸葛亮特別的強大,因為這會關(guān)系到魏國的生死存亡
因此司馬懿處于一個較為尷尬的環(huán)境中,絕不能讓諸葛亮一點力量都不能,但是又不能讓諸葛亮的軍事力量特別的強,所以,這就是司馬懿把諸葛亮逼到了空城,但是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沒有進空城的真實原因了
司馬懿是一個在歷史夾縫中慢慢成長起來的人,可以稱之為英雄,歷史中的他要比諸葛亮強很多很多,司馬懿的常說的一句話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p>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馬謖自告為先鋒往守街亭,但不從副將王平之言,犯了兵家大忌,導致軍敗。馬謖曾下軍令狀,諸葛亮將他斬首以正軍法,時年三十九歲。后以線縫首于尸,諸葛亮親寫祭文。但不管如何,街亭失守,宣告了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失敗。
而且由于街亭的丟失,諸葛亮失去重要據(jù)點,進退無據(jù),無法再戰(zhàn);在諸葛亮準備撤軍的時候,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十五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lǐng)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
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后,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庇谑?,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
而諸葛亮自己則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lǐng)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彈起琴來。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后,笑著說:“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
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里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令后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撤退。
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么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F(xiàn)在城門大開,里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而諸葛亮也因此得以全身而退,至于放跑了諸葛亮的司馬懿也因此成了笑柄。
當然,也有很多人對此提出了疑問,司馬懿如果真得到這樣的機會,麾下十余萬大軍,把他圍住不就完了? 派幾個神射手過去射諸葛亮,或者派一個小隊過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一直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再怎樣也不至愚蠢膽怯到“扭頭就跑”的地步。
由此可見,司馬懿逃跑,肯定不是被諸葛亮嚇跑的,而且司馬懿還是親自前去偵查的;就連他的二兒子司馬昭都疑惑自己的父親為何要下令撤軍,想來,西城也是一座小城吧,就算是有埋伏又能有多少人馬?而司馬懿手上可是足足有十五萬大軍??!就算是有埋伏,強攻也是毫無疑問能拿下的。
司馬懿給出的答案也是讓人無法信服,就連試攻都不進行,就直接撤軍了;可見,司馬懿不是膽小,也不是笨;相反,是極為聰明,他看懂了諸葛亮的意思,如果諸葛亮真的被抓了,或者死了,那司馬懿該何去何從?是從此被冷藏還是被束之高閣成為純粹的文臣?
這些都不是司馬懿想要的,司馬懿想要的是大權(quán)在握的感覺;而諸葛亮知道司馬懿的想法,所以大大方方的擺出“空城計”,不過他的這個“空城計”,不是給魏軍看的,而是給司馬懿看的;我就這樣,你有本事就進來抓我??!結(jié)果還是司馬懿慫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0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