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潘夙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潘美是北宋初年的名將,加上他的女兒嫁給宋真宗,所以潘氏家族非常顯赫。潘美的后人不少,但像他這樣能干的人卻不多,除了潘夙外。潘夙生活在宋仁宗到宋神宗年間,歷任地方知州,素有軍事才能,朝中大臣也多次向皇帝推薦。宋神宗也親自召見過潘夙,感到非常滿意,但就是不肯委以重任,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宋仁宗在位時期,潘夙因“上書論時政,授仁壽主簿”,后來又升任荊湖南路轉(zhuǎn)運使。此時附近蠻族叛亂,潘夙“專制蠻事,親督兵破其團峒九十”。后來邵州知州郭逵作戰(zhàn)失利,潘夙當(dāng)機立斷,派出援兵,扭轉(zhuǎn)戰(zhàn)局。戰(zhàn)事結(jié)束,潘夙沒有自陳其功,朝廷了解情況后,加封他為太常少卿。
嘉佑八年,潘夙一度被貶為“監(jiān)隨州酒稅”,之后被重新啟用知光化軍。當(dāng)時朝中有不少大臣向皇帝推薦潘夙,說他有將帥之才,“大臣以將帥才舉之”。宋神宗得知后,親自召見潘夙,“召對,訪交、廣事稱旨”。宋神宗雖然很滿意,但依然“用其藝文”,“還司封郎中、直昭文館,復(fù)知桂州”。1075年,70歲的潘夙病死,文武兼?zhèn)涞乃恢睕]有得到重用。
既然潘夙有將帥之才,宋朝人甚至稱其為“名帥”,那么宋神宗為何不肯重用他呢?原來這和潘夙的身世有關(guān)!按照《宋史》的記載,潘夙是“鄭王美從孫”,但其實這是錯誤的。從發(fā)掘的目前出土的墓志來看,潘夙的父親名叫潘承裕,潘承裕的父親名叫潘惟吉,而潘惟吉是潘美的從子,換言之潘夙應(yīng)該是潘美的重孫輩。
但是北宋人卻記載了另外一件事,揭開了潘夙的身世!陳橋兵變后,趙匡胤率領(lǐng)眾將入宮,看見宮女抱著一個小孩,詢問之后得知是柴榮的兒子。原來除了小皇帝柴宗訓(xùn)外,柴榮還有三個尚在襁褓的兒子,分別叫柴熙讓、柴熙謹(jǐn)、柴熙誨。當(dāng)時潘美對趙匡胤說:“臣與陛下俱北面事世宗,勸陛下殺之,即負世宗,勸陛下不殺,則陛下必致疑?!?/p>
最后趙匡胤說:“與爾為侄,世宗子不可為爾子也?!庇谑桥嗣辣е@個孩子回到了自己家中撫養(yǎng),之后“太祖亦不問,美亦不復(fù)言”。這個被潘美抱養(yǎng)的孩子,就是潘惟吉,而他的真實身份是后周世宗柴榮的兒子!在歐陽修編寫的《新五代史》中,明確記載柴熙謹(jǐn)是病死的,而柴熙讓、柴熙誨卻“不知其所終”,恐怕是有意為之。
在西安的大唐西市博物館中,收藏著一方墓志,墓主人正是潘惟吉的兒子潘承裕。墓志中寫道,“叔祖鄭武惠王潘美”,而沒有寫他的祖父是誰,這種寫法非常不符合慣例。另外潘美的籍貫是大名,而潘承裕寫的卻是開封,或許他們原本就不是一家人。
而潘夙的真實身份是后周世宗柴榮的后裔,所以即使他很有軍事才能,宋朝皇帝也不敢交給他兵權(quán),委以重任,畢竟他們的皇帝是靠陳橋兵變得來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0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