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耶律大石和金國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金國在進攻遼國的過程中,耶律大石西遷入中亞。耶律大石離開遼國天祚帝西遷的時候,只帶了200人。但耶律大石最終在中亞一代建立了盛極一時的西遼帝國。而且耶律大石還一度派出七萬大軍往東打回來,準備滅掉金國,重新恢復原來遼國的江山。
既然如此,當初金國為什么不斬草除根,而要放任耶律大石,讓他建成強大的帝國呢?
(耶律大石劇照)
一、金國忙著剿滅遼國皇帝天祚帝。
金國當時一直很關(guān)注的是天祚帝。盡管金國一攻打遼國的都城中京,天祚帝就逃跑。留守中京抵抗金國的是耶律大石,他擁戴耶律淳為皇帝,號召遼國人堅決抵抗金國的進攻。盡管耶律淳去世后,耶律大石又擁戴耶律淳的妻子蕭德妃為太后,讓蕭德妃主政,領(lǐng)導大家繼續(xù)抵抗。不過,金國確實并沒有把那時候的耶律大石放在眼里。
因為不久,金國在進攻中京的時候,耶律大石很快就敗亡了,蕭德妃回到天祚帝那里,被天祚帝殺死。后來,耶律大石也回到天祚帝那里的時候,當時天祚帝責備耶律大石,說,本來我是皇帝,你為什么要另立一皇帝?耶律大石說,你都逃跑了,沒有人帶著大家抵抗金國了,難道我不該另立太祖的子孫起來抵抗嗎?當時天祚帝無言以對,雖然沒有處罰耶律大石,但是忌憚上他了。
后來,天祚帝忽然冒冒失失又想進攻金國,這與耶律大石的“養(yǎng)兵待時”的主張不一致,耶律大石反對天祚帝出兵,天祚帝更加忌憚耶律大石。于是,耶律大石殺掉天祚帝的兩員大將,率領(lǐng)200人西逃。
耶律大石逃走后,金國一直在準備徹底剿滅天祚帝,當然就不會去注意只有200人馬的耶律大石了。因此,耶律大石沒有遭到金國的任何打擊。
(天祚帝劇照)
二、金國滅遼后進攻重心轉(zhuǎn)移到進攻宋朝。
金國滅掉天祚帝后,盡管耶律大石西逃了,而且在中亞一代打得有聲有色,大有死灰復燃的陣勢。但是,當時金國的進攻重心在宋朝,沒有在乎耶律大石,也實在抽不出兵力對付耶律大石。
之所以金國只重視宋朝,并不重視耶律大石。一是因為宋朝是中原王朝,滅掉宋朝,就可以取代宋朝,成為新的中原王朝。二是宋朝的物產(chǎn)極為豐富,這是位居中亞的耶律大石的西遼完全不可比的。因此,沒有必要放著富庶之地不要,去進攻西遼。三是就算想斬草除根,也分不出兵力來應付。畢竟當時宋朝的反抗異常激烈。尤其岳飛、韓世忠等人,還多次打敗金軍。金國對付宋朝都顯得有些捉襟見肘,怎么還有精力去對付耶律大石的西遼呢?
三、西遼太遠金國鞭長莫及。
當時西遼雖然屬于遼國的后裔,但是,耶律大石所建立的西遼,離金國實在是太遠了。當時耶律大石曾對百官們說過一句話:“朕與卿等行三萬里,跋涉沙漠,夙夜艱勤。賴祖宗之福,卿等之力,冒登大位?!?/p>
這句話中包含了一個重要信息,西遼離他們所出發(fā)的遼國本土有“三萬里”。這個距離也實在是太遠了,金國就算要想進攻西遼,他也得“勞師遠征”,這對于金國來說,是辦不到的。
耶律大石實際上是想要打回來的?!哆|史》記載:“(耶律大石)率七萬騎東征……行萬馀里無所得,牛馬多死,勒兵而還?!币簿褪钦f,耶律大石率軍七萬多人東征,但是才走了一萬多里,牛馬很多都死了,毫無收獲,只得返回去。當時耶律大石喪氣地說:“皇天弗順,數(shù)也!”也就是說他已經(jīng)認命了。
既然耶律大石想打回去都不容易,金國怎么可能還能打到西遼去呢!
(岳飛劇照)
四、金國和西遼之間隔著西夏等國。
在耶律大石率軍西遷后,他們經(jīng)過的地方,黨項人逐漸強大起來,建立了西夏。除了西夏外,還有其他一些國家。這樣一來,金國不但和西遼隔得很遠,而且也不接壤,中間隔著許多別的國家。金國就算想打西遼,也打不著了。
當然了,也是金國實力不濟。它要是像后來的蒙古一樣,就算中間隔著國家,把這個國家給消滅,依然會打過去。只不過,他們既沒有那樣的實力,也沒有那樣的魄力。
(參考資料:《遼史》《宋史》)
西遼是契丹人在新疆與中亞地區(qū)所建立的一個強盛王朝,其建立者耶律大石是遼朝皇族后裔,本名“哈喇契丹”,號稱“大遼”意思也就是“繼承遼朝”。
遼朝滅亡以后,耶律大石率領(lǐng)一支殘軍逃出金朝的圍攻,前往遼朝西北重鎮(zhèn)“可敦城”。正是在這里,耶律大石重建了“大遼”。
第一,可敦城,復興大遼之源
可敦城是遼朝的西北重鎮(zhèn),征服漠北以后,契丹人在漠北筑建可敦城,將這里建設(shè)成為西北邊塞重鎮(zhèn),同時《遼史》記載:可敦城的兩萬騎兵,無論何時都不得輕易南下。
正是因為可敦城的重要,這里集中了遼朝邊防的大量精銳,耶律大石在可敦城獲得了強大的補給與軍力支持,原本臣服遼朝的各個部落也為耶律大石提供了強盛的力量。
第二,經(jīng)營得當,重建強國
耶律大石在西北聚集了強大力量之后,并沒有著急“救君父、濟生民”,而是“休養(yǎng)生息按兵不動”。利用漠北、金山、天山南北豐美的水草繼續(xù)放牧牛羊,發(fā)展經(jīng)濟,同時與金朝的敵人——西夏、南宋等交好。
當時西遼的實力不足以與金對抗,但是對付中亞等部落小國還是綽綽有余。耶律大石決定大規(guī)模征西,強大的契丹騎兵席卷了天山南北與葉尼塞河上游等地區(qū)。
當時的契丹雖然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但對于中亞各部落來說仍舊是個非常強大的存在。
西遼是游牧民族所建立,契丹人本身崇尚武力,而原本的契丹王朝時代,深受漢文化影響,與傳統(tǒng)的游牧民族部落等非常不同,有完整而發(fā)達的文化、政治等制度傳承,所謂“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西遼征服中亞與新疆地區(qū)各部落、小國以后,并不干涉當?shù)貎?nèi)政,也不進行橫征暴斂,也不強迫當?shù)匕傩崭淖円了固m等信仰,所以得到了廣泛的支持擁護。
耶律大石憑借自身的能力建立西遼,稱霸中亞。
一是有著卓越的軍事能力和高超的眼光。
在歷史上,有一個國家叫做哈喇契丹,它就是西遼。而耶律大石也是個非常有才能的人。此人文武雙全,且通曉契丹文字和漢文。二十九歲便高進進士,通過遼朝的科舉制度,他也是參加殿試的唯一個人,要知道只有筆試第一名才能有此機會。
公元112年,金軍來犯,他向天祚帝提議向北躲避金軍。然而天祚帝并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一怒之下,他率二百騎兵出走。他向北再向西出發(fā),到達了白韃靼部,進行了食物和馬匹的補充。穿過大漠到達了可敦城。他再次西進,在葉密立建立城池,1132年,他正式在葉密立稱帝,建立了西遼這個國家。
二是西遼成立了他采取了寬容的政策,穩(wěn)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
中亞民族眾多,各階層利益交錯復雜。耶律大石采用寬容的懷柔政策,保證了游牧民族和農(nóng)民的利益。對于周邊小國,更是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權(quán)利,只派了一名駐遼副使監(jiān)視他們。
三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卡特萬會戰(zhàn)。
中亞還有另一個政權(quán)塞爾柱帝國蘇丹,在耶律大石向西進發(fā)攻打一直不聽話的喀喇汗國時,又征服了花刺子模。1141年,西喀喇汗王朝與親西遼的葛邏祿人發(fā)生戰(zhàn)爭,喀喇汗國向宗主國求援,葛邏祿人又向耶律大石求援。兩個大國間的較量開始了,蘇丹有十多萬兵力遠超西遼。耶律大石的軍隊分左中右三步強力進攻敵人,蘇丹國戰(zhàn)敗。這場戰(zhàn)役也使西遼國稱霸了中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1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