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砬宄鯛敻H墓适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康熙皇帝自親政以來,接二連三地干了不少大事,如擒拿鰲拜、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6次南下視察工作等。
1690年,又發(fā)生大事了。
這一年5月,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以追擊喀爾喀部族為借口,率領3萬人馬,沿著大興安嶺西麓南下,對清朝進行侵犯。理藩院尚書阿喇尼奉命率部抵抗,卻因為輕敵冒進,在烏爾會河被打敗,清軍損失慘重。康熙皇帝見到這種情況,為了打擊噶爾丹的囂張氣焰,決定御駕親征。
在中國古代,從商周時代開始,君主御駕親征的事情不少,漢高祖劉邦、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太宗皇太極等都有御駕親征的事例。不過,清朝自1641年皇太極最后一次御駕親征參加松錦大戰(zhàn)以來,半個世紀里再無皇帝御駕親征。
當然,皇帝御駕親征,重在參與,實際上指揮作戰(zhàn)的另有其人。從1690年到1697年,康熙皇帝三征噶爾丹,主要依仗的大將,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福全。
福全生于1653年9月8日,是順治皇帝的第二個兒子。順治皇帝的長子牛鈕只活了不到3個月,就夭折了,因此福全算是順治皇帝的長子。福全的母親是孝獻皇后董鄂氏。順治皇帝一生寵愛董鄂氏,愛屋及烏之下,對福全也很疼愛。
當福全還很幼小時,順治皇帝曾經問他長大后有什么志愿。福全回答:“愿為賢王?!?/p>
1661年,順治皇帝因為患上天花,病重不治。在臨死前,順治皇帝為選擇繼任人糾結了很久。當時順治皇帝的幾個兒子都還年幼,只有福全年紀最大,有9歲了。,順治皇帝的第三個兒子叫玄燁,年僅8歲。按照長子繼承制,福全最有希望獲得皇位??墒?,當順治皇帝征求西方傳教士湯若望的意見時,湯若望建議選擇已經患過天花的玄燁為繼承人。
福全沒有患過天花,與皇帝位置擦肩而過。
順治皇帝接受了湯若望的建議。于是就有了后來的康熙皇帝。
1667年,14歲的康熙皇帝親政,立即將同父異母的哥哥福全封為裕親王,命令讓他參與議政。福全得以進入權力核心。
康熙皇帝御駕親征噶爾丹時,任命福全為撫遠大將軍,從古北口出發(fā);又命令同父異母的五弟常寧為安北大將軍,從喜峰口出發(fā)。
福全和常寧在這次出征中,打敗了噶爾丹軍隊??紤]到軍中糧草不足,只能維持幾天,便擅作主張,下令回師。康熙皇帝很生氣,罰去了他們3年親王俸祿,還取消了福全的議政資格。
1696年和1697年,康熙皇帝兩次出征噶爾丹,福全兩次都跟隨軍中,參與迎敵,將噶爾丹擊敗,逼得噶爾丹在眾叛親離、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服毒自殺。
福全為康熙皇帝三征噶爾丹立下了汗馬功勞。
1703年,福全患病,康熙皇帝聞訊后,親自到裕親王府探望病情。后來,康熙皇帝出巡塞外,福全病情越來越嚴重,康熙皇帝派隨行的皇子騎馬回到京城,看望福全。然而,福全的病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當年8月8日,福全因病去世,享年51歲。
康熙皇帝知道福全去世后,星夜趕回京城奔喪親自祭奠。出殯那天,康熙皇帝又親自來到裕親王府,痛哭涕零,為哥哥的去世感到傷心欲絕。
裕親王的爵位不屬于鐵帽子王,不能享受世襲罔替的待遇。但是,康熙皇帝考慮到福全的功勞,允許福全的長子保泰承襲裕親王爵位。后來,當保泰犯事,被剝奪裕親王爵位后,將裕親王爵位傳襲給保綬(保綬是福全的次子)的兒子廣寧。一直到乾隆年間,福全的后代才按照正常的禮儀制度,降等承襲爵位。
在中國古代,“麻子”是有特殊含義的。通常是指患有天花者,在病情痊愈之后,在面部留下的疤痕,這種疤痕常常會伴隨一生。在天花基本上已經在全球爵跡的今天,人們已經很難見到這種“麻子”了。換句話說,康熙是“麻子”,給了我們兩點信息:一、康熙患過天花。二、康熙沒有死于天花,而是幸運地活了下來。
天花這種烈性傳染病,對于從關外進入中原地區(qū)的滿洲人而言是致命的。彼時的滿洲貴族,對于天花幾乎沒有任何免疫力,一旦患上天花,只有死路一條。清初的順治本人及其寵妃董鄂氏、豫親王多鐸等人都是死于天花。說清楚的愛新覺羅家族“談痘色變”絲毫不夸張。而康熙即位,就發(fā)生在順治因天花病逝之后。實際上,彼時順治活著的兒子并不少,不僅康熙的二哥福全、五弟常寧,其他幾位早夭的弟弟、諸如六弟奇綬、七弟隆禧、八弟永干也都還活著。康熙彼時的地位實際上非常尷尬,非嫡非長,其母家佟氏家族也還沒有成為后來的“佟半朝”。
年紀比康熙小的就不去說了。那么,為什么康熙能夠跨過二哥福全成為皇帝呢?有一種說法,福全曾經在父親順治面前說“愿為賢王”,因此被父親否決了皇位繼承資格。且不說此事真假,僅僅因為一句無忌童言,順治就否決了福全的皇位繼承資格,顯然太兒戲了。實際上,康熙之所以能夠最終勝出,正是因為這一臉的“麻子”。因為對天花的恐慌,順治曾一度提議由自己的堂兄弟安親王岳樂(清太祖努爾哈赤孫、清太宗皇太極七弟阿巴泰之子)作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但是遭到了孝莊太后及群臣的反對作罷。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患過天花并痊愈、對天花具有免疫力的康熙最終勝出,成為了皇帝。
當然,這和清朝沒有嚴格遵守嫡長子繼承制以及順治沒有嫡子也有一定的關系。如果擱在明朝,恐怕就沒有康熙什么事兒了,就算福全“愿為賢王”,也不得不遵從祖制“勉為其難”。清朝雖然沒有明確的嫡長子繼承制,但多少還有有那么點兒嫡子優(yōu)先的,如果順治有嫡子,也很難說還會不會輪的上康熙??傊滴跏切疫\的,一切天意、人意都偏向了他。這或許也是物競天擇的另一種形式吧,上天選擇了玄燁,讓玄燁成為了康熙。康熙也最終不負眾望,把清王朝代向了鼎盛。
福全是康熙哥哥,在打噶爾丹時,因為退縮,被康熙處罰。受到處罰時,福全只說了一句?我復何言?。他這句話有什么深意?
(福全劇照)
福全是順治帝的次子,他的生母是寧愨妃董鄂氏。
雖說是次子,但由于皇長子年鈕只存活了89天便夭折了,因此福全又是事實上的皇長子。
福全從小性格柔順,對孝莊太后和順治帝都頗有孝心,按說要立儲君,他是最有資格的??墒钱旐樦蔚蹎査L大有什么志向時,年幼的福全朗聲答道,他愿做賢王。
比福全小1歲的玄燁(后來的康熙)則說,愿效法父皇。
順治帝也和千萬父母一樣,在這種時候,總希望做兒子的能有遠大的理想。因此兩相比較,玄燁的回答則更得順治帝歡心,反倒是福全讓順治帝覺得不甚有出息。
不過,不管是福全還是玄燁,都不是順治帝的心頭肉,自然也沒有考慮過讓他們做儲君的事情。
本來,順治帝最寵愛的是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可是皇四子無福,僅活了幾個月便夭折了。再加上董鄂妃的離世,這接二連三的打擊,極大的損耗了順治帝的健康。
不久后,順治染上了天花。由于當時醫(yī)療條件有限,染上天花無疑是不治之癥,只能靠病人自己挺過去。不幸的是,順治一病不起。眼看就有離世的危險,所以立儲君一事不得不提上議程。
這時的福全8歲,玄燁7歲,順治帝想到自己也是年幼登基,因而受制于多爾袞的經歷,便不寒而栗。便有意讓年長的堂弟安親王岳樂繼承帝位。
但在孝莊太后和湯若望的建議下,再加上順治帝想到玄燁有做帝王的大志,最終還是將才7歲的他立為了儲君。
(順治劇照)
天時地利人和,玄燁登基稱帝,是為康熙,而清王朝將因他走上?康乾盛世?。
康熙親政后,實現了福全想做賢王的愿望。
福全不僅被封為裕親王,還得到參與議政的權力。
福全和康熙本就兄弟相親,而年輕的康熙也急需要一個能忠心不二又有才干的人來輔佐自己。福全的忠心不二,和在政事上的決斷,都讓康熙頗感欣慰。
康熙在位時,社會并不太平,內有三藩之亂,又有鄭氏集團在臺灣反清,還有沙俄多次入侵黑龍江燒殺搶掠。
這都是威脅皇權的大事,康熙是在政治上很有遠見,手段也很高明,這諸多棘手的事情交付給做事穩(wěn)妥的福全去做,讓他放心不少。因此福全既是康熙的好兄弟,也是康熙最為信任的倚重大臣。
康熙二十七年,準噶爾部的噶爾丹隨著勢力強大,暗中勾結沙俄在喀爾喀蒙古發(fā)動進攻。由于攻擊太過突然,喀爾喀兵敗而退,不得不向清廷求援。
噶爾丹卻趁勝追擊,一路南進,一直打到了距北京城不足千里的長城一帶。
這可打到天子腳下了,康熙忍無可忍,親率十萬大軍御駕親征,準備手刃噶爾丹。
然而,康熙才出塞外,便受了風寒,只得?從諸臣之請?回朝養(yǎng)病。攻打噶爾丹的重任,則落在了福全的身上。
(噶爾丹劇照)
福全很有軍事才能,他統(tǒng)兵3萬在烏蘭布通和噶爾丹發(fā)起了正面攻擊。
噶爾丹?覓山林深塹,倚險結營?,且以駝城戰(zhàn)術對陣。
清軍幾次以火炮攻擊,都因對方有密林保護,又有沼澤阻擋,因此不但不能沖出缺口,自身反而死傷不少。
無奈之下,福全改變戰(zhàn)術,趁夜讓清軍從左翼山腰偷襲,噶爾丹防備不及,被打得四散而逃。
噶爾丹見勢不好,派使者向福全求和。
福全想到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休整軍隊,等后方軍隊來后,再圍剿噶爾丹不遲,所以假意答應了他的請求。
誰知,噶爾丹卻趁機帶著殘兵敗將,連夜往西北處逃遁而去。
福全發(fā)現后,知道再追恐怕來不及了,再加上軍中糧草所剩無幾,于是便自作主張,率軍班師回朝。
按說,福全雖然沒有殲滅噶爾丹,但他還是在戰(zhàn)役中表現不凡,康熙應該予以獎勵。誰知,康熙非但不獎,反而將他削職罰俸,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康熙雖然回京,但他卻在后方督戰(zhàn),一切統(tǒng)兵大計皆由他發(fā)號。
本來,福全打了勝仗,康熙頗為安慰。但當福全議和停戰(zhàn)時,康熙對他的行為已經很不滿意,認為他坐失戰(zhàn)機。對他多有警告,要他小心防備。
結果福全還是沒能引起警惕,讓噶爾丹出逃。最讓康熙不滿的是,福全沒有立刻追擊,反而不經他同意便班師回朝。這無疑放虎歸山,給清廷留下后患。
另外一點,福全這種自作主張的行為,讓康熙頗為忌憚。想到福全曾是最恰當的皇位繼承人,康熙知道,他必須給福全一個警告。
因此,康熙不光革去了福全所有的職務,還罰俸三年。本來還要剝奪他的爵位,幸得孝莊太后求情,才保留了他的王爵,讓他做了閑散王爺。
對于康熙的處罰,福全有苦難言,只能以一句?我復何言!?承受了這一切。
(胤褆劇照)
那么福全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原來,福全雖然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對統(tǒng)兵作戰(zhàn)有最高指揮權。但他的副手,卻是皇長子胤褆。
胤褆騎射了得,又是皇長子,康熙對他頗器重,讓他隨福全出征,自然希望他能立功。
胤褆何嘗不明白康熙的良苦用心。但福全卻唯恐胤褆在征戰(zhàn)中有閃失,打起仗來疑慮頗多。這樣兩個人在作戰(zhàn)策略上,往往意見相左,于是二人多有不睦之處。
再加上當時還發(fā)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國舅佟國綱在攻打噶爾丹時戰(zhàn)死。
這讓福全更是惶恐,所以本該圍剿噶爾丹完成使命的他,只能先保住胤褆為重。
在這種情況下,福全只能見好就收,放任噶爾丹出逃。
所以,當康熙治罪時,他只能默默承受,一句也不能辯解了。
康熙三十三年,噶爾丹再次叛亂,康熙御駕親征,福全也隨軍出征,將噶爾丹打得潰不成軍,最后噶爾丹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服毒自殺。
康熙四十二年,福全患病,康熙聽說后,還特意去他府中探視病情。
誰知沒捱過半年,福全便病逝了??滴醣驹谌獬鲅?,聽聞后趕回京城,親自祭奠,悲痛到慟哭不能止,隨后又以王爺規(guī)格厚葬。大約在那時候,康熙已經明白當年福全退縮,是為了保護自己兒子,所以心中更加感動,更加悲痛。為了舒緩相思之情,康熙還命畫工畫了一張他和福全早年在桐蔭下玩耍的畫像,掛于書房。
福全一生,對康熙一片忠心,真正做了賢王的本分,大概他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2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