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人避暑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不知不覺,7月已經(jīng)到了,天氣漸漸轉暖,我們開始換上涼爽的夏裝,感受著怡人的夏景。
雖然我們現(xiàn)在還在感受夏天的美好,但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感受到它的可怕,并且意識到如果沒有這個叫威利斯·開利(現(xiàn)代空調之父)的人,自己可能根本活不下去。
可是在古代,古人們既沒有空調,也沒有電扇,他們是如何度過漫漫長夏的呢?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01冰窖冷藏
《國風·豳風·七月》: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棱陰。
這句話出自《詩經(jīng)·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意思是:臘月鑿冰“沖沖”地響,正月送往冰窖里藏。
古人在地下挖掘隔絕陽光、密不透風的冰窖,在冬天時將冰塊儲藏起來,不出意外的話,保存幾個月是沒問題的。等到夏天酷暑的時候,再去取些冰塊來降溫。
02石虎銅龍
石虎銅龍最早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和唐代的自雨亭原理類似,都是通過風和機械設備把水送到屋頂,再讓水順著排水管流下,達到蒸發(fā)吸熱的效果,使整個建筑溫度降低。
03天井
中國傳統(tǒng)民居,一年四季總能保持適宜的溫度,這都離不開天井的功勞。
傳統(tǒng)民居一般采用封閉式結構,通風只靠一個天井。當天氣較熱時,屋外的氣壓降低,屋內的空氣就會通過天井流上去,帶走屋內的熱量,不僅可以達到通風的效果,還能給人涼爽的感覺。
而現(xiàn)代居民樓在設計時一般不考慮空氣的流通,當屋外沒風的時候,屋內是不可能有風的,所以一到夏天,住在里面的人不開空調根本受不了。
04水木明瑟
曾經(jīng)的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可惜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焚毀。
它借助水力推動風扇,功能很接近現(xiàn)代的電扇,但比電扇更自然更舒適,不僅可以制造風,還有嘩嘩的水聲,聽著就覺得涼爽了不少。不過這種待遇也只有皇家才能享受到。
事實上,古人避暑的方法遠遠不止以上幾種?!段骶╇s記》中還記載了一種叫“竹幾”的器具,將一段竹子四周開洞,風吹過時就可以制造吹向四面八方的風,睡覺時枕在胳膊下好不愜意。
同時,古人們還發(fā)明了不少祛暑的食物。唐代時有一種叫“酥山”的食物,和現(xiàn)代的冰激凌有些類似,南北朝還有人發(fā)明了一種叫湯餅的熱食,可以促進人出汗幫助降溫。
當我們夏天躲在空調房里瑟瑟發(fā)抖時,古人卻發(fā)明了這么多天然的避暑方法,不得不贊嘆古人的智慧!
是用以下幾種方法避暑的:
1、冰塊古代沒有電冰箱,古人就用冰窖來貯存冰塊。據(jù)悉,這種奢華的避暑方式最早出現(xiàn)在周代,當時只有官府才有。
2、冷飲。春秋末期,在諸侯的宴席上已出現(xiàn)了冰鎮(zhèn)米酒。唐代時出現(xiàn)了專業(yè)的“冰商”,他們冬天藏冰,夏天拿出來賣。
如今夏日三件套是空調、WIFI、西瓜,就算沒有空調,也有個永動機風扇來回吹,吹走炎熱,帶來清涼?,F(xiàn)代我們有各種辦法可以減少炎熱,那沒有電的古代人,該如何消暑?
其實古時候,到了夏天,雖然古人沒有空調,但是扇子會成為他們最好的朋友。普通老百姓就靠扇子來扇風納涼,扇子大部分都是竹子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涼友”。
富貴人家會買 用絹帛制成的扇子,這種扇子搖起來比較輕松。達官貴人家則有“人工風扇”,也就是在一個軸上裝上扇葉,在軸心的地方拴上繩索,仆人只要手拉動軸心上的繩索,扇葉就能在帶動下旋轉產(chǎn)生涼風。
另外,瓷枕也是百姓降溫的最好選擇之一。瓷枕的枕面是一層釉,夏天有了這個枕頭,睡覺的時候就會 感覺特別涼快。除此之外,古人也會使用蚊帳。
少女們在帳內懸掛茉莉、珠蘭等香花,夜里帳中香氣四溢,靈巧的婦女會用花枝編成麒麟、鯉魚等吉祥物掛在紗帳之 中。有的人還掛上了香囊,在香囊中裝上能夠驅趕蚊蟲的藥材,因此這個香囊也可以被認為是不用燃燒的環(huán)保蚊香。
當然,古代也有自己的冷飲。早在商代,富貴人家就會在冬日的時候鑿冰貯藏于窖,到了夏天就把這些冰拿出來消暑。宋代的冷飲有很多花樣,民間出現(xiàn)了果汁加冰塊的冷飲。到了元代,蒙 古人把果汁、乳品和冰雪混合在一起食用,這也就是冰淇淋的原型了。由此看來,古代人的夏天也過得有滋有味嘛!
古人為了能夠避暑,還會建造“涼屋”,這種豪華的避暑建筑一般建在水邊。唐朝的宮廷就有這種涼殿,在涼殿中央安裝了機械傳動的制冷設備,采用了冷水循環(huán) 的原理,用扇輪的轉動,產(chǎn)生的風力能夠把冷氣送到宮殿之中。后來發(fā)展到利用機械把冷水送到屋頂,讓水沿屋檐直下,形成人造水簾,來達到降溫消暑的目的。
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正因為人們的智慧,才有今天我們美好的生活。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說不定下個時代,人們納涼會更加簡單。但我希望,不管科技如何發(fā)達,人們的生活如何便利,都希望人們能夠以環(huán)保為先,保護好我們的地球,不要傷害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2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