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邦殺樊噲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和趙高兩人篡奪了秦朝的政權(quán),可是這兩位主,一個貪玩,一個貪權(quán),看著即將傾覆的秦王朝,兩人的立場出奇的一致,即:毫不擔心。
秦二世依然還是忙著玩,趙高還是忙著搶權(quán),最終趙高連秦二世的命都“搶”了去,趙高想做什么呢,很顯然他也想過過皇帝的癮。
秦二世死后,秦朝的政權(quán)已經(jīng)傾覆了,而在秦朝滅亡的過程中,出力最大的當屬項羽和劉邦。
這兩人在推翻了秦王朝的統(tǒng)治之后,并沒有相安無事地和諧相處,而是上演了一幕楚漢爭霸的大戲,這場戲最終以劉邦的完勝、項羽的自刎而告終。
說起項羽,不少人會毫不猶豫的豎起大拇指,他的死,無愧于山東六國最后的貴族之稱,但是如果說起劉邦,相信不少人會很鄙夷,太史公對于此人的評價其中就有“貪財好色、不務(wù)正業(yè)”。
盡管劉邦不被很多人喜歡,但是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天生的帝王,漢朝能夠安享400多年的國祚,劉邦是締造者,而我們現(xiàn)在人數(shù)最多的漢族,其根源也是源自漢朝,正所謂:漢朝,民族已成。
劉邦當上皇帝之后,并沒有享受到好日子,最終劉邦帶著些許不滿離開了人世,不過劉邦臨死前為何要派陳平去秘密殺掉自己的妹夫樊噲呢,是老糊涂了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得來先說說樊噲。
殺狗出身的樊噲
樊噲,出身卑微,早年以殺狗為生,他是劉邦的妻子呂后的妹夫,自然也是劉邦的妹夫,說到這,不少人會說,這個樊噲怎么就那么沒有愛心呢,狗狗那么可愛,為何非要殺了它們呢?
對此,飛魚只想說,古代和現(xiàn)在不同,在當時,狗狗和豬的待遇是一樣的,是人們用來打牙祭的,而屠狗在當時是一個職業(yè),雖然地位比較卑微,但是亦能養(yǎng)家糊口,樊噲就是以此為生的,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段屠狗的經(jīng)歷,讓樊噲成為了劉邦身邊最勇猛的“莽夫”。
樊噲深得劉邦和呂后的信任,尤其對呂后,那是比劉邦都要忠心,當然這也有情可原,畢竟劉邦沒有呂后的關(guān)系近嘛,而這種情況在劉邦病重之時,更是明顯,這點我們稍后再說。
樊噲最為出彩的一次“表演”,就是在鴻門宴中絲毫不懼項羽的威嚴,幫助劉邦安安穩(wěn)穩(wěn)地脫離了虎口,也正是這次表演,奠定了樊噲為漢朝開國元勛的地位,劉邦當皇帝之后,面對異姓王的威脅,也對這些人采取了行動。
在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人的過程中,樊噲功不可沒,可是說是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zhàn)將,后來樊噲被封為舞陽侯,官居左丞相。
那么劉邦臨終前想要殺死這樣一位忠臣,真是糊涂了嗎?
劉邦直到死都很清醒
不少老年人,隨著年齡地增長,會出現(xiàn)癡呆的現(xiàn)象,尤其是古代的帝王,幾乎都是不死不退位,所以老年癡呆也是很多年齡大的帝王所犯的通病。
但是,劉邦卻沒有老糊涂,可以說他到死都很清醒,說到劉邦的清醒,我們就不得不提兩則故事,即劉邦臨死前的“白馬之盟”和“病榻問相”。
白馬之盟是一個盟約,這個盟約的要點是,非劉姓之人不得稱王,如果有人稱王,則天下群起共同擊之,很顯然,劉邦被異姓王折騰怕了,所以他為了永葆劉姓江山,才制訂了這一盟約。
病榻問相,這個故事則更加說明了劉邦的清醒,事情是這樣的,劉邦快死了,呂后很是擔憂,她就問劉邦:如果蕭何死了,誰能當相國?
劉邦說:曹參可以。
呂后又問:曹參死后了之后呢?
劉邦說:王陵可以接任,并且讓陳平輔佐,這兩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相互互補,可以成大事。
呂后一聽,感覺很有道理,于是還想繼續(xù)問。
劉邦就說了:你別問了,你也活不那么久,以后的事情也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哎呦,我去,這樣看來,如果有人要說劉邦臨終前是糊涂了,那簡直就說不過去,那他派陳平殺樊噲究竟是因為什么呢?
陳平耍了一個心眼
樊噲被劉邦盯上,并不是樊噲本身有了問題,而是源自于一則流言,這則流言的大致內(nèi)容為:只要劉邦一嗝屁,那么樊噲就會和呂后一起,除掉劉邦最喜歡的妃子戚夫人和戚夫人生的劉邦最疼愛的兒子劉如意。
戚夫人和呂后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兩人之間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則是因為劉邦數(shù)次想要把呂后的兒子劉盈給廢掉太子之位,讓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繼任太子,但是在大臣的勸說下,劉邦才沒能更立太子,呂后年老色衰,戚夫人貌美如花,劉邦自然越來越看不上呂后。
這點呂后心知肚明,劉邦也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活著的時候,戚夫人并無生命之憂,但是死后,自己就無法再保護這對母子了,所以他臨終前聽到這則流言,自然不能忍,于是就派陳平秘密除掉樊噲,意圖剪除呂后的一大助力。
陳平接到這個消息很為難,劉邦的命令,他不能不聽,雖然劉邦病重,但是并沒有死,不過關(guān)鍵就在這個,萬一病重中的劉邦,突然死了,呂后知道是自己殺死了樊噲,那么必然不會有好果子吃嘛。
想來想去,陳平想到了一個萬全之策,那就是一邊去捉拿樊噲,另一邊在押解回京的路上故意磨磨蹭蹭,還別說,陳平這一計策,真讓他撿回了一條性命。
因為劉邦沒多久后就去世了,而漢朝的大權(quán)自然歸了呂氏,呂后當然也沒殺樊噲,陳平也得到了呂后的贊賞,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不過,卻有一個人在劉邦死后很難過,此人便是和呂后有著無法調(diào)和矛盾的戚夫人,呂后掌權(quán),自然不會錯過這樣一個可以折磨戚夫人的機會,最終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被呂后所殺,而戚夫人也慘死呂后手中。
對此,您怎么看?
參考文獻:《漢書》、《史記》等。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是沛縣豐邑陽里人,是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他出身農(nóng)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chǎn)。不過他也有些上不了臺面的舉動,兵敗的時候很多次他都想要放棄,但是因為當時身邊的人都勸他,得以繼續(xù)前進。但是他有一個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善于用人。
而且他也是第一個意識到了秦末天下大亂時候,能否爭取平民的支持是至關(guān)重要的。但是劉邦雖然開創(chuàng)了偉大的王朝卻并沒有多少時間來享受成果,他在登基后沒多久就因病去世了。
至于他為什么在臨死前,派陳平去秘密殺掉妹夫樊噲。樊噲是呂雉的兄弟,早前靠著殺狗為生,在他們那個年代牲畜基本就是用來食用的所以殺狗這個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差事,至少能夠養(yǎng)家糊口。那時候樊噲被招去替劉邦和呂雉做事,他為人勇猛,英勇奮戰(zhàn),而且對劉邦他們是特別忠誠的。所以幫助劉邦解決了不少的問題,深得劉邦他們的器重。
所謂成就越大肯定封得官也不能小,而且樊噲的豐功偉績越來越多,信服他的人也越來越多,他的官也越來越大。當時可以說是風頭正盛。那個時候劉邦的兒子并沒有多大的業(yè)績,當然在劉邦的眼中樊噲的業(yè)績太高了,勢頭太盛了。擔心自己死后樊噲會有什么二心。憑他的能力和掌握的人馬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劉邦為了自己打下來的王朝能夠一直延續(xù)給自己的后代,只能選擇除掉樊噲。
自古君王到了最后的時候總是給人一種很昏庸的形象,其實很正常畢竟到了一定的年紀判斷力和思考力就不如年輕的時候了。所以說那時候的劉邦其實沒有老糊涂,只是提前做了防范而已。
劉邦相當聰明,料事如神,如果真的殺了樊噲,呂后也不至于那么囂張。無奈劉邦英雄遲暮,派去的陳平精于算計,而周勃又世故圓滑,兩個人一合計,與其聽命于行將就木的劉邦,還不如給自己日后留一線生機。因此樊噲死里逃生,劉邦死后,樊噲就成為呂后身后一只無形的巨手,其陰影籠罩在眾臣的頭上,人人為其忌憚,而呂后得益于幕后這把推手,無往而不利。
樊噲是劉邦的同鄉(xiāng),劉邦玩世不恭,游手好閑,樊噲勤勤懇懇,靠實業(yè)發(fā)家。樊噲狗肉做的十里飄香、聞名鄉(xiāng)里,劉邦分文沒有,白吃白喝。最后樊噲沒辦法,為了避免劉邦把他吃于破產(chǎn),上街賣肉之前先打聽劉邦的形蹤。劉邦在東他就往西,劉邦忽南樊噲就挑上狗肉向北。最后劉邦實在不好意思,就將小姨子呂媭撮合給樊噲,做為補償。(樊噲劇照)
劉邦起義后,樊噲成了劉邦的堅實臂膀,樊噲殺狗手藝精湛,打起仗來勇猛敵,殺人如麻,而且總是沖在最前面,第一個攻上城頭的基本都是樊噲。因此每取得一次勝利,樊噲就晉升一級,最后劉邦不得不變著花樣賞賜樊噲。劉邦入關(guān)后,志得意滿,想獨霸關(guān)中為王,于是重兵把守函谷關(guān)。項羽一怒之下陳兵關(guān)下,劉邦眼看遭受滅頂之災(zāi),只好聽從張良計策到鴻門謝罪。席間項莊把寶劍舞的驚心動魄,劉邦眼看命懸一線,樊噲持盾而入。抓起生豬腿,一邊啃食,一邊與項羽據(jù)理力爭,劉邦假借撒尿,逃之夭夭。
劉邦稱帝后,冊封呂雉為皇后,立劉盈為太子。呂后野心勃勃,鋒芒畢露,沒等劉邦同意就將彭越垛成肉醬,還把一代兵圣韓信捅成篩子。劉盈生性仁懦,大權(quán)旁落已成必然,于是劉邦又想改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戚夫人以求自保,只能母以子貴,所以非常熱衷于為兒子奔走。呂后當然不肯放手,煮熟的鴨子怎么可能飛了,于是一邊拉攏眾臣,一邊向張良問計。樊噲見了戚夫人則兇神惡煞一般吹胡子瞪眼睛,并揚言說遲早殺了老娘們兒,戚夫人被嚇得魂飛魄散,只能鉆進劉邦懷里啼哭。后來,戚夫人每次見到樊噲就像見了鬼一樣,遠遠的躲著走。
呂后為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費盡心機,如果沒有了太子,她的一生抱負也就無從實現(xiàn),通往權(quán)欲的大門也就隨之關(guān)閉。最終呂雉拼了老命,請來四個白發(fā)老頭,號稱商山四皓,四人都是隱居世外的高人,整日圍著劉邦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劉邦自知來日無多,老驥伏櫪,一聲嘆息,只能接受眼前的現(xiàn)世。劉邦并不畏懼死亡,但他放心不下戚夫人和兒子劉如意。劉邦認為,如果沒有樊噲的助紂為虐,呂后即便兇殘,但也會有所收斂。于是臨終前派陳平和周勃前去誅殺樊噲,并要求二人提頭來見。
陳平詭計多端,周勃武藝超群,二人強強聯(lián)手、萬無一失。但是現(xiàn)實問題是,劉邦死后,呂后必然掌權(quán),到時二人就成了殺害呂后妹夫的仇人,呂后絕對不會放過二人。于是二人給自己留了一條后路,抓到樊噲以后,就押往長安,一路上還故意磨蹭拖延時間。最終劉邦沒有等到樊噲的人頭,憾然離世,陳平、周勃借機向呂邀功請賞。(樊噲劇照)
有了樊噲這個堅強后盾,呂后做起事來得心應(yīng)手、隨心所欲,劉氏江山幾乎改名換姓。正是由于樊噲的支持,呂后成功登上權(quán)力之巔,并實現(xiàn)了一生的夙愿,風光無限、權(quán)傾天下。可見劉邦頗有先見之明,并不老糊涂,無奈事不隨人愿,讓樊噲躲過一劫。
公元前186年,樊噲病逝,6年后呂雉去世,漢室江山回歸劉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2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