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蒙古大軍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有人說宋朝并非像大家所普遍認為的那樣孱弱,依據(jù)是南宋能夠在蒙古大軍壓境之下從南宋端平元年(1234)一直堅持到南宋咸淳六年(1270),而同時代的其他強大帝國,在蒙古軍的兵勢之下,無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被攻占,滅亡。以此為對比,就顯現(xiàn)出南宋的軍事實力似乎還要強于同時代的其他諸國。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南宋能夠在蒙古軍的鐵蹄下堅持這么久,真的是因為其本身的軍事實力出眾,軍隊作戰(zhàn)能力強悍嗎?或許真實的原因并非如此簡單。
蒙古國內(nèi)部的混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也正是因為其自身的混亂狀況,就使得其主要精力并沒有一直放在攻打宋國上。南宋端平元年(1234)蒙宋聯(lián)軍滅亡金國,蒙古此時在任的可汗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窩闊臺。他在五年前登基,是從忽里臺被大家正式選出來的可汗,到此時為止,蒙古內(nèi)部統(tǒng)治階級之間還并沒有矛盾。
從南宋端平二年(1235)開始,混亂逐漸產(chǎn)生,這一年窩闊臺派侄子拔都西征,這也是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此次西征規(guī)模龐大,歷時總共七年,蒙古軍一路征戰(zhàn)至東歐,先后戰(zhàn)勝波蘭、匈牙利等國。本來窩闊臺應該立自己的長子貴由為王位繼承人的,但窩闊臺并不喜歡自己的這個長子,反而更喜歡自己的第三個兒子窩出,并打算立他為自己的繼承人??上ЦC出在西征中不幸戰(zhàn)死,于是窩闊臺又想立年幼的窩出長子失烈門為繼承人,但由于失烈門年紀還小,就始終沒有獲得正式的加冕。
南宋淳祐元年(1241),窩闊臺去世,皇后乃馬真為保住自己兒子貴由的皇位,以失烈門年紀尚幼為借口阻撓老相國耶律楚材等人準備讓失烈門即位的計劃。乃馬真從這之后開始專政,足足五年的時間里,乃馬真為了籠絡親王及大臣們,濫加封爵,使得朝野一片混亂。而也就在此時,仍舊在西征途中的拔都在東歐中亞建立了金帳汗國。在南宋淳祐六年(1246),貴由在忽里臺大會上被大臣們舉薦為新的大汗,早就猜到結局的拔都并沒有參加此次大會。
貴由痛恨拔都,于是出兵西征攻打拔都,但卻死在了行軍的路上。他死后朝野再度陷入混亂,親王們一個個都在爭奪大權。拔都后來在南宋淳祐十年(1250)與次年兩次舉行忽里臺大會,舉薦自己堂弟蒙哥為大汗,但都遭到了窩闊臺系的反對,不久,窩闊臺汗國獨立。總的來說,從端平元年(1234)年到蒙哥汗八年(1251)間,蒙古帝國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內(nèi)斗爭權及西征之事上,且內(nèi)部由于爭奪汗位曾爆發(fā)多次內(nèi)亂。直到南宋寶祐六年(1258),蒙哥才正式發(fā)動蒙古對宋的大規(guī)模戰(zhàn)役。蒙軍來勢洶洶,南宋此時本已經(jīng)岌岌可危,可是蒙哥卻突然暴斃,于是蒙軍內(nèi)部又開始了一次奪權爭位,便暫停了攻宋之事。
時間來到南宋咸淳三年(1267),這一年忽必烈已經(jīng)自立為汗整整七年,并且花了大量時間來平息國內(nèi)的內(nèi)亂,休養(yǎng)生息整頓朝政。于是在做好完全的準備之后,忽必烈正式攻宋,襄樊之地為主要的進攻對象。十二年后,南宋的最后一支軍隊在崖山與蒙古軍進行海戰(zhàn),戰(zhàn)敗,南宋徹底滅亡。
所以南宋在與蒙古軍的正式交戰(zhàn)中,雖然也曾抵抗住了一段時間,但并沒有大家認為的數(shù)十年之久。蒙古因為自身權力爭奪的混亂與西征之事的耽誤,就一直沒有將南下滅宋作為主要的作戰(zhàn)方向。而且宋朝在當時也屬于非常發(fā)達的國家,要完全吞下這個龐然大物也需要長時間的比較全面的準備才行。
軍事實力的強弱是相對的,強弱是需要一個比較對象的,南宋的軍事實力相對較弱,但絕對的實力并不能算弱。金國在滅遼之后南下,在短時間內(nèi)攻克東京汴梁,靖康之恥發(fā)生,北宋滅亡,南宋建立。
那么南宋的軍事實力到底如何呢?南宋的戰(zhàn)爭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南宋的前期,南宋初立,當時的金國意圖借此滅亡掉南宋,搜山檢海,但當時的南宋在依靠岳飛、韓世忠、吳玠等將領與當時傳說中滿萬不可敵的金國狠狠的打了一系列的戰(zhàn)役,戰(zhàn)役的最終結果就是金國的攻勢受到遏制,南宋在面對金國的時候,不是沒有還手之力。并沒有想象中的這么弱。
當南宋與金國形成對峙之后,金國曾經(jīng)數(shù)次針對南宋出兵,而南宋也曾經(jīng)北伐,這這個相持過程中,總體來說保持了軍事的均勢,南宋雖然吃了一些小虧,但并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南宋的軍事實力與金國大致相差不多。
到了南宋末期,南宋的對手就變成了當時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當時的蒙古的強大,整個世界都是無敵的,滅亡的國家無法統(tǒng)計,少有國家能擋住蒙古鐵騎一擊的,大多數(shù)國家僅僅幾個月就被蒙古滅亡。
而南宋在針對蒙古的時候,雙方的戰(zhàn)爭相持了幾十年,南宋在強大的蒙古鐵騎面前也不是毫無反抗之力,在釣魚城下,蒙古的大汗蒙哥殞命于此,這一戰(zhàn)不但改變了蒙古與南宋的局勢,甚至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歷史。
所以在整體上來說,南宋雖然在對外的時候,沒有占據(jù)太大的優(yōu)勢,基本都是被壓制,但其防守能力也卻是不弱,只是其面對的都是當時世界上可以算是最強的對手,南宋的軍事實力要是放在整個世界上來說,憑借能和蒙古對峙幾十年的餓實力,排進當時的世界前三絕對沒有問題。但蒙古確實太強,這個也是沒有辦法了。
但如果和歷史上吊打周邊的漢唐相比,南宋相對確實較弱的,所以是強是弱,就要看你和誰進行對比了。
成吉思汗手下的蒙古騎兵,用了50多年的時間,打遍歐亞大陸,擴展了三千多平方公里的疆土。這是世界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征伐,令人難以置信。蒙古騎兵怎么會這么強大呢?
蒙古騎兵并不是以人數(shù)取勝的。然而每次作戰(zhàn)總能以少勝多。打波斯的時候,軍隊人數(shù)不超過24萬人。征戰(zhàn)俄羅斯,東歐,中歐地區(qū),甚至沒有超過15萬。蒙古騎兵,意思就是士兵都是騎馬來進行作戰(zhàn)。
戰(zhàn)馬是蒙古軍隊取勝的秘密武器。戰(zhàn)士所用的蒙古馬,這個品種的馬矮小,但是很壯,耐力強,零下40度的嚴寒下也依然能夠活動自如,奔赴戰(zhàn)場。而且每個騎兵配備了四五匹戰(zhàn)馬,這樣不至于因為戰(zhàn)馬的原因延誤戰(zhàn)機。
蒙古騎兵的軍隊組織不復雜,但是聽從指揮,嚴格訓練,戰(zhàn)術靈活。他們各個都是精兵中的精兵。能夠邊打仗邊行軍。蒙古騎兵會攜帶各種不同的武器,遠近距離殺敵都不在話下。讓敵軍通常防不勝防。而且他們的情報系統(tǒng)也非常完備,簡直如虎添翼。
所以蒙古騎兵能夠橫掃歐亞,靠的是方方面面的精密的配合與完備。利用不算多的兵力能夠創(chuàng)造出那個時代最強大的戰(zhàn)果。真的是很強大。正是有了這樣一支強大的存在,加上成吉思汗的非凡才能,才建立了宏偉的帝國,蒙古。
蒙古騎兵的的橫空出世,橫掃了歐亞大陸,以至于今天,歐洲人提起曾經(jīng)的遭遇時,仍然后怕。
首先,成吉思汗就是一-個遠見卓識的帝王,他的能力和眼界遠超于冒頓澶石槐等游牧前輩,可以說是歷史第一的草原英豪。他不僅僅善于指揮打仗,而且還善于制定戰(zhàn)略,長于用人和發(fā)現(xiàn)人才,可謂是蒙古人征服世界的總規(guī)劃師。
其次,成吉思汗的將領、大臣很厲害,其中翹楚就有蒙古四杰(博爾忽、木華黎、博爾術和赤老溫)、蒙古四獒?(速不臺、者勒蔑、哲別、忽必來),他們都是攻城拔寨的能手。這八人中,又尤以木華黎和速不臺最為強悍。
而且成吉思汗子孫眾多,到了成吉思汗的孫子輩,他們還以拔都為首,組織了著名的“長子西征”,征服了歐洲大片土地。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的幾個兒子,忽必烈、蒙哥、阿里不哥以及旭烈兀,都是戰(zhàn)功卓著之人。旭烈兀是伊爾汗國的建立者,蒙哥是蒙古的大汗,而忽必烈更是打敗了阿里不哥,建立了較為中國化的元朝。對于成吉思汗的子孫,后來的征服者帖木兒感到十分羨慕,因為他就沒有像成吉思汗那樣子孫的幫助。果然,在帖木兒死后,他所建立的大帝國分崩離析。
最后,成吉思汗還善于吸納各國的人才,畏兀兒、契丹、中國的人才他都用,比如郭寶玉、耶律楚材等等。這些人有些是能征慣戰(zhàn)的名將,有些是善于經(jīng)營治理的人才。
這些條件才是的蒙古大軍才如此厲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3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