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劉備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guān)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劉邦建立漢朝之后,一方面時保留了在楚漢之爭時期就已經(jīng)倒向自己這邊的異姓王侯,同時也大肆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為王侯。那時候封王不僅有封地,而且是正兒八經(jīng)的國中之國,王侯們可以在自己的封國內(nèi)任命官吏、鑄幣等等,完全就是割據(jù)一方的土皇帝。
到七國之亂后,漢朝開始對同姓王侯加強管理,尤其是在漢武帝時期,通過推恩令,每一個王侯的封地都要再分封給自己的兒子們,這樣就削弱了宗室王侯。
這導(dǎo)致的另外一個結(jié)果就是,這些劉氏子孫在自己的封地上養(yǎng)尊處優(yōu),無事可干,就生孩子,比如劉備的祖宗中山靖王劉勝,就生了一百二十多個兒子。因此,皇室子孫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而其中一些小門小戶的皇室子孫也逐漸淪落到了和平民百姓一樣的地位,就比如劉秀在起兵之前在販賣糧食,劉備起家之前在織席販履。
不過,總體來說,西漢的歷代皇帝中,子孫擴散枝葉比較多的,實際上也就是漢景帝。漢高祖八個兒子,呂后搞死三個;漢惠帝的兒子被大臣們咔嚓了;漢文帝雖然有八個兒子,但是到他登基為帝的時候,只剩下了四個;漢景帝有十四個兒子;漢武帝有六個兒子,但到他駕崩時只剩下三個;漢昭帝無子;漢宣帝有五個兒子;漢元帝只有三個兒子;漢成帝無子;漢平帝無子,而且他死的時候,漢元帝的子孫全都絕了。
可以看到,西漢皇帝,就漢景帝兒子最多,而且他的兒子劉勝更是生育界的戰(zhàn)斗機,在他們這一脈的努力下,在漢末劉備出道的時候,劉邦子孫已經(jīng)有很多,數(shù)以萬計。
所以你在漢朝說,自己是劉邦之后,這和今天我們動輒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一樣,沒有什么意義,說不定會被人回一句我也是。要有意義,而且要能讓人信服,就必須說清楚自己的支屬、脈絡(luò),而且要有據(jù)可查。
比如劉備自稱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人,為什么不直接說自己是中山王的后代?因為漢朝分封過的中山王很多,總共有十個人,劉勝只是其中之一,所以要對別人說清楚自己的出身來歷,就必須說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人。
此外,從禮法制度上說,雖然劉邦是劉備的祖宗,但是他們作為皇室的小宗,只能祭祀自己這個分支第一個受封的人,以這個人為祖宗,而不能以皇帝為祖宗,否則就是僭越了。因為皇帝的正統(tǒng)只有一個,也就是后來的皇帝,沒有當上皇帝,就不能以皇帝為祖宗,而只能以自己始封的祖宗為祖宗。
比如劉秀在當皇帝之前,也只能以長沙定王劉發(fā)為祖宗,而不能直接以劉邦為祖宗。同樣的,劉備在正式當皇帝之前,只能以中山靖王劉勝為祖宗,而不能以漢高祖劉邦為祖宗。只有當漢獻帝退位之后,劉備正式稱帝,以漢朝正統(tǒng)自居了,這時候他才能祭祀漢高祖,以漢高祖為自己的祖宗。
因為劉備需要證明自己是皇室宗親,劉勝一生有100多個兒子,至于劉備是否劉勝親生難以查證。證明了自己是皇室宗親后,漢朝的皇帝就對劉備非常信任了,更是封他皇叔的稱號,《三國演義》中曾經(jīng)提到劉備擁有最響亮的“大義名分”——漢室皇族的血統(tǒng)、漢獻帝的皇叔、其事業(yè)是振興漢室雄風的義舉,而他更是擁有臥龍與鳳雛。
博取皇帝信任后伺機奪得皇位一統(tǒng)天下。劉備為了奪取漢獻帝的信任,最好的辦法就是證明自己是漢朝的皇室宗親,最好的方法就是說自己是劉勝的后代,因為靖王劉勝一生中有100多個孩子,劉備是否親生的根本難以查證。并且劉備稱自己是靖王劉勝的后代不僅僅證明了自己是漢朝的皇室宗親,更能證明自己是甘心于只做大臣的宗親。這對于博取漢獻帝的信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劉備不僅奪得了漢獻帝的信任,并且漢獻帝對他非常的好,還封給他皇叔的封號。
不說自己是劉邦的后代,以防當朝皇帝對自己心有芥蒂。劉邦曾經(jīng)做過皇帝,如果劉備說自己是劉邦的后代的話,現(xiàn)在的皇帝當然不能忍受曾經(jīng)皇帝的后代來為自己做大臣。這樣一來,劉備不僅沒有機會細細思量今后的做法,反而連活下去的機會都沒有了,一定會被當朝皇帝以亂黨的罪名發(fā)落。
劉備接近漢獻帝本就是為了自己的野心,而他說自己是靖王的后代,并不肯承認自己是劉邦的后代,也是為了完成他的野心。
劉備所在的時期是東漢末年,劉邦是西漢的開國帝王,嚴格上說劉備是劉邦的子孫,但是肯定不是嫡子孫,所以既然要給自己謀個正統(tǒng)身份,不如說是漢景帝之子劉勝的后代會比較好一些。
劉邦是西漢的開國帝王,這漢朝所有的皇室都是他的子孫后代,不過劉邦去世,他的嫡子劉盈繼位之后,大漢的朝堂是被呂后把持著,最后呂氏統(tǒng)治被推翻,漢文帝才登上帝位,漢文帝的出身就不是正統(tǒng),后來漢景帝繼位后才是以漢文帝嫡子的身份繼位的,所以要說正統(tǒng)身份,漢景帝的子嗣最為正統(tǒng),就好比劉秀當初建立東漢的時候,也是說自己是長沙王劉發(fā)的子嗣一樣,這劉發(fā)也是漢景帝之子,所以在東漢末年那個時候,要論漢室宗親正統(tǒng)身份還真就只能從漢景帝子嗣中挑選。
雖然靖王劉勝不是一個有作為的先祖,但是劉勝貴在是漢景帝的子嗣,所以他后裔的身份要比其他劉氏宗親要正統(tǒng)的多,當然當時也漢景帝也不止一個子嗣,其他漢景帝的皇子后裔可能身份要比靖王劉勝的子嗣后裔要正統(tǒng)的多,但是東漢時期注重禮孝,這劉備的確是在劉勝的家譜中可查的子嗣,所以當時與其冒認其他人為先祖,不如就說是劉勝的后裔,還能得到孝廉的美稱。
所以劉備見人就說自己是靖王劉勝的后代,一是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正統(tǒng),二也是在說自己是個孝廉之人,如果提了劉邦,自己正統(tǒng)的身份就要大打折扣了。
引言三國時期,群雄割據(jù),逐鹿中原。雖說諸軍最終目的雖然都是成為天下霸主,但在明面上大家都不傻,都會拿個幌子稍微遮掩一下自己的野心。須知,《禮記·檀弓下》中有言:“師必有名?!彼砸粫r間,有人匡扶漢室,有人剿殺逆賊,還有人是四世三公。打出這些名號,一則是為了師出有名,二則是為了招攬人才。
在這諸多勢力中,劉備的本錢可能是最低的,他自幼家境貧寒,在少年時期還曾與母親編織草席草鞋販賣。不過劉備雖然沒什么錢,卻有著一個金光閃閃的招牌——他自稱“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是前朝皇室宗親。
▲劉備劇照
01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九個兒子。在三國時期,人人都很重視門第出身,如果給自己加上一個高貴血統(tǒng),便更容易招攬人心。如果是一個真正的寒門子弟,倘若要當皇帝只能靠民間起義,而劉備與之相反,他自稱漢室后裔,是靠鎮(zhèn)壓起義“出道”的。
那么,為何說劉備是劉勝的后人就成了“前朝皇室宗親”呢?劉備生活在東漢末年,而東漢的開創(chuàng)者是光武帝劉秀,劉秀是漢景帝第六子長沙定王劉發(fā)的直系后裔。這么算下來,劉備與東漢皇室基本上就沒有關(guān)系,他自稱是劉勝的后人,的確只能算個“前朝皇室宗親”。
▲中山靖王劉勝畫像
02有人曾經(jīng)提出一個疑問,劉邦既然要師出有名,他為何不干脆說自己是劉邦的后人呢?因為劉勝就是劉邦的后人。如果劉備打出劉邦的旗號,可說是天下人盡皆知,活動起來不是更為方便嗎?
專家表示,認祖也是門學(xué)問。劉備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不便考據(jù)出身。根據(jù)《漢書》記載,劉勝有120多個兒子,從劉勝生活的年代到劉備生活的年代已經(jīng)過去了兩三百年,所以如果說是劉勝的后代,實在很難判斷真假。這肯定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劉備不能打劉邦的旗號,連中山王劉勝父親漢景帝劉啟的旗號,他也不能碰,碰了會出大問題。
▲劉邦劇照
因為這不符合當時的宗法制度,漢景帝劉啟的嫡子是漢武帝劉徹,劉勝雖然也是他的親生兒子,但只是庶子。劉勝作為庶子的身份,都不能直接祭祀漢高祖劉邦。而劉勝的眾多后裔,屬于別子之后。按照當時的宗法制度來追溯始祖,就只能到中山靖王劉勝這一代,不能再往上了。
03這種宗法制度非常嚴格,不要說劉備,就連東漢的創(chuàng)立者光武帝劉秀也不能隨便認祖宗,在他沒有正式登基稱帝之前,劉秀也只能把長沙定王劉發(fā)為認為祖宗。直到他正式稱帝之后,因為繼承了大統(tǒng)才能在宗廟中祭祀漢高祖劉邦。
▲漢光武帝劉秀劇照
所以劉備是不可能也不敢自稱是劉邦的后人,他就只能稱自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人。而且在當時就算沒有這種宗法制度來約束,劉備也不敢自稱是劉邦的后人。劉邦是開國皇帝,劉備如果明晃晃地打著劉邦的旗號,其用心自然會被拿來大做文章。而當時東漢王朝還有皇帝,連曹操也不敢自己稱帝,如果劉備這樣做,可能在剛剛打出旗號的時候就被碾成渣了,歷史上也就沒什么蜀漢了。
劉備自稱皇室宗親,無非是想要名正言順地打出“匡扶漢室”的旗號,所以中山靖王劉勝不管從哪里來看都非常合適。當然也有很多人提出過另外一個疑問,劉備真的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嗎?劉勝有120多個兒子,其中有20多個被封侯,其宗族人口規(guī)??上攵?,許多沒落旁支幾乎與平民無異,如果想要得到這個問題的準確答案,那么除了以現(xiàn)代手段驗DNA,可能沒有別的辦法了。裴松之在給《三國志》做注時也說道:“先主雖云出自孝景,而世數(shù)悠遠……不知以何帝為元祖以立宗廟”。意思就是說,劉備稱帝時,自己也不知道應(yīng)該把哪位帝王當作始祖放入宗廟。
▲劉備稱帝劇照
結(jié)語所以劉備是否冒充皇室宗親,這件事幾乎也無法求證。但是,西漢與東漢其實是兩個獨立王朝,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是拿著西漢的皇族身份來當東漢的皇叔,其實十分勉強。但是一般小說的主角多少都是有些光環(huán)的,《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很明顯的“尊劉抑曹”的思想,所以在書中,劉備的皇叔身份幾乎無人質(zhì)疑。
這個我個人理解,與推恩令有莫大關(guān)聯(lián),劉勝是劉邦的后代,但劉勝是王爵,劉備在3國中有交代,到劉備的時候已經(jīng)很破落了(為維持生計他還編過草鞋),劉備家破落具體原因我沒有調(diào)查過,不過與推恩令有很大關(guān)系(與劉勝本人也有關(guān)系),推恩令的目的就是為了消弱王爵,不讓那些王爵影響王室的直系血脈(說白了就是防止王爵篡位,王爵一般排下來是有繼承權(quán)的,不過排的是十萬八千里的,直系王室不死光是輪不上他們的)。劉備這么說應(yīng)該只是表明自己是王爵的后裔打出一個身份(表明自己有比較高的身份),但不說是劉邦的后代大概不讓人覺得他有做皇帝想法(說劉邦后代很容易引起誤解)! 還有一個是劉勝被喻為"漢之英籓"(名聲好),年代上靠近一些,又有點名氣,劉邦真的是差太遠了,而且劉邦的為人很有問題,對他一心想要樹立的寬厚仁慈的形象不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3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