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漢光武帝劉秀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了詳細(xì)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漢光武帝劉秀被今人戲稱為“位面之子”,原因就在于其崛起過程中出現(xiàn)種種匪夷所思的現(xiàn)象,尤其是在具有決定性的昆陽之戰(zhàn)中,什么隕石大霧全都來,而且只針對敵方。劉秀如有神助,仿佛是集合了這個位面所有的氣運,故稱位面之子。
當(dāng)然這是戲稱,劉秀光復(fù)漢室的過程中也經(jīng)歷過不少艱辛的,在河北差點被王朗派人抓了,一旦落入敵手,結(jié)果自然不言而喻。
劉秀也是歷代皇帝中對功臣最好的一個,他建立東漢并一統(tǒng)天下后,并沒有隨便找個由頭就把功臣咔擦了,君臣之間和和氣氣的,還能在一起喝酒談心,討論一下大家沒有造反能干什么,如此皇帝,也是千古唯一。
劉秀對功臣不錯,但對于自己的親戚們就很嚴(yán)厲了,這也難怪,畢竟西漢就亡于外戚,劉秀自然要防著點,不僅是他,他的兒子漢明帝對外戚管控也極嚴(yán),外戚犯事,不僅沒特權(quán),反而可能享受到更高級的刑罰。
兩代皇帝的嚴(yán)管,導(dǎo)致劉秀女婿們的“重大損失”,古代講究親上加親,皇帝的女兒,不少都嫁給了皇后或者太后的娘家人,在嚴(yán)限外戚的大形勢下,這些公主的丈夫下場往往都不好,以劉秀為例,他有五個女兒,五位女婿卻有四位獲罪咔嚓,只有一位善終。
下面請劉秀的五位女婿隆重登場。
1、大女婿梁松:作死。
梁松的妻子是劉秀的長女劉義王,被封為舞陽長公主。
梁松能夠成為皇帝的女婿,跟他自己沒什么關(guān)系,跟他老爹有關(guān)系。梁松之父為人剛毅,喜好法律,能力很強,在河西的威望很高。
新莽末年,天下大亂,河西各郡守起兵保境,以求戰(zhàn)亂不會波及河西。起事總要有個老大吧,大家論資排輩,都推梁統(tǒng)為帥,但梁統(tǒng)不想當(dāng)老大,推了半天,最后將竇融推為河西大將軍,梁統(tǒng)就任武威太守。
梁統(tǒng)后來隨竇融一起歸順劉秀,成為東漢官員,在任上經(jīng)常提出建設(shè)性意見,也多被劉秀采納,最后定封陵鄉(xiāng)侯。
梁統(tǒng)死后,長子梁松繼承爵位,不過他并沒有梁統(tǒng)的能力,就連人品也差得遠(yuǎn)??闪航y(tǒng)名聲在外,劉秀也沒進行實地考察,就把女兒嫁給了梁松,而且劉秀在世的時候,非常寵信梁松,還聽信他的一面之詞,冤枉了馬援。
馬援是個名人了,在征討途中染病身亡,實現(xiàn)了自己馬革裹尸還的壯志,不過令人寒心的是,因為梁松的誣陷,馬援不僅沒能獲得朝廷的褒獎和撫恤,還被盛怒之下的劉秀收回了新息侯印綬。
梁松跟馬援結(jié)怨,原因其實不是什么大事,馬援曾寫信警告行為出格的侄子們:少跟那些亂七八糟的人往來,還舉了幾個例子,梁松這位紈绔子弟赫然在列。后來這封信被別有用心之人捅到劉秀那里,劉秀對梁松嚴(yán)加責(zé)備,梁松叩頭叩到流血才得以免罪,兩人的梁子就此結(jié)下。
梁松這一誣陷,整出一番蝴蝶效應(yīng),他最終玩完,跟此事也有不小的關(guān)系。
馬援去世后,馬家迅速敗落,馬援的女兒跟馬氏跟竇氏的婚約因竇家人的落井下石而解除,表面看起來馬家是雪上加霜,但卻開啟了另一扇門。馬氏后來入東宮,并獲得太子劉莊的喜愛,劉莊即位后,馬氏先為貴人,后為皇后,母儀天下。
對于誣陷父親的梁松,馬皇后會心懷憐憫嗎?
而梁松又不是什么清正廉潔的好官,三下五除二就被漢明帝擼了烏紗帽,這家伙是囂張慣了,因為丟官心生不滿,竟然還敢誹謗皇帝,直接被漢明帝處死,這中間,估計也有討皇后歡心的意思。
2、二女婿竇固,善終。
竇固的妻子是劉秀的第二女涅陽公主劉中禮。
竇固跟梁松一樣,是河西集團的第二代,竇融是他的伯父。因為竇融早早歸附劉秀,所以劉秀將竇融的兄弟都封了侯,竇固的父親竇友獲封顯親侯。
竇固的早年經(jīng)歷跟梁松很類似,因父蔭而娶了公主,同時年輕人,行為多有不檢點,竇固同樣成為馬援那封信中的反面例子,處理結(jié)果跟梁松一樣。但之后,兩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梁松還是紈绔子弟,最終泯然眾人,竇固卻成長為征戰(zhàn)四方的名將,在東漢歷史上也排得上號。
竇友去世后,竇固世襲顯親侯爵位,出任中郎將,曾與馬武率軍大破燒當(dāng)羌,但竇固的堂兄竇穆膽大妄為,假傳太后旨意,事后被捕,竇固受到牽連,被禁錮長達十年。
永平十六年(73年),竇固復(fù)出,被漢明帝任命為漢軍主帥,與耿秉等人分四路遠(yuǎn)征北匈奴,在天山大破呼衍王,并進兵西域,使得西域諸國重新歸附,班超此時是竇固的部將。
漢明帝也沒有殺功臣的習(xí)慣,以竇固的功勞,為人又謙遜簡約,沒犯什么大事,善終也在預(yù)料之中。
3、三女婿韓光,找死。
韓光的妻子是劉秀的第三女館陶公主劉紅福。
韓光的出身沒有什么記載,不過應(yīng)該不低,不然也不會在那個重視門第的時代抱得公主歸。但史書關(guān)于韓光本人及其親屬的記載極少,可見其成就并不高。
《后漢書》對韓光只有一行字記載,還是附在館陶公主后面的,如果他不是駙馬,估計最多也就能留下個名字,這個能夠讓他留名的事件就是他的死因。
永平年間,淮陽王劉延謀反案發(fā),漢明帝下令徹查,一下子就把參與其中的韓光揪了出來。漢明帝對兄弟很夠意思,只是貶為侯爵,嚴(yán)密監(jiān)視而已,至于姐夫韓光,漢明帝卻是毫不留情,直接誅殺。
不過說起來,韓光參與謀反,也是自己找死。
4、四女婿郭璜:必死。
郭璜的妻子是劉秀的第四女淯陽公主劉禮劉。
劉禮劉名字奇怪了點,但身份卻是實打?qū)嵉?,她是陰麗華的女兒,也就是漢明帝同父同母的親姐妹。而郭璜,是劉秀第一位皇后郭圣通的侄子,從名義上來說,劉禮劉和郭璜也可以算是表兄妹。
郭璜在漢光武帝、漢明帝和漢章帝三朝都沒什么事跡,不過他的特點就是能活,壽命長,但太能活也不一定是好事,他要是早幾年去世,說不定可以逃脫必死的命運。
郭璜的必死結(jié)局來源于他的親家竇憲,郭璜的兒子郭舉是竇憲的女婿,兩家關(guān)系很近。竇憲勢大時,郭璜和郭舉都是竇憲的爪牙親信,沒少給竇憲辦事。
所謂怕什么來什么,劉秀和漢明帝對外戚千防萬防,結(jié)果從第四位皇帝漢和帝開始,東漢的外戚勢力就抬頭了。
由于漢章帝英年早逝,
十歲就即位,這個年紀(jì)的人自然無法處理政事所以由竇太后垂簾聽政,竇氏也就成了東漢歷史上第一個掌權(quán)的外戚家族。
竇憲正是竇太后的哥哥,他也因此成為東漢第一位權(quán)勢極大的外戚權(quán)臣,竇憲為人肆意妄為,雖然立有不少戰(zhàn)功,但在日漸長大的漢和帝眼中,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竇氏搶了原本屬于他的權(quán)力。
東漢中后期的一大政治特點就是外戚和宦官輪流掌權(quán)。漢和帝永元四年(92年),漢和帝在宦官鄭眾等人的幫助下,發(fā)動政變,奪回大權(quán)。
在事后清算中,竇氏外戚及其親信被一掃而空,郭璜、郭舉父子作為竇憲的親信,也都難逃一死。史書沒有記載劉禮劉的卒年,不過從情況來看,她應(yīng)該早就去世了。
5、五女婿陰豐:死于婚姻失敗。
陰豐的妻子是劉秀的第五女酈邑公主劉綬,他本身更是陰麗華幼弟陰就的兒子,和劉綬也是一對表兄妹。
不過這對表兄妹夫妻明顯性格不合 ,兩人性格都很強勢,史書記載:"公主驕妒,豐亦狷急。"劉綬醋勁十足,不準(zhǔn)陰豐出去鬼混,陰豐卻是紈绔子弟,為人好色,并且性情急躁,跟劉綬經(jīng)常吵架。
漢明帝永平二年(59年)的一天,陰豐和劉綬又發(fā)生了內(nèi)戰(zhàn)。一通大吵大鬧之后,暴躁不已的陰豐順手抄起刀子,一家伙就捅在了劉綬的身上,正中要害。
等到陰豐明白自己干了什么事以后,已是回天無術(shù),劉綬已經(jīng)命喪黃泉。
這事自然很快擺在漢明帝的御桌上,尋常人家鬧出人命都是重罪,更何況死者是皇帝的親妹妹,即便母親陰麗華還在世,漢明帝也沒什么廢話,毫不留情地下達命令,將陰豐處斬。
陰豐的父親陰教子無方,要負(fù)連帶責(zé)任,鑒于是太后的親弟弟,留個全尸,在家自盡。
劉秀的五個女婿有四個不得善終,其中三個竇死于漢明帝時代,這不是沒有原因的,漢明帝對親戚的管制是整個東漢最為嚴(yán)厲的,連舅舅都?xì)ⅰj庁S還可以說是罪有應(yīng)得,但梁松和韓光,就跟漢明帝的嚴(yán)厲分不開關(guān)系了。
至于郭璜,加入到最高層權(quán)力斗爭,靠山倒塌后被處死再正常不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3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