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編來盤點中國歷史上那些被餓死的帝王們!
夏桀,姒姓,夏后氏,名癸,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桀文武雙全,但荒淫無度,暴虐無道。他“筑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于后宮,日夜與妺喜及宮女們飲酒作樂。商湯在名相伊尹謀劃下,起兵伐桀,先攻滅桀的黨羽豕韋、顧國,擊敗昆吾國,然后直逼夏朝重鎮(zhèn)鳴條(今河南封丘東,一說山西運城西)。履癸自都城斟鄩(今河南洛陽市)逃亡中,被湯追上俘獲,放逐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歷經(jīng)近500年夏朝覆亡。后來,履癸餓死于南巢。商湯把他謚號桀。
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齊國第十五位國君。齊桓公在位期間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并受到周天子賞賜,齊國也成為當時天下的強國。但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他重用太監(jiān)易牙、廚子豎刁、貴族衛(wèi)開方等小人。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重,豎刁和易牙作亂,他們把齊桓公關(guān)在寢宮,禁止任何人出入。一代霸主,就這樣被一個太監(jiān)和一個廚子餓死在病榻上。一直到67天之后,尸體所生的蛆蟲爬出圍墻,齊桓公的尸體才被安葬。
趙武靈王趙雍,趙肅侯之子,戰(zhàn)國中后期趙國君主,公元前326年-前299年在位。趙武靈王即位之時,趙國軍事力量大不如前,不時受中原大國欺侮,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不時騷擾。不久后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軍事裝備和作戰(zhàn)方法,趙國因而得以強盛。他率軍北擊匈奴,建立云中、九原兩郡,吞并中山國。趙武靈王晚年昏聵,傳位于次子趙何,自稱“主父”,因此引發(fā)了長子趙章為爭奪王位而發(fā)生的沙丘宮變(趙章兵敗后在沙丘宮中被殺死),公子成以主父窩藏反賊的罪名圍困沙丘宮達三月之久,并斷絕宮里的糧食和飲水的供應(yīng),三個月后趙武靈王趙雍被活活餓死。
齊王建,亦稱齊廢王、齊共王,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最后一位國君,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1年在位。齊王建在位期間,齊國因得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由于秦國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籠絡(luò)齊國,齊國才得以安享太平。公元前221年,秦國進攻齊國,齊王建聽從國相后勝的建議,投降秦國,齊國滅亡。秦王政將齊王建安置在共地,居處在荒僻的松樹、柏樹之間,不給他供給食物,齊王建最終活活餓死。
梁武帝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北朝時期梁朝政權(quán)的建立者。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頗有政績,他吸取了齊滅亡的教訓(xùn),自己很勤于政務(wù)。但蕭衍猜疑心重,忌憚開國元勛。并篤信佛教,曾數(shù)次舍身出家,群臣為了贖回皇帝,只得用巨額金錢布施寺院,所費以億計。蕭衍晚年沒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現(xiàn)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引發(fā)“侯景之亂”,侯景攻入都城,并圍困蕭衍居住的臺城,太清三年(549年)五月,蕭衍餓死于臺城皇宮凈居殿,享年八十六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4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