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睚R桓公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我餓!”
想必這兩個字一代霸主齊桓公最后的遺言,任誰也不會想到,一個曾經叱咤風云的人物,最終竟落得個慘死下場,蛆蟲遍及全身也無人為其收尸,怎一個慘字了得!
齊桓公,姜姓,呂氏,名小白(為什么一提到小白,我就會想到小新?),公元前686年,小白與公子糾爭奪君主之位終取得勝利,自此做了齊國國君,稱“桓公”。
在優(yōu)秀員工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勵精圖治四十載,使齊國一躍成為春秋時期最富有的上市公司。
在外交方面,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一手好牌,藉以籠絡團結中原各諸侯,并受到中原諸侯們的擁戴和信賴。
縱觀齊桓公大半生,真可謂文治武功盛極一時,要不然也不能把齊國打造成最具實力的第一盟主國。
照理說這樣的人,應該落個好下場,起碼可以風光大葬。那料想死的還不如個草民有尊嚴,下場竟是活活餓死。不但如此,還讓蛆蟲把他吃了。
公元前645年,優(yōu)秀老員工管仲已經病得起不來炕,齊桓公拖著老邁不堪的身子去探望這位臣子兼舊友。
管仲在上氣不接下氣,眼看就要斷氣之前,對齊桓公說了一番肺腑良言,他奉勸齊桓公遠離易牙、豎刁、開方三人。告誡桓公這三個人是小人,不能委以重任,不能過于信任。
不曾想他這番話讓齊桓公很不愛聽,這三個都是他的寵臣,自己與他三個就好似小新與風間、正男和阿呆的關系。
因此他不服氣地回敬道:“易牙將親生子烹了給寡人做食物,表明他愛寡人勝過愛他兒子,為何不能信任?”
管仲道:“人世間最大的親情莫如愛子,他對親生子都不珍惜,怎會珍惜國君你呢?”
齊桓公對這番話不屑一顧,他給出的理由是易牙不愛兒子,但一定不會不愛自己,自己比他兒子還兒子。
接著他又反駁道:“豎刁割自己的肉給寡人吃,證明他愛寡人勝于愛自己,為何不能信任。”
管仲說:“此人連受之于父母的皮肉都不愛惜,怎會愛國君你呢?”
齊桓公仍覺得管仲這番話不妥,豎刁不愛自己的父母,不等于不愛自己,自己比他爹還爹。
要說齊桓公這輩子也夠本了,吃了兩次人肉,不知道這老家伙是不是吃上癮了,還是吃糊涂了,根本聽不進好良言。
他又反駁道:“開方本是衛(wèi)國公子,他為了寡人連太子位都不要了,他父母死了他都不回去奔喪,這不正說明他愛寡人勝過他的父母,為何不能信任?”
管仲說:“人世間最親近的人莫過于父母,他父母死了他都不回去奔喪,這樣對待父母的人,怎么會愛國君你呢?”
齊桓公此時已經壓制不住自己的怒火了,他憤憤起身離去,他不允許管仲污蔑他的三個小伙伴,自己與他們斷背山式的君臣之愛是不允許任何人詆毀的。
他走后,管仲帶著無限哀怨和無奈閉上了眼睛,在公元前他的人生從此Game over。
有道是好良言難勸該死鬼,管仲臨時前的“詛咒”很快在公元前643年應驗了。那一年,齊桓公病倒了,他躺在榻上起不來,三小人的機會來了。
易牙、豎刁以他的名義發(fā)出告示,禁止任何人入宮,并堵住齊宮大門,在大門外壘砌一道高墻,誰敢進來誰就死。
可憐的小白躺在榻上痛苦地哀嚎,身邊連一個侍人都沒有,想喝口水都辦不到。衛(wèi)公子開方帶著上千戶齊國居民去了衛(wèi)國,朝廷變成了易牙、豎刁的天下,他們根本記不起還有個待死的老人叫齊桓公。
而齊桓公的五個兒子此時對于以往嚴苛且威嚴不可侵犯的父親不聞不問,而是為了爭奪權位相互攻殺。
結果,齊桓公的尸體在壽宮整整擱置了67天,尸體生滿蛆蟲也無人收葬??蓢@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田地,真是可悲至極啊。若他到了陰曹見了管仲會不會對自己的固執(zhí)而感到慚愧呢?
齊桓公晚年的悲劇如長鳴之警鐘,時刻提醒世人要聽人良言相勸,注意身邊的小人,不要認為別人對你好,你就感動得一塌糊涂,給你雞湯喝,說不定里面有毒。而應用常情、常理去推理,才可下定論,不讓小人趁虛而入!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5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