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石亨,陜西渭南人,長相奇異,四方臉面,身軀高大,胡須及膝,善騎馬射箭,尤其擅用大刀,早年繼承其父官職,任寬河衛(wèi)指揮僉事。在紅城、延安、金山等地,多次擊敗瓦刺軍,頗有戰(zhàn)功,以功先后升遷都指揮使、都督僉事。當時,智勇雙全的邊關(guān)守將除楊洪外,就數(shù)石亨。他雖為偏將,朝廷視其為大帥。土木之變后,石亨經(jīng)尚書于謙推薦,掌管五軍大營,晉升為右都督。不久,封為武清伯。在北京城外擊敗也先的蒙古大軍。因軍功而封侯,佩鎮(zhèn)朔大將軍印,朝廷賜他世襲誥券,加封太子太師。于謙建立團營時,命石亨任提督,充總兵。盡管有如此高官顯爵,但石亨并不滿足,他想要更進一步,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鈺病重之際,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擁英宗朱祁鎮(zhèn)復位,以擁戴大功封其為忠國公,特加恩寵,言無不從。
從此以后,石亨權(quán)欲膨脹,他的兄弟、子侄冒功進官者50余人,其部下親戚、朋友等攀親騙官者多達4000余人,京師大臣,常被他借故逐出朝廷。他還收受賄賂,驕橫跋扈,還大興冤獄,挾私憤殺死朝中官員,將朝廷文職巡撫全部撤換成武將充任。他將一切大權(quán)獨攬,為所欲為地干預朝政。還每日進見皇帝,即使不召見,也借故入宮,所言之事、稍有不從,便驟然變色,朝廷內(nèi)外將帥半數(shù)是石家的門下,京城的人莫不側(cè)目相視。忍無可忍的英宗決定除掉這個心頭之患。天順三年(1459年)秋,石亨受其侄子謀反和凌辱親王罪株連,停止上朝參見,削官為民,并究治石亨朋黨,皆悉數(shù)罷黜。次年,錦衣衛(wèi)指揮使逯杲上奏石亨心懷叵測,意圖謀反,朱祁鎮(zhèn)下詔將石亨下獄,以謀反罪處斬,其侄石彪、石后皆處斬,籍沒其家。
曹吉祥,永平灤州人,曾隸屬于王振門下,后參與分管京營。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與石亨、徐有貞等擁英宗朱祁鎮(zhèn)復位,以擁戴大功被任命掌管司禮監(jiān),欽封昭武伯,總督三大營,掌握了京城的軍政大權(quán),嗣子曹欽,從子曹鉉、曹鐸、曹?等都被任命為都督,門下客冒功得以當官的多至數(shù)百上千人。曹吉祥這時權(quán)勢之大,與忠國公石亨不相上下,當時人把他們并稱為“曹石”。石亨因罪被處死后,曹吉祥感到惶恐不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萌發(fā)了謀反的念頭。曹吉祥的養(yǎng)子曹欽甚至還詢問門客馮益:“自古有宦官子弟為天子者乎?”馮益回答道:“君家魏武,其人也?!碑斈陾n雄曹操也是太監(jiān)的后代。天順五年(1461年)七月,曹吉祥率領(lǐng)自家蓄養(yǎng)的士卒黨羽,在京城發(fā)起叛亂。但由于一個叫馬亮的都指揮告密,使得事情敗露出去,明英宗作了提防,及時封閉皇城和京城九門,迅速逮捕了曹吉祥,并將反叛行動徹底平定,曹欽和曹鐸等全家都被誅殺,英宗下令把曹吉祥凌遲于市。
徐有貞,今江蘇蘇州人,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侍講,土木堡之變后曾建議南遷,遭到朝野內(nèi)外的一致譴責。他在景泰年間擔任僉都御史,到山東治理黃河水患,因功升任副都御史。朱祁鎮(zhèn)復位后,兵部尚書于謙、大學士王文被誣以“更立東宮”、“謀迎立襄王子”等罪名,逮捕下獄。英宗認為于謙曾有大功,不忍將其殺害,為此猶豫不決。但徐有貞卻進言道:“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這九個字使英宗下定了決心,于正月二十三日將于謙、王文處斬。奪門之變后,被拜為華蓋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封爵武功伯,賜誥券,子孫世襲錦衣衛(wèi)指揮使。后成為內(nèi)閣首輔,盡掌閣權(quán),朝野內(nèi)外為之側(cè)目。徐有貞大權(quán)在握后,便逐漸疏遠石亨、曹吉祥,與二人的矛盾日益激化,結(jié)果被構(gòu)陷罪名,貶為廣東參政,后明英宗又將徐有貞貶為庶民,流徙金齒(在今云南)。天順四年(1460年),赦免其罪,讓他返回鄉(xiāng)里,但因饞殺于謙,徐有貞遭到時人的仇視和唾罵。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徐有貞在抑郁之中病死,終年六十六歲。
如果要問明朝最荒唐的皇帝是誰?可能很多人會說是?將軍皇帝?朱厚照,或者?木匠皇帝?朱由校,再或者亡國皇帝朱由檢。其實小編看來,明朝最荒唐的皇帝莫過于明英宗朱祁鎮(zhèn),在位期間因為寵信宦官導致?土木堡之變?,差點讓明朝亡國。被瓦剌俘虜后為他們帶路,簡直就是?叫門天子?。更讓人氣憤的是他發(fā)動?奪門之變?復辟,殺掉了忠心耿耿的大功臣于謙,制造了比岳飛還要冤枉的慘案。而現(xiàn)在的影視劇將其美化的令人發(fā)指,將所有責任都推到了宦官和大臣的身上,也著實讓人無語。
明英宗朱祁鎮(zhèn)
當年輔助朱祁鎮(zhèn)發(fā)動?奪門之變?的主要有三個人,文臣徐有貞,武將石亨,太監(jiān)曹吉祥。這三人雖然靠著擁立之功走上了權(quán)力的巔峰,但畢竟善惡有報,最后的結(jié)局兩死一貶,真實大快人心。
這三人在明代宗時期混得比較一般,就抓住了英宗復辟的時機,完成了一次政治投機,成功得到了明英宗的重用。徐有貞升為內(nèi)閣首輔,石亨被封為忠國公,曹吉祥也成為了明英宗最受寵的太監(jiān)。但是三人的關(guān)系也發(fā)生了變化,徐有貞畢竟是文臣,對石亨和曹吉祥比較看不起,就時常勸明英宗和他們保持距離。
石亨
但曹吉祥畢竟是宦官,對皇宮里的風聲還是比較敏感的,對徐有貞的小心思很快就知曉了。于是,他開始在朝廷散布關(guān)于徐有貞的謠言,結(jié)果明英宗開始疏遠徐有貞,將他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雖然最后沒有處死他,但也剝奪了他的功名,將其貶為了庶民。不過與石亨和曹吉祥相比,徐有貞的下場還算好的了。
成功解決掉徐有貞之后,曹吉祥和石亨更加囂張跋扈,最后終于惹來了麻煩。石亨有個侄子叫石彪,想要謀求大同總兵的官職,這樣叔侄倆一個在朝廷,一個在軍隊,勢力就無人能擋了。石亨也這么認為,就開始在朝廷活動,但這下觸碰到了明英宗的逆鱗。
曹吉祥
大同時明朝的西北咽喉地帶,一直是皇帝最親信的人駐守,石亨想要謀求大同總兵,就讓明英宗感覺心懷不軌。于是明英宗先將石彪抓捕,以謀反的罪名砍了頭。三個月后,石亨也被查出謀反,還沒來得及砍頭,就在監(jiān)獄中凍餓而死。
石亨一死,曹吉祥也慌了,認為明英宗遲早也會對自己下手,就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拿出大量的財務結(jié)交大臣,發(fā)動輿論攻勢,減少英宗對自己的懷疑。另一方面打算效仿曹操(曹操的干爺爺也是太監(jiān))做皇帝,廢了明英宗。
于謙
但是明英宗早就對曹吉祥有了防備,叛亂很快就被平定了,曹吉祥也被抓住凌遲處死。不過,這場叛亂還是造成了很多朝廷大臣的死傷,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就此,奪門事變的三個主使人兩死一貶,也算是老天有眼,安慰了于少保的上天之靈。
自古忠奸不兩立,于謙絕對是明朝的大忠臣,他組織北京保衛(wèi)戰(zhàn),擊敗瓦剌的進犯,那么那些迫害于謙的人自然就是奸臣了。在這些害死于謙的奸臣中,除了石亨、徐有貞外,還有一個人往往被人們忽略,此人不僅封爵拜將,得以善終,還讓自己的子孫世代富貴。那么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此人就是明朝的興濟伯楊善!據(jù)史書記載,楊善是北京大興人,原本是一介書生,十七歲那年參加了靖難之役,“預城守有勞,授典儀所引禮舍人”。朱棣即位侯,封楊善為鴻臚寺序班,官職雖小,卻掌管慶典朝儀,能夠經(jīng)常見到皇帝。楊善長得風度翩翩,而且聲音洪亮,引起了朱棣的關(guān)注,“累進右寺丞”。
明朝任用官員,看重的是科舉出身的人,所以楊善這種沒有參加過科舉的官員,升官速度很慢。明英宗即位后,楊善終于升任高官了,“擢禮部左侍郎,仍視鴻臚事”。原來楊善這個人能說會道,是靠著向宦官王振諂媚,才得以升官的。楊善這個人品德有問題,“為士論所棄”。
1449年,土木堡之變爆發(fā),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殺,許多官員也死于這場災難,而隨駕出征的楊善居然逃了回來。在北京保衛(wèi)戰(zhàn)期間,楊善“與都督王通提督京城守備”。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楊善“進右都御史,視鴻臚如故”。1450年,此時朱祁鈺繼承皇位,即景泰帝,群臣“相賀于朝房”,而楊善卻哭了。
楊善哭著說:“上皇在何所,而我曹自相賀乎!”眾人聽了這話,都感到非常慚愧。后來景泰帝派楊善出使瓦剌,并沒有囑咐他迎回明英宗。然而楊善卻非常認真,甚至捐出家財,“悉市彼中所需者”。到了瓦剌后,楊善憑借著自己的伶牙俐齒,居然成功說服也先,將明英宗迎回。
景泰帝非常不爽,所以沒有厚賞楊善,“遷左都御史,仍蒞鴻臚事”。此后,楊善一直與石亨、曹吉祥交好。1457年,石亨、曹吉祥、徐有貞等人發(fā)動“奪門之變”,楊善作為骨干力量也參與了政變的謀劃。明英宗復辟后,大封奪門功臣,楊善“封奉天翊衛(wèi)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興濟伯,歲祿千二百石,賜世券”。
此外,明英宗居然還讓文官楊善“掌左軍都督府事”,儼然是封爵拜將。楊善很聰明,利用自己迎回英宗的功勞,向皇帝邀功,他的兒子、從子、養(yǎng)子“得官者復十數(shù)人”。一時間,楊善“氣勢烜赫,招權(quán)納賄”。更令人不齒的是,在害死于謙這件事上,楊善是主謀之一,“于謙、王文之戮,陳循之竄,善亦有力焉”。
石亨(?~ 1460),明渭南(今屬陜西)人。嗣父職,為寬河衛(wèi)指揮僉事,善騎射。正統(tǒng)中累遷都督同知, 石亨充參將,佐朱冕守大同。以功漸至都督同知。也先寇大同,兵敗,單騎奔還。降官,募兵自效。以于謙薦詔掌五軍大營,進右都督,封武清伯。守北京,論功進侯。景泰元年(1450年),佩鎮(zhèn)朔大將軍印敗敵大同,予世襲誥券,加太子太師提督團營。為感激于謙的知遇之恩,他向皇帝請求封賞謙子于冕,于謙斥為徇私,竟與于謙交惡。代宗病重,遂與曹吉祥,徐有貞等迎英宗復辟,進忠國公,因私憾殺于謙等。
策劃參與奪門之變,明英宗成功復辟后,石亨因首功,進封為忠國公。天順四年,石亨大肆培植黨羽,干預朝政。明英宗不能忍受,罷其職,得罪瘐死獄中,盡誅其黨羽。后又以家屬不軌,下詔獄,坐謀叛律斬,沒其家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6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