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劉裕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劉裕,字德輿,小名寄奴,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后。自幼家貧,飽受人間冷暖,以砍柴、種地、打漁和賣草鞋為生。長大后,為人雄杰,氣度宏大,風神奇?zhèn)?,不拘小?jié)。后從前將軍劉牢之麾下,擔任參軍。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冬,劉裕奉命率軍攻打孫恩叛軍,每戰(zhàn)皆披堅執(zhí)銳,身先士卒,手舞長刀,沖鋒在前。轉戰(zhàn)三吳數(shù)年中,大敗孫恩叛軍十余萬人,迫使其投海而死。劉裕不僅作戰(zhàn)勇猛,披堅執(zhí)銳,沖鋒陷陣,且指揮有方,富有智謀,善于以少勝多。劉牢之死后,劉裕更是將東晉的精銳之師北府兵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大亨元年(403年),桓玄威逼晉安帝禪位,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建立桓楚,改元“永始”。劉裕隨后舉北府兵數(shù)千人起義,出任使持節(jié)、鎮(zhèn)軍將軍,徐州刺史,發(fā)兵攻打桓玄。三個月后,兵敗的桓玄在江陵被殺死,其亂遂平。
桓玄之亂平定后,東晉的大權掌握在了劉裕的手中,執(zhí)掌大權后的劉裕一面把持朝政、排除異己,一面開始揮軍北伐,收復故土。義熙六年(410年)二月,劉裕率大軍攻破廣固城,斬南燕皇帝慕容超,南燕就此滅亡。義熙九年(413年),劉裕滅譙蜀,蜀王譙縱自縊而亡,巴蜀地區(qū)再入版圖。同年,大敗仇池國,收復漢中故地。義熙十一年(415年),劉裕大敗晉宗室司馬休之,收復荊、揚二州。自桓玄作亂以來,南方各大割據(jù)勢力,全部被劉裕消滅,南方歸為一統(tǒng)。劉裕在消滅司馬休之后獲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崇禮。義熙十三年(417年)夏,劉裕率軍攻破長安,后秦皇帝姚泓率群臣投降(后被斬首),后秦滅亡。巨大的軍功,使劉裕在朝廷的地位更加顯赫無比,也加快了他改朝換代的步伐。
義熙十四年(418年),劉裕接受相國、總百揆、揚州牧的官職,以十郡建“宋國”,受封為宋公,并受九錫殊禮。同年冬,劉裕縊殺晉安帝,立司馬德文為帝,即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代晉稱帝,改國號為“宋”,改元永初。同年九月,劉裕派人以棉被悶死晉恭帝司馬德文。永初三年(422年)五月,劉裕在西殿崩逝,享年六十歲,廟號高祖,謚號武皇帝。劉裕在東晉末年,對內消滅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南方,對外兩次北伐,先后滅南燕、后秦等國,大敗北魏,降服仇池。相繼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并光復洛陽、長安兩都,真正的氣吞萬里如虎。劉宋王朝也成為了南朝時期疆域最大,實力最強,經濟最發(fā)達,文化最繁榮的一個王朝。劉裕還創(chuàng)造了一項紀錄,一生共殺死了6位皇帝,分別是:楚國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國譙縱(對外稱王、對內稱皇帝)、后秦姚泓、東晉司馬德宗、司馬德文。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甚至被稱為世之梟雄的曹操都不能望其項背。
附詞一首: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8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