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拋繡球招親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西游記》大家都看過吧,西游記里有多次出現(xiàn)拋繡球的場面,就連唐僧的父親就是被繡球拋中,和丞相的女兒很快就成婚了,當小編看到這段的時候,多希望現(xiàn)在還有拋繡球多好,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取上老婆,想必有很多網(wǎng)友的想法和小編一樣,但是古代就這么隨便,一個繡球就完成一門婚事嗎?歷史上真有拋繡球嗎?
唐僧的父親是被繡球砸中成的親,而唐僧也被繡球砸中過。唐僧師徒四人路過天竺國的時候,正好天竺公主在拋繡球,唐僧和他父親一樣被繡球砸中,但是因為唐僧是僧人所以不能成婚,如果唐僧不是僧人,那么很有可能就被天竺公主硬拉去成婚了;除了《西游記》還有很多小說中都有拋繡球這一說法,但是在正史中卻沒有記載,這么說拋繡球這一說法并不明確。
拋繡球成婚這一說法并不能被證實,況且古代名門都是希望門當戶對,繡球拋到窮困書生手里,肯定是不被名門認可的。在古代沒有這一說法,但是在我們現(xiàn)代,還是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留有這一傳統(tǒng),其中壯族最為流傳,想體驗的小伙伴們,可以去壯族體驗一下。
一、拋繡球的起源拋繡球是壯族、苗族、瑤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體育活動,也是青年男女交友和擇偶的傳統(tǒng)方式。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繪制于廣西明江岸邊的花山壁畫上有一些人像手上掛著一個圓形物,樣子像是“飛砣”。飛砣是古代廣西民間流傳的古兵器,用青銅鑄制,從手中甩出以殺敵或者打獵。
“耍飛砣”就是后世的拋繡球的雛形。隨著古人生活水平和文化娛樂意識的提高,人們用棉布、麻布為材料制成球形,并通過手工刺繡上一些吉祥圖案,當時稱之為“布刺”。唐代詩人柳宗元被貶至柳州,看到當?shù)貕炎迩嗄昴信ハ嗤稊S“布刺”,“男女分行戲打球”大概講的就是一種拋擲繡球的游戲。
唐代人喝酒聚會時,經(jīng)常玩一種拋擲繡球的游戲。不過在那時,拋繡球還只是一種和戀愛無關的勸酒游戲。在玩拋球戲時,人們還可以躲避飛擲而來的繡球,稱為“飛球”或“閃球”。當音樂停止,球在誰的手里,就罰誰喝酒或者表演節(jié)目。到了宋代,拋繡球由勸酒游戲,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日常的娛樂活動,并且宮廷中出現(xiàn)了專門表演拋球戲的“拋球樂隊”邊拋邊舞邊唱。
二、拋繡球招親而在廣西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我們今天所見的拋繡球形式也基本定型。宋代朱輔《溪蠻叢笑》記載,當?shù)仫L俗,在節(jié)日期間,男女在野外分成兩隊,以五彩布囊往來拋接,名為“飛砣”。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也記載道,農(nóng)歷三月三日,男女聚會,分為兩隊,一邊唱歌一邊拋擲五色繡球,如果女性收下男生拋來的球,則兩人的婚事就定下來了。
這是壯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愛情的一種方式,并一直流傳至今。正是由于拋繡球帶有男女一見傾心的緣故,在元雜劇和明清戲劇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戶人家的女兒“拋繡球招親”的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994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