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漢朝和親公主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好多比較坎坷的時光,靠著和親才讓整個天下有了休養(yǎng)生息的時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漢代跟匈奴的和親。在漢初劉邦奪得皇位,老百姓好不容易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根本不想和兇蠻的異族人開戰(zhàn)。為了大局著想,劉邦只好將漢朝宗室女嫁給匈奴單于為閼氏,兩族人民互通貿易,以此來打消匈奴進攻中原的野心。那么在漢代,有多少做過特大貢獻的和親公主?
烏孫公主:漢朝第一個遠赴西域的和親公主
烏孫公主原名劉細君,父親是漢武帝劉徹侄子,因企圖謀反未成自殺 而亡。 劉細君的親人們都受到牽連,她因年幼而幸免于難,成為罪臣之女。漢武帝后來抗擊匈奴時采納迂回戰(zhàn)術,施行“遠交近攻”的策略,聯(lián)合西域各國夾攻匈奴。當時實力強壯的烏孫國,成了漢朝主要的爭奪目標,特地派使者出使烏孫國,與烏孫王獵驕靡愿達成通婚協(xié)議。當時的漢武帝欽命劉細君為公主,和親烏孫,為獵驕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在獵驕靡死后,劉細君隨從烏孫國風俗,嫁于獵驕靡之孫軍須靡,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
解憂公主:對漢朝貢獻最大的和親公主
她出生皇族,是第三代楚王劉戊的孫女,因祖父劉戊劉戊起兵參與同姓諸王的“七國之亂”,兵敗身亡,導致整個家族成為罪人,她和家人一直受猜忌和排斥。直到出使烏孫和親的烏孫公主去世后,為了維護漢朝和烏孫的聯(lián)盟,漢武帝答應了烏孫國的要求,再次出和親公主下嫁到西域的烏孫國,她就是劉解憂,后來的解憂公主。
她的一生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嫁予的三任丈夫都是烏孫王。在烏孫生活了半個世紀,一直活躍在西域的政治舞臺上,為遏制匈奴,加強鞏固漢室與烏孫的關系作出了巨大貢獻。直到年逾七十之時,上書漢宣帝祈求返回家鄉(xiāng)。漢宣帝對她深表同情,同意了她的請求,派人將她迎回長安,讓她享受到和皇室公主一樣的禮儀待遇。
王昭君:漢朝最出名的和親公主
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的一戶平民之家,曾以民間女子的身份選入掖庭,成為了一名宮女。據說她入宮以后,由于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導致毛延壽心生怨念,將美麗動人的王昭君畫得非常普通,這才沒被選入漢元帝的后宮之中。
后來漢朝的屬國南匈奴首領呼韓邪來長安朝覲天子,自請為婿,元帝將宮女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當王昭君抵達匈奴后,和呼韓邪單于一起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等到呼韓邪單于去世, 王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繼婚制,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在復株累單于去世后,且糜胥繼任為單于,兩年后王昭君不幸去世了。#漢朝那些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0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