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劉詢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王昌齡被譽為“七絕圣手”,可做起七言古詩來也是反復致意,重重感嘆間有百轉(zhuǎn)千回之感。尤其他的《行路難》的最后兩句“一聞漢主思故劍,使妾長嗟萬古魂”,后面隱藏著一位漢朝皇帝的深情往事。
漢武帝晚年多疑猜忌,施政無道。一場巫蠱之亂,太子劉據(jù)死了,皇后衛(wèi)子夫死了,劉據(jù)的兩個兒子也死了。覆水難收,劉據(jù)一門當然當不了太子,更當不了皇帝了。當時還有哪些人選呢?
漢武帝遍覽宗室:寵姬王夫人的孩子齊懷王、李夫人的兒子昌邑王都死的早,是指望不上了。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為人處事浮躁,過失很多,漢武帝不喜這兩個孩子,更不會立他們?yōu)樘恿?。只有鉤弋夫人生的皇子劉弗陵深愜帝心。
原來這劉弗陵,生產(chǎn)之日便與眾不同。母親鉤弋夫人懷孕十四個月才誕下了這個皇子,相傳,上古圣君唐堯也是母親懷胎十四月而生。武帝聽了大喜,覺得這個孩子將來必成大器,還特地把劉弗陵出生時所居之宮的宮門改了個名字,就叫“堯母門”。
劉弗陵長到五六歲的時候,漢武帝越看這個孩子越覺得像年輕時的自己,想立這個幼子為皇太子,又怕過于年幼,將來年幼登基,少不得鉤弋夫人垂簾聽政,怕她專擅朝政擾亂國家,就暫時擱置起了這件事。
沒想到,這一耽誤就耽誤出了變故。巫蠱之亂時,鉤弋夫人隨駕居甘泉宮,伺候漢武帝出了點差錯,被訓斥了。當時的漢武帝反復無常,雷霆雨露往往是一瞬之間事,鉤弋夫人不久竟憂心而死。武帝又悔悟了,又感覺到不久將謝世,就立劉弗陵為皇太子。這就是后來八歲登基的漢昭帝。
武帝萬萬沒想到,他一直害怕主少國疑還是發(fā)生了。不過不是他千防萬防的后妃垂簾聽政,是他去世前親自任命的顧命大臣霍光專擅權(quán)柄,當時他的職位是大司馬大將軍。
霍光在昭帝時期的政治斗爭中不斷獲勝,打擊了政敵,還獲得了昭帝的信任,昭帝時期的霍光的作為還是“執(zhí)正”的。昭帝天不假年,二十歲就去世了,霍光徹底成了權(quán)臣,甚至可以決定皇位的人選。劉弗陵沒有子嗣,霍光便立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為皇帝。只當了二十六天,就被廢了,成為漢朝歷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
劉弗陵死了,沒有子嗣。劉賀被廢了,其一門當然也就無從當皇帝。劉姓宗室凋零,誰來當這個皇帝呢?霍光就找到了漢武帝的曾孫劉詢。
劉詢是戾太子劉據(jù)的親孫子。祖母是衛(wèi)太子史良娣(漢朝太子妻妾分為三級,妃、良娣、孺子)。巫蠱亂起,衛(wèi)太子、史良娣、史良娣所生武帝皇孫都死了。只有這史皇孫有個孩子劉詢沒死,幾個月大的時候被關(guān)進了牢獄,五歲被放出來。
劉詢舉目無親,管監(jiān)獄的官員邴吉可憐他沒處去,就抱送給劉詢祖母的娘家人收養(yǎng)。在被皇室找回之前,劉詢過了很長一段平民百姓的日子?;适艺一貏⒃?,養(yǎng)在掖庭,因為是當年的罪太子的子嗣,也很不受人待見。
當時的掖庭令叫張賀,他本來是衛(wèi)太子的家臣,后來受到牽累受刑,念及舊情還是對劉詢百般照顧。張賀的弟弟叫張安世,是和霍光一起輔政的大臣。張賀和弟弟商量,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詢。張安世聽了大怒,說:“劉詢說罪太子的子嗣,他現(xiàn)在不過個平民身份,能在掖庭有份飯吃就不錯了,你還要把女兒嫁給他?以后不要再提這件事了。”張賀聽從了弟弟,這件事就作罷了。
張安世看不上劉詢,還真有人能雪中送炭。掖庭還有個小官,叫許廣漢,曾因犯錯遭受了宮刑,后來又犯錯,就貶到了掖庭做個小官(《漢書》稱嗇夫)。他有個十四五歲的女兒叫許平君。
張賀因弟弟阻撓沒有把女兒嫁給劉詢,他就勸許廣漢把女兒嫁了,許廣漢聽從了。許平君嫁給劉詢一年就生了個孩子,沒過幾月,劉詢就當上了皇帝,許平君跟進宮中做了婕妤。
霍光有個小女,也是漢宣帝的內(nèi)室。當時公卿都上書請立皇后,霍光是朝中權(quán)臣,大家都屬意霍小女。漢宣帝這時候下了封奇怪的詔書,要找當年為庶民時用過的一把舊劍(“求微時故劍”)。大臣們都明白了,這時漢宣帝念及困苦時和許平君的夫妻情誼,要立她為后的意思。于是爭相上書,許平君也就被立為了皇后。這就是著名的“故劍情深”的故事。
不過霍光的夫人不甘心,還是要為自己的小女爭口氣。趁著許皇后懷孕生病的時候,買通宮中女醫(yī)竟然害死了許平君,礙于霍光的權(quán)勢,漢宣帝不便發(fā)作,只能立霍氏為皇后。不過感念舊情的漢宣帝是不會忘記為自己的患難之妻報仇的。過了些年月,霍光一死,漢宣帝就抄了霍家,把霍皇后也廢了。
漢朝是繼秦朝之后我國的第二個統(tǒng)一的王朝,漢人之名也從此而來。劉邦建立的漢朝是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朝代,總共經(jīng)歷了四百余年。漢朝又分為東西兩漢,西漢共有十四位皇帝,而漢宣帝劉詢是西漢的第十位皇帝,并非是西漢的末代皇帝,為什么說到他這里西漢江山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漢宣帝劉詢是一位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皇帝,劉詢身為皇曾孫,因為他的爺爺衛(wèi)太子劉據(jù)被漢武帝年間的巫蠱之亂牽連,遭到了滿門抄斬,全家只剩下他一個人,并且自小就生長在牢獄之中,后來漢武帝大赦天下他才從牢獄中出來。后來劉詢被霍光擁立為了漢朝的第十位皇帝,也就是漢宣帝。做了皇帝之后的劉詢勵精圖治,漢朝也呈迎來了中興,漢宣帝也是歷史上的一位明君,但是他的兒子就不一樣了。
出于對發(fā)妻許平君的思念之情,漢宣帝雖然覺得自己的兒子劉奭不成氣候,但還是把皇位傳給了他,也就是后來的漢元帝。漢元帝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皇帝,但是他為人懦弱,又寵信宦官,導致了皇權(quán)的衰微,朝政混亂不堪,自他開始,西漢王朝開始從鼎盛走向了衰敗。
漢元帝死后漢成帝即位,漢成帝也是一個昏庸的皇帝,沉迷于酒色之中,導致外戚干政,當時的大部分朝政大權(quán)都握在王氏手中,這也為王莽篡漢埋下了禍根。后來朝廷一片混亂,各地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漢室江山岌岌可危。
漢成帝在做皇帝的時候,為了處理漢元帝留下的宦官干政的禍患,就利用外戚的勢力來制衡宦官,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宦官的勢力卻是被削弱,但是外戚的勢力卻已經(jīng)威脅到了皇帝的王權(quán)。
漢成帝雖然昏庸無能,但是他有一個妃子卻非常的有才,這個妃子是武帝時期班況的女兒,后來被漢成帝封為班婕妤。有一次漢成帝想和班婕妤同輦,但是班婕妤卻推辭說“我看古時候的圖畫,上面的圣賢君主左右陪伴的都是賢臣,只有夏商周三朝的末代君主才是由美女陪伴,您現(xiàn)在讓我同輦不是正和他們相似嗎?”
漢成帝聽了之后感覺他說的很對,便再沒有這樣的要求。不過班婕妤再有才有智慧,畢竟也改變不了漢成帝,更無法改變西漢衰落的命運。漢成帝死后又由他的侄子漢哀帝即為,但是漢哀帝并沒有什么作為就早逝,之后又由漢平帝繼位但是此時王莽弄權(quán),漢平帝也沒能有什么作為。
字漢宣帝之后的歷任皇帝,都沒有做出什么作為,可以說他們就是在啃漢宣帝留下的本,最終才導致了西漢的衰亡,所以也說西漢江山其實到漢宣帝這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漢宣帝是漢朝承上啟下的一位重要皇帝,一路受苦的他可能做夢都沒有想過某一天會繼承漢家天下。但是呢因為漢武帝巫蠱之禍的原因而流落街頭的他,也因為巫蠱之禍的結(jié)果而入繼大統(tǒng)。在他即位以后,出于愛屋及烏或者說對原配的歉意,沒多久就立原配許平君的兒子為皇太子,也就是后來的漢元帝。他立太子從來沒有遭受什么激烈的反對。所以不需要一意孤行。
也正是因為愛屋及烏的原因最后導致漢朝外戚勢力再次崛起,最終導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然而,對于這個結(jié)果,漢宣帝曾經(jīng)早早就說過:亂漢家者,太子也!可是,不只是隨口說說還是知子莫如父的了解,漢朝確確實實的亂在漢元帝時期。
漢武帝時期,發(fā)生了影響長遠的巫蠱之禍,而最嚴重的一次就是導致皇后自殺、皇太子被逼死。隨后太子一家處死,除了生下沒幾天的皇曾孫劉病已。這次巫蠱之禍被對于風燭殘年的漢武帝來說,不外乎是一次嚴重的打擊,使得他培養(yǎng)幾十年的帝國接班人頃刻間化為烏有。此后不得不安排年幼的昭帝即位,托孤于霍光等人。
在昭帝即位以后,霍光逐漸大權(quán)獨攬,成了帝國的最高權(quán)力主管,昭帝病逝以后,因為無嗣,于是迎立侄子昌邑王劉賀即位,不滿一個月隨即被霍光借口廢掉,然后從民間迎立劉病已,改名劉洵,也就是后來的漢宣帝。
挾持迎立之功,霍光的繼妻霍顯心生貪念,打算進一步穩(wěn)固家族權(quán)勢,讓宣帝立他的女兒為皇后,但是最后宣帝還是立原配 為皇后。膽大包天的霍顯毒死皇后,然后迫使宣帝立霍成君為皇后。但是在皇儲上還是立許平君的長子劉奭為太子。這個應該在于是對原配許平君的感情和歉意,而忽略了家國未來。
霍光死后,漢宣帝逐漸剪除了霍氏勢力,真正掌握了帝國權(quán)力。也實現(xiàn)了昭宣中興,在霍光在世的時候,立太子劉奭都沒有遭到什么有力的阻攔。在霍光死后,霍氏勢力剪除之后,更加沒有什么力量來阻止他立太子,何況當時太子并沒有什么過分的事情。所以也沒有什么辦法去廢掉太子。
畢竟古代廢立太子和廢立皇帝一樣的驚天動地,當時的太子劉奭因為勸諫漢宣帝應該重用儒生,不應該全部重用法家人物。才引來宣帝的亂漢家者太子也的說法。這一點并不以廢掉太子。
《漢書·卷九·元帝紀第九》: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nèi)蔚陆蹋弥苷?!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從這個記載中看,未來的漢元帝完全仁君形象,勸諫皇帝少用刑法,多用儒生,結(jié)果被漢元帝擋回去,不管是知子莫如父還是一時之言,都不足以讓他廢掉太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1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