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鴻門宴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兩千多年以來,項羽在鴻門宴上不殺劉邦,被眾多歷史迷定義成他失去天下,敗亡的根本原因。然而就當時項羽的形勢來看,他的處境要比劉邦更加的危險。所以可以說,本身實力不足的項羽,之所以不在鴻門宴上誅殺劉邦,是無奈之下所實行的驅狼吞虎之計。為何要這樣說呢?請聽編者向您詳細道來。
巨鹿之戰(zhàn)時,項羽領導著五萬楚軍,大戰(zhàn)王離和章邯所領導的四十萬秦軍。項羽先是擊退了章邯所部的秦軍,并占領了糧道,隨后項羽又殲滅了王離所部的二十萬秦軍。一時間項羽部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強大戰(zhàn)斗力,將各國諸侯嚇得膽寒。于是諸侯們就推舉項羽做了四十萬聯(lián)軍的首領。半年以后,項羽先迫降再坑殺,章邯麾下的二十萬秦軍,自此刻開始大秦帝國的軍事力量被消滅殆盡。
到了入關以前諸侯諸侯聯(lián)軍的兵力為三十萬,而在鴻門宴發(fā)生前諸侯聯(lián)軍的兵力又發(fā)展壯大到了四十萬。而此時的項羽總計兵力不超過七萬。與此同時劉邦率領兩萬漢軍攻破了武關,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劉邦在招降了八萬秦軍以后總兵力達到了十萬。但隨后劉邦封鎖函谷關,在關中稱王的舉動,讓聯(lián)軍諸侯大為憤怒。
于是因勢利導的項羽,才借著四十萬聯(lián)軍的兵威,為劉邦擺下了鴻門宴。迫于形勢的劉邦只能投降項羽,并將漢軍兵力裁撤至三萬。但諸侯間因為各自利益的關系并不和睦。有了強大的秦軍他們能選擇聯(lián)手,有了封鎖函谷關的劉邦他們也能聯(lián)手,但敵人都消失以后,實力最強的項羽就成為了他們的眼中釘。所以鴻門宴上項羽不殺劉邦,是因為不想與對方火并讓自身實力受損。即使項羽能夠取勝,但在身后還有虎視眈眈的各國諸侯。
而且在項羽的身后還存在著一位,頗有政治手段的楚后懷王熊心。在項梁死后,熊心為了壓制項羽奪其兵權,他便以楚國王上的名義不讓項羽向西進軍。同時在項羽率軍前往巨鹿之時,熊心還派出了親信范增和宋義做楚軍的主將,來壓制項羽。隨后項羽在安陽實施決地反擊,范增反水改為支持項羽,這才讓項羽誅殺了宋義。
眼見項羽逐漸擺脫了自己的控制,后懷王熊心又擔心項羽會揮師攻打自己所在的彭城。于是他便封項羽為上將軍,讓對方前往巨鹿和秦軍死戰(zhàn)。誰曾想隨后項羽卻是大敗秦軍。覺得項羽已經(jīng)不在自己掌控之中的熊心,隨后又發(fā)出了先入關中者為王的詔令,此時的熊心已經(jīng)開始公開支持劉邦,他想要盡早除去項羽。
鴻門宴上項羽需要留下劉邦,讓自己和聯(lián)軍諸侯以及劉邦之間,達到互相牽制的平衡關系。這樣的項羽才能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來發(fā)展壯大自己。鴻門宴時對項羽威脅最大的,是在其后方虎視眈眈的楚后懷王熊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2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