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胤礽。
沒錯,他就是胤礽!其生母更是玄燁的原配赫舍里皇后,不用多說大家也應該都知道,當初康熙和這位國后之間的感情是非常好的,但可惜女方在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不幸難產(chǎn)而死!
實際上赫舍里總共為皇帝生過兩位皇子,不過長子在年幼時就夭折了,而接下來就生了老二胤礽。由于之前老大和皇后都早早離世了,因此康熙就把所有的疼愛都放到了二兒子身上。當年身為次子的胤礽剛滿一歲時,就被孝莊太后和君王冊封為太子,而此后他就開始學習各種知識,畢竟以后整個王朝的生死都要掌握在他手里了不是么?
雖說練習的內(nèi)容很多,可胤礽卻也非常聰慧,不管是四書五經(jīng)還是說騎射方面,他都表現(xiàn)得極其出眾,算得上是真正的文武雙全。不過他正式接觸朝政,其實是在他成婚以后,康熙為了提升他的能力,于是就讓他幫忙處理政務,同時這樣做也能幫玄燁減輕一部分壓力。
可到了最后,康熙在各地分封親王,這一舉動無非就是壓制和減弱了太子的實權(quán),而這對于胤礽來講,也是一道坎,可沒想到他最終竟然絲毫不把諸王放在眼里,一致認為自己的位置是最高的,其他人是無法撼動的,但是他忘了一點,玄燁還在皇位上,整個國家的權(quán)力,實際上是握在父親手里的,這也是為何他后期會被廢的緣故。
可事情不是這么快就結(jié)束了的!期間皇帝為了緩和父子之間的關(guān)系,后來又給他復位了,可是胤礽五位卻囂張的想要將政權(quán)占為己有,這無非就是坐等康熙離世,好讓他繼承王位呀!這可是不孝之舉,難怪玄燁就一次廢除了他的封位。
不得不說兩次立為太子,可而后又都被廢,看來胤礽真的不是當皇帝的料呢!不過其實發(fā)生這種事,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康熙本身的因素,畢竟他不愿意實權(quán)被搶奪,可既然封了皇子為未來君王,必定要給對方權(quán)力才正常,這樣看來,他自身就很矛盾。
要知道廢除太子以后,皇室們內(nèi)斗的才更厲害了,要說最后的贏家是誰的話,相信你們也都對他很熟悉了,正是皇四子,也是歷史上有名的雍正帝!
康熙去世后,雍正繼承皇位,但是在雍正之前,康熙有一個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被康熙兩廢兩立,再無登基的可能。康熙廢了太子有兩個原因,一是太子胤礽早就讓康熙失望。隨著年齡越大,太子胤礽在兄弟之間愈發(fā)顯得平庸,康熙病重時,太子胤礽也不知去看望,康熙疼愛的十八阿哥去世時,太子沒有對弟弟表現(xiàn)出關(guān)愛之情,父子間感情越來越淡,胤礽成了康熙眼中的不孝子。
另一個就是太子胤礽在太子之位上坐了太久,已經(jīng)呆不住了。康熙的兒子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康熙把成年的兒子多數(shù)封為貝勒,可以參與政務,因此他們都培養(yǎng)出來了自己的勢力,尤其是?八爺黨?,讓太子最為憂心,太子感受到自己的地位越來越不保,就去請教外公索額圖,所以在索額圖的教唆和策劃中,太子竟密謀造反,康熙大怒廢了太子,從此再無翻身的機會。
父親光芒太露,兒子就很難超越,胤礽被封為太子,也不是他多有才能,而是因為他的母親赫舍里皇后是康熙摯愛的女人,赫舍里皇后生胤礽時難產(chǎn)去世,康熙悲痛萬分,為了安慰赫舍里皇后就立胤礽為太子,自小就是帶在身邊悉心教導,太子小時候還是很得康熙疼愛,文韜武略,康熙對他寄予厚望,但是沒想到越長大越平庸,漸漸的就被其它兄弟比下去了。
而且這太子不太會做人,即使他再平庸,只要不干什么錯事,康熙逝世后,他照樣繼位,但是胤礽已經(jīng)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已經(jīng)按耐不住了,多次挑釁康熙的底線,弟弟生病絲毫不難受,還在康熙帳外監(jiān)視,被康熙當作薄情寡義之人,在政治上有了自己的集團,威脅到康熙的地位,也是他自己作死竟然造反,最后被康熙廢除。
康熙是個明君這無疑,但他那么多優(yōu)秀的兒子,為何太子胤礽不行?真的是爛泥扶不上墻?其實,康熙的太子胤礽并不是爛泥扶不上墻,而是扶持過頭了,結(jié)果持寵而驕、狂妄無德被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上的胤礽和他被廢的前前后后。
康熙對胤礽的培養(yǎng)也是很用心,往往親自教導他,不到十歲就帶他狩獵、參加各種活動。為了更好培育胤礽,康熙允許胤礽和外國傳教士來往,也允許他結(jié)交江南一帶士紳的代表人物,樹立他的威信和形象。
胤礽在康熙親自過問和教導下,也表現(xiàn)的少年老成,處理政事頭頭是道??滴跞迥暧H征噶爾丹時,讓胤礽監(jiān)國,才22歲的胤礽把朝政處理的恰當,贏得了康熙和大臣的夸贊。
比如,對于胤礽在儀仗、衣服規(guī)格上超出太子應有的規(guī)格后并沒有及時制止和教導,而是默許了這一行為。還有,在外出期間,康熙縱容胤礽揮霍無度,對于太子搜刮民脂民膏現(xiàn)象并沒有嚴加制止。
長期的溺愛和縱容,讓太子養(yǎng)成了不好的習慣和行為作風,在脾氣上暴躁,在生活上也不檢點,經(jīng)常搜羅美女,甚至還豢養(yǎng)面首。對于太子胤礽的種種惡行,康熙經(jīng)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對相關(guān)官員進行呵責處罰,并把太子的這些過錯歸咎于身邊人的教唆和影響,嚴厲處罰太子的侍從,一茬一茬的更換太子身邊的太監(jiān)宮女。
久而久之,事情過后太子并不收斂和反思,甚至越演愈烈,越來越囂張跋扈,少年時彬彬有禮的君子風范蕩然無存,猝然成了一個暴躁的儲君。
可是,重新得到太子位的胤礽并沒有消停,為了防止再次被廢,一度和大臣策劃提前逼迫康熙退位的事件,這一行為直接觸碰了康熙底線,胤礽再次被廢。
從此之后,胤礽再也沒有了翻盤機會,晚景凄涼,在禁錮之地度過了余生。
縱觀胤礽一生,他原本并不是一個付不起的阿斗,在父愛的關(guān)懷下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儲君,但父親的溺愛又讓他走向放縱無羈的深淵,最終與皇位無緣。
胤礽雍正帝即位后,將其名改為允礽,是玄燁兩次立廢的太子,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胤礽誕生于北京紫禁城坤寧宮,其母后康熙的原配赫舍里氏因難產(chǎn)于兩個時辰后去世,年僅21歲,康熙帝與皇后感情甚篤,因此萬分悲痛,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日,康熙帝冊封胤礽為皇太子,胤礽被立為太子時,不滿兩歲,胤礽為嫡長子,在皇子中排行第二。
第一次被廢康熙第一次廢太子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在上諭中痛斥太子胤礽的罪行,主要方面包括,太子胤礽暴虐無道,協(xié)理政務期間,太子允礽侮辱廷臣,作威作福,甚至劫持蒙古使臣所朝貢的物品,致使蒙古人心不服,勾結(jié)內(nèi)務府總管,恣意貪婪無度,以致包衣下人生怨,皇十八子病重之時,胤礽絲毫沒有憂色,無友愛之心,康熙懷疑胤礽是為索額圖報仇,伺機謀害自己,可以說,以上便是康熙第一次廢太子給其所定之罪,勾結(jié)朋黨,企圖篡奪皇位,《清史稿》中所說的欲謀大事,也就是想要謀殺康熙,自己登基,所以這應該是最根本的原因了。
第二次被廢由于胤礽被廢之后,諸皇子為了皇位,爭奪的愈發(fā)激烈,康熙想起胤礽的處境,時常不忍,于是胤礽被廢不到一年又被復立為太子,胤礽被復立后,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肆意妄為,結(jié)黨營私,以求通過非正常手段謀求皇位,復立僅三年,胤礽再度被廢,康熙下令將胤礽幽禁,從此不再討論立太子之事。
最后的結(jié)局原本出身嫡子的允礽,加上其天資聰慧,在皇位繼承上有先天優(yōu)勢,但其父康熙不太正確的教育方式下,塑造了無父無兄,眼里只有權(quán)利的不正三觀,對上不孝順父母,對下不友愛兄弟,迫使康熙兩次廢黜,也造成了九子奪儲的局面,兄弟相殘對于晚年的康熙,內(nèi)心是凄涼的,對于囚禁致死的允礽,亦如是,但康熙始終還是放不下,留下遺詔善待允礽,雍正繼位,封允礽兒子弘晳為理郡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2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