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焦蹈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焦蹈是無為縣人,而他中狀元在歷史上也是有記載的,據(jù)清《太平府志》和《繁昌縣志》記載,安徽繁昌由宋至清的三十六名進士中,僅有兩名狀元,焦蹈便是其中一位。
所以說,焦蹈考上狀元這件事無需置疑的。事實上,焦蹈從小就讀書就成績好,在當?shù)乇环Q為“神童”,還獲鄉(xiāng)薦第一。這樣的人自然要去角逐科舉。
又是一年科考時,焦蹈帶著書童赴京趕考。不過赴京趕考的途中意外發(fā)生了。這事都要怪他的書童,事情是這樣的。
南宋史料《夷堅志》上記載,焦蹈上京趕考路過金陵,也就是現(xiàn)在的南京,在南京他走到一條小巷,突然一間閣樓上倒下一盆水,水濺街面,鏗然有聲,差點砸到二人身上。書童正要生氣大罵,卻見地上有一黃燦燦的金戒指。書童看了看,四周沒人,忙俯身拾起。
書童瞞著焦蹈,直到第三日才將此事告訴給了焦蹈。沒想到,焦蹈這個人一根筋,執(zhí)意要將金戒指還給主人,他擔心主人丟了金戒指,還不知怎樣責怪下人,弄不好會逼出人命。
書童沒想到主人會這樣做,苦苦相勸,一去一來,肯定會耽誤考期。但焦蹈說考試是小,人命關天。
沒辦法,主仆二人折回金陵,將金戒指還給了失主。二人做完這件事后,邊匆匆趕到京城,盡管主仆風塵仆仆的趕路,但也無濟于事,已經(jīng)趕不上考試了。二人到京城后一籌莫展之時,沒想到這時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時候,什么事情呢?
京城發(fā)火了,而且是考試場地發(fā)生大火,此事在《鐵圍山叢談》《能改齋漫錄》中都有記載。《宋史》中也有記載:“八年二月辛巳,開寶寺火。時寓禮部貢院于寺,點校試卷官翟曼、陳之方、馬希孟焚死,吏卒死者十四人?!?/p>
于是朝廷決定:本屆春闈大試擇日重考。這對焦蹈來說,可謂是“救命之火”。后來,自感運氣好的焦蹈發(fā)揮極佳,一舉奪魁,高中狀元。
所以,汴京人戲言,“火焚貢院,燒得狀元焦”,“不得場屋燒,哪得狀元焦”!這個焦蹈真要感謝這場大火。
但我們的疑問是,這場大火是有人故意為之的嗎?沒有證據(jù)表明是有人故意縱火,應該是天意。
其實,宋朝本來就經(jīng)常發(fā)生失火事件,而且當時京師以及各處要隘均設有火警和救火場所。所以,這場火災很可能是偶然引發(fā)的。
焦蹈這小小子,果然運氣很好,不過不要高興的太早,因為焦蹈中狀元后的第六天就一命呼嗚了。
這樣真是太奇怪了,太邪乎了。那么,焦蹈為何暴斃而亡?關于焦蹈的死亡,歷史至今都是一個謎,流傳的說法有很多。
一說是金榜題名后的焦蹈,在回歸家鄉(xiāng)的途中路過金陵,那位丟失戒指的主人一眼就認出了這位拾金不昧的狀元郎,于是將書童拾到戒指的巷子命名為“狀元巷”。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想目睹一下這位狀元的風采,最后因為看的人多了,焦蹈活活被看殺了。
這個說法有點搞笑,可信度不高。
第二種說法,比較邪乎,也很神奇,據(jù)《中吳紀聞》上記載,元豐年間,有一位盲人大師擅長摸骨看相,有一天,這位大師在算命,當時剛好有官府揭榜說:“狀元郎為無為人焦蹈”,這位盲人大師聞之嘆息不已,并說:“命不久矣,不能食祿,可惜可惜啊。”
在場的人都說大師瞎說,胡說。沒想到不久,京師傳來消息,焦蹈揭榜后六日即卒。大師果然是大師,瞎說都很厲害。難道是大師下了咒了?
當然不是。第三種說法是焦蹈狀元及第后,一心想早點趕緊回家報喜,結果舟車勞頓,途中偶染風寒,醫(yī)治無效,與世長辭。這個說法有點可信,但也有疑點,疑點就是考中狀元的人,不可能在六日內(nèi)回家。
中了狀元后,還有各種流程,宋朝又是一個講究這些繁文縟節(jié)的,六日內(nèi)不一定過的完,所以,焦蹈暴斃一定是在京城,而不是在家鄉(xiāng),也不是在回家的路上。
所以焦蹈之死,完全因為是樂極生悲,本來考試已經(jīng)無望,奈何發(fā)生大火,要重新考試,這對焦蹈來說,簡直就是奇跡。隨后又高中狀元,簡直是高興不能再高興的事情。還有什么事情能比這個高興呢?
因此,焦蹈樂極生悲,太高興了,以至于忘乎所以,高興過了頭,而亡。成了歷史上最短命的高考狀元。
不過焦蹈中舉和六日暴斃而亡,的確很詭異、邪乎,我們只能說,天意難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3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