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劉備逃跑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起兵五十萬,浩浩蕩蕩地南下荊襄,向病重之中的劉表發(fā)動了進攻。劉表一生與世無爭,在三國的群雄中更是有名的“老好人”。其實,曹操如此興師動眾地南下,主要目的也不是為了對付劉表。當(dāng)時,劉表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況且已經(jīng)病入膏肓,根本不會對他構(gòu)成任何威脅。
曹操此舉,主要是為了占據(jù)荊州,繼而徹底鏟除劉備勢力。在曹操的心中,各個割據(jù)勢力均不足道哉,只有劉備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由于曹軍的行軍速度太過迅速,劉備得到消息的時候,曹操已經(jīng)殺到宛城了。勢單力孤的劉備自然不敢和曹操硬碰硬,他慌忙聚集人馬,然后,迅速逃亡它處。
于是,好不容易在荊州站穩(wěn)腳跟的劉備又過上了居無定所的生活。
劉備雖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離開荊州,但他卻做出了一件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事情,那就是:帶著十余萬荊州百姓一起逃跑。正規(guī)軍和老百姓混雜在一起,雖然,號稱十多萬人,但說白了只是一幫烏合之眾。如果,沒遇到曹操的大軍還好,一旦遇到了,那么,劉備就只能坐以待斃。
更為糟糕的是,由于百姓們攜帶的行李過多,劉備一天只能走十里多路。劉備并不是一個愣頭青,他之所以決定要攜帶百姓,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在他看來,自己的這群雜牌兵固然戰(zhàn)斗力薄弱。但面對曹操的五十萬大軍,即使是自己的主力碰上了也只能抱頭鼠竄。既然都是打不過,還不如多帶點人,起碼看起來氣勢還大一點。
而且,老謀深算的劉備早就計算好了曹操的行軍速度。得知了曹操的位置后,劉備認為自己在到達夏口之前,曹操是無論如何也追不上的。因此,他慢悠悠地帶著老百姓一起逃跑,絲毫不擔(dān)心自己的安全問題。事實也正是這樣,曹操為了追上劉備,親自率領(lǐng)五千精兵徹夜狂奔,這才勉強在長坂坡碰到了劉備的后續(xù)部隊。據(jù)史書記載,這還是建立在曹操一夜行軍三百里的前提下。
除此之外,劉備這樣做,還有三個目的:
首先,獲得荊州百姓的真正認可,為以后重新占領(lǐng)荊州打下基礎(chǔ)。劉備在決定帶民逃跑之前,曾經(jīng)當(dāng)眾貼上榜文告知民眾。當(dāng)時,他的很多部下都感到非常不解。因為,這樣做勢必會吸引大批民眾。戰(zhàn)亂之時情況難料,同意攜帶百姓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了,何必再要廣而告之呢?
其實,這正是劉備的高明之處。在和平時期,他一直在民眾面前宣傳曹操的殘暴。因此,在戰(zhàn)亂來臨之前,荊州百姓的內(nèi)心是非??謶值摹4藭r看到劉備張貼的榜文,他們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爭先恐后地隨著劉備逃往他處。
逃難的百姓是非常痛苦的,可是,因為心中帶著對劉備的感激,根本沒有人將自己的苦痛怪罪了劉備的身上。正相反,他們更加佩服劉備的仁義。此役之后,廣大荊州百姓的心已經(jīng)和劉備緊緊連在了一起。在荊州百姓心里,起碼是在這一代百姓的心里,劉備已經(jīng)成為了無可置疑的明主。
而曹操就算是占領(lǐng)了荊州全境,也再也無法贏得荊州的民心了。
其次,便是安定內(nèi)部不同派系之間的爭斗。此時的劉備的手里并沒有多少兵力,可就是這些零零散散的軍隊,還是由好幾股勢力混合而成的。他們有的是從始至終都追隨劉備的老人,有的是劉備從劉表那里帶過來的,還有的是當(dāng)年從袁紹那里跟過來的部隊。他們之所以效忠劉備,固然是仰慕劉備的仁義。
但是,曹操大軍將至,值此危難之際,很難保證所有人都不動搖。身為主公的劉備必須要將部下的人心聚攏起來。否則,不等曹操來到,他的部下就會先行崩潰。左思右想之后,劉備決定攜民而逃。首先,他擺出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以此來為部下打氣。
所以,他堅持攜民出逃,并大義凜然地用仁義來解釋緣由。在這樣的主公面前,即使有的人懷有異心,最終也只能無奈地踏上這段悲壯的旅途。因為,連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都毅然跟隨劉備,士兵若是臨陣脫逃,就不只是不仁不義那么簡單了。不待劉備責(zé)罰,百姓們就會將他活活罵死。
最后,巧妙地將百姓擺在了曹操的對立面。百姓在逃脫的過程中,除了對劉備感激涕零外,也將所有的委屈和不滿都發(fā)泄到了曹操頭上。在這種情況下,荊州百姓全部站在了曹操的對立面。后來,不管曹操如何苦心孤詣地做好事,百姓們都不會再買賬了。
相比于兵多將廣的曹操,基業(yè)穩(wěn)定的孫權(quán),劉備只能依靠著漢室皇族的身份和向來仁義的為人來招攬人心。在漢室日益衰微之下,劉備想要成就大業(yè),必須死守自己這一塊仁義招牌。而借這次逃脫之行,他將這一塊招牌用到了極致。曹操的南下,反而向世人證明了劉備是何等的仁義。
大力宣揚劉備的《三國演義》,更是對這一事件大書特書。
這期間,甚至還給劉備安排了一個投江的戲份。對自己的勢力有了清楚的認識,對敵軍速度有了準(zhǔn)確的計算,劉備這才有恃無恐地奔向夏口。當(dāng)旁人問及他這樣做的原因時,他還視死如歸地說道:“想要成就大事的話,必須要以人為本。這些百姓這么擁戴我,我怎么忍心丟下他們獨自逃跑呢?
曹操不惜一切代價截擊劉備,最后,卻只俘虜了一些落在后面的荊州百姓。他想接著追擊,但劉備早就留了后手。關(guān)羽率領(lǐng)著幾百艘船只,一直在江陵等待劉備。等劉備駕船而去后,曹操南下滅劉的計劃徹底失敗了。成功地逃出曹操的魔爪之后,劉備的興漢大業(yè)走向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發(fā)展期。
與此同時,他之前贏取的民心,也在不斷地生根發(fā)芽,對他日后的發(fā)展將會起到強有力的推進作用。
參考資料:
【《三國志》、《三國演義》】
劉備之所以帶著10萬人撤退,一方面是為了彰顯自己的仁義道德,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他帶著這么多的百姓,曹操不敢大肆屠殺他的軍隊。
1、彰顯自己的仁義道德
眾所周知,劉備之所以在三國中非常出名,就是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有仁義的人。關(guān)羽和張飛之所以會追求被一方面是因為他是中山靖王的后人,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劉部的志向非常的遠大,他的目的和操作不一樣,曹操是想一統(tǒng)天下,而劉備說的是匡扶漢室,這就讓很多英雄好漢都愿意追隨劉備,所以說劉備彰顯自己的仁義道德也是他自己的一大武器,讓劉備從弱小逐漸發(fā)育成三國之一的勢力。由此可以看出了,劉備在這10萬人撤退的目的并不單純,他就是想讓天下的英雄還知道自己是一個講仁義的人,這樣的話不僅百姓不會怨恨他也會心甘情愿跟他走。劉備到了一個新的地方,他一定會需要生產(chǎn)力,而那些百姓就是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的生產(chǎn)力,所以說劉備一定會帶來10萬新野百姓去逃亡。在這種大難關(guān)頭,他不僅容易受到百姓的愛戴,還會讓曹操投鼠忌器
2、讓曹操不敢屠殺
曹操這個人是一個梟雄,他不會講究什么道德和正義,所以說曹操也想過干屠城的事情,他曾經(jīng)想要屠戮徐州城為了給他的父親報仇。所以說劉備特別害怕曹操屠戮自己的軍隊,因為當(dāng)時的劉備非常的弱小,他身上的軍隊是他唯一的依靠,他一定不會讓自己的軍隊陷入危難之中,所以這個時候帶著10萬的百姓一起逃亡就非常有必要,因為百姓可以做一個擋箭牌,如果曹操大肆投入百姓的話,一定會喪失民心。綜上所述,劉備是帶有目的性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3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