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蒙古西征的故事。
對于熟悉歷史的人來說,在他們的心中會出現很多曾經輝煌的瞬間。比如胡夏的赫連勃勃在統萬城的輝煌瞬間,契丹人驍勇善戰(zhàn)的足跡,女真人金戈鐵馬的時光以及黨項人驍勇善戰(zhàn)的風采等歷史的記憶。
但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民族都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有一個民族卻因為一個人、一場戰(zhàn)爭而存在,它就是蒙古。
蒙古能夠興起,鐵木真可謂是功不可沒的。他先將四分五裂的蒙古乞顏部聚集起來,然后又先后擊敗扎達蘭部、塔塔爾部和克烈部統一蒙古。隨后,他又實行領戶分封制度,頒布文達,創(chuàng)建蒙古文字。在他的治理下,蒙古由奴隸社會慢慢向封建社會過渡。
與蒙古同時,西方的花剌子模也在摩訶末蘇丹的率領下走向強盛,花剌子模向東攻下西遼國西部,同時消滅喀喇汗王朝占領撒馬爾罕。同時,從古爾王朝手里奪取阿富汗,又向東攻打巴格達,這時的花剌子模是一個擁有四十萬軍隊的大國。
這時,這個號稱“世界征服者”、“最大的信仰保護者”摩柯末蘇丹飄了,公然默許和包容海爾汗殺害蒙古商隊。很快,成吉思汗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西征,在蒙古鐵騎摧枯拉朽的攻勢下,這位世界征服者第一次感到絕望,并為自己的愚蠢舉動而悔恨。而這次西征,讓蒙古鐵騎聞名天下,也為以后的西征打下了基礎。
但這次西征中有一個人讓成吉思汗特別頭痛和敬佩,他就是花剌子模的英雄扎蘭丁。而這次戰(zhàn)役就是讓花剌子模人驕傲的八魯灣之戰(zhàn),這也是蒙古首次西征最大的失利:
公元1221年,扎蘭丁繼任花剌子模的新蘇丹,他一改摩柯末的一路狂奔的逃跑戰(zhàn)略,而是在哥疾寧聚集十幾萬人馬并在八魯灣殲滅由蒙古將領貼格出統帥的千人先鋒隊。于是蒙古斷事官失吉忽圖忽率領三萬蒙古騎兵去八魯灣攻打扎蘭丁,企圖抓住扎蘭丁,讓花剌子模一戰(zhàn)亡國。
戰(zhàn)爭開始后,失吉忽圖忽讓蒙古騎兵綁上氈子做的假人虛張聲勢。這時,花剌子模的士兵慌了準備逃跑,扎蘭丁分析他們人少的劣勢并從兩翼包抄。八魯灣本來就是一片谷地,騎兵無法展開再加上坑洞縱橫和花剌子模強大的戰(zhàn)力,蒙古經歷了西征最大的失敗。
最終,三萬蒙古精銳騎兵只剩下百人生還,這場戰(zhàn)斗不光讓蒙古的實力受到削弱,還打破了蒙古騎兵不敗的神話,激起了花剌子模全體國民的小心。從此戰(zhàn)以后,蒙古騎兵受到的抵抗更加激烈了。
那么,我們來思考一下,花剌子模為什么能夠在八魯灣擊敗驍勇善戰(zhàn)的蒙古軍隊?
一、強大的實力和恥辱感。
首先在實力對比上,蒙古騎兵三萬人馬,扎蘭丁率領十幾萬兵馬。所以從人數上來說,花剌子模是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同時,從戰(zhàn)爭開始以后,花剌子模便是屢戰(zhàn)屢敗,他們需要一場勝利來洗刷他們內心的恥辱。
俗話說得好:哀兵必勝。所以在這雙重的優(yōu)勢下,為花剌子模能在八魯灣擊敗蒙古騎兵提供了可能。
二、地形優(yōu)勢。
眾所周知,騎兵在平原地區(qū)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戰(zhàn)力。而八魯灣又是一片谷地,因而蒙古騎兵便難以展開攻擊隊形。這為扎蘭丁從兩翼包抄蒙古騎兵的戰(zhàn)略構想提供了可能,同時花剌子模又是內線作戰(zhàn),這才能利用地利擊敗蒙古騎兵。
三、將領的實力對比。
在蒙古方面,統帥失吉忽圖忽以前只是一個斷事官,并無領兵作戰(zhàn)的經歷。但扎蘭丁則不同,他不光是花剌子模的蘇丹,更是一個靠著軍功起來的英雄。所以從統帥方面來說,扎蘭丁是要完勝失吉忽圖忽的。
從這場戰(zhàn)爭走向來看,扎蘭丁以成熟的眼光冷靜審視著戰(zhàn)場的形勢,并敏銳地看到蒙古騎兵的不足。從而為花剌子模破碎蒙古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提供了可能,扎蘭丁也是八魯灣之戰(zhàn)花剌子模能夠勝利的最關鍵因素!
假如歷史能重回那個時代,如果剛開始花剌子模的蘇丹不是摩柯末而是扎蘭丁,那么花剌子模的歷史走向又是怎么樣的呢?
關于成吉思汗這個人有太多的爭議,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太兇殘,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是事實,只因為大家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才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正所謂人無完人,也有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你若總是去扒一些細節(jié),他的確做過太多錯事,比如“我來,我見,我征服”的思想,這話雖然是凱撒一世所說,但用來形容成吉思汗身上再合適不過,他也是走到哪打到哪,最終在他的統治下,蒙古鐵騎成了一支在亞歐大陸都令人聞風喪膽的軍隊,然而即便強大如他,也有佩服的人,一共兩位,其中這第一位是曾經擊敗過蒙古鐵騎之人,而另一位更牛,光是憑借一張嘴就讓成吉思汗心服口服。
(成吉思汗像)
像成吉思汗這等英雄,沒點本事就敢在他面前賣弄的話,多半只有死路一條,所以能然他敬佩的人定非等閑之輩,下面便為大家一個一個介紹。
第一位:曾戰(zhàn)勝蒙古鐵騎的札蘭丁·明布爾努
(扎蘭丁劇照)
當時的花剌子模也算是雄霸一方,但是在蒙古鐵騎面前還是不夠看的,可他們的人卻劫了成吉思汗派往西方的商隊,這事換做是別的君主,恐怕也就算了,但遇上的是成吉思汗,那就是“雖遠必誅”了,在公元1219年,當時十萬蒙古大軍壓境,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一路攻到了里海一帶,花剌子模的權貴們都躲到了額別思寬島,當時的國王摩訶末因病去世,新王乃是他的長子扎蘭丁,就是這個扎蘭丁讓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吃了虧,他率領十萬花剌子模軍擊敗了成吉思汗養(yǎng)子失吉忽禿忽的軍隊,失吉忽禿忽的失敗也是蒙古大軍西征來的首敗,這一場失敗讓成吉思汗十分詫異,究竟扎蘭丁有何能耐?
(蒙古鐵騎劇照)
于是他決定親征扎蘭丁,他一出手,還是把扎蘭丁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不過這扎蘭丁是誓死不投降,成吉思汗也是英雄惜英雄,下令不許射殺扎蘭丁,最終在獲勝無望的情況下,扎蘭丁逃過了印度河,然而成吉思汗卻對自己的兒子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人,也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敬佩!
第二位:一張嘴說服成吉思汗的丘處機
如果說扎蘭丁是憑借自己的英勇獲得了成吉思汗的敬佩,那么丘處機則比他更牛一些,他不費一兵一卒就拯救了天下蒼生,憑借一張巧舌如簧的嘴,就讓成吉思汗止殺而東歸。
(丘處機劇照)
你可能會比較詫異,丘處機不是金庸老先生的小說《射雕英雄傳》里的人物嗎?《射雕》固然是一本小說,而這丘處機在歷史上可是確有其人的!公元1222年4月,丘處機抵達“大雪山”一代,在八魯灣行宮覲見成吉思汗,此間成吉思汗三次召見丘處機,對他十分敬重,甚至還向他請教治國之道,丘處機作為一個道士,自然是主張“少殺生”的,次年二月,丘處機辭行,而成吉思汗破天荒的豁免全真道的賦役,甚至還派兵護送他,全真教后來還在元大都修建了長春宮,蠢哥一直不解,為何一直崇尚“征服”的成吉思汗為何能被丘處機說動,無論如何,他是打心眼里佩服丘處機道長的,丘處機就憑一張嘴就拯救了天下蒼生,可以說是功德無量,而成吉思汗也可以“止殺”東歸,少為自己增添幾分罪孽,可以說是兩全其美,比起扎蘭丁以武力讓成吉思汗佩服,丘處機的方式則顯得更讓人佩服。
651年,阿拉伯帝國征服薩珊波斯。7世紀末前后花剌子模為阿拉伯哈里發(fā)阿卜杜勒·馬利克征服。
在對外征服和對被征服地進行統治時,阿拉伯統治者有一個信念,即認為他們力量的源泉在于伊斯蘭教,被征服的民族如果信仰了伊斯蘭教就不會反對阿拉伯人的統治了。于是,阿拉伯征服者強令被他們占領的中亞各人民改變原來的宗教信仰,強迫當地居民接受新的宗教信仰,破壞被他們征服的各民族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用這種方法來鞏固自己的統治。
在阿拉伯人遠征中亞以前,中亞地區(qū)沒有統一的宗教, 主要有拜火教、摩尼教、基督教和佛教、薩滿教。阿拉伯人在其遠征中亞的初期,為了增加稅收, 掠奪財富,并沒有太多地號召人們信奉伊斯蘭教。 從庫泰巴時期起, 阿拉伯人開始利用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為統治工具,企圖建立較為長久的統治。 在征服戰(zhàn)爭中, 庫泰巴摧毀了當地文化。 “ 在被他征服的地區(qū),都要強迫當地的民族信奉伊斯蘭教, 放棄原來的拜火教和佛教”。他在拜火教神廟和佛教寺院的廢墟上建立了清真寺,強迫當地人民放棄原來的拜火教或佛教,改信伊斯蘭教。正如納爾沙希所說:“布哈拉的居民每當穆斯林的軍隊來時, 就改宗伊斯蘭教, 可是他們一走, 又背叛了信仰。庫泰拔三次使他們皈依伊斯蘭教, 而當他離開后, 他們又三次都成了異教徒?!痹S多中亞土著民族為了逃稅而入教。與此同時, 幾乎在中亞所有被征服的地方,當地的統治者都保留下來, 在哈里發(fā)最高權力下管理本地行政事務。這些貴族也都先后在形式上皈依了伊斯蘭教。盡管當時收效不大, 但是,他的這些活動為以后阿拉伯人對中亞的長久統治奠定了基礎。
后歸屬塔希爾王朝、薩法爾王朝、薩曼王朝和加茲尼王朝統治。1037年到1194年受塞爾柱帝國統治。在蘇丹桑賈爾時鬧獨立,蘇丹出兵捕阿即斯之子,迫使其臣服 。 花剌子模在庫都不丁·摩訶末時從塞爾柱帝國手下獨立。
在1142年,西遼與塞爾柱帝國決戰(zhàn)。塞爾柱土克曼人戰(zhàn)敗,西遼大將額布斯入侵花剌子模,逼迫其統治者阿即思稱臣,每年進貢三萬金巴里失。他的繼承者阿爾斯蘭在位時終生向耶律大石稱臣納貢。
花剌子模沙赫伊勒·阿爾斯蘭死(1172年)后,他的兩個兒子塔喀什和蘇丹·沙赫爭奪王位。塔喀什失勢,企圖從西遼那里尋求避難。西遼的攝政皇后耶律普速完為了驅逐蘇丹·沙赫和幫助塔喀什復位,把率軍入花剌子模的任務交給其夫。其夫完成了任務(1172年12月)。但是,盡管塔喀什把他獲得的王位歸功于西遼,但由于契丹人強征貢賦的苛刻條件,他立刻就起來反抗,喀喇契丹人轉變了他們的政策,支持他的兄弟蘇丹·沙赫反對他。盡管他們未能夠使蘇丹·沙赫恢復花剌子模的王位,但他們借給他一支軍隊,蘇丹·沙赫用這支軍隊去征服霍拉桑(他于1118年奪取梅爾夫、薩拉赫斯和圖斯)。于是,蘇丹·沙赫統治了霍拉桑,直到1193年他去世。他死后,塔喀什把整個霍拉桑重新并入他的花剌子模版圖(1193年) 。
塔喀什成為霍拉桑的主人之后,就入侵伊刺克·阿只迷。該省是末代塞爾柱蘇丹圖格里勒三世的王室領地。在1194年3月19日發(fā)生在賴伊附近的一場決定性戰(zhàn)爭中,巴格達哈里發(fā)納斯爾邀請塔喀什打敗并殺死了圖格里爾三世。這一勝利結束了土克曼人在波斯的統治,使伊刺克·阿只迷連同賴伊和哈馬丹一起轉歸花剌子模沙赫。 但不久因為土地關系哈里發(fā)和花剌子模沙赫逐漸鬧翻,并交惡。 塔喀什之子阿拉丁·摩訶末繼位(1200-1220年在位)。他使花剌子模國達到了鼎盛,在他統治期間花剌子模國成為中亞的主要帝國。他的第一次行動是從古爾王朝手中奪取阿富汗地區(qū)。
當摩訶末的前兩代沙赫們正在阿姆河下游創(chuàng)建花剌子模帝國時,另一支強大的穆斯林勢力正在阿富汗境內崛起。直到當時,阿富汗一直是屬于突厥人的加茲尼王朝,該王朝還擁有印度的旁遮普。大約在1150年,蘇里阿富汗人中的一個氏族起兵反抗在赫拉特和巴米揚之間的古爾山區(qū)的加茲尼蘇丹們。是年,古爾王朝首領賈汗·索茲掠奪其首都加茲尼,1173年賈汗·索茲的繼承者吉亞斯·丁長久地占領了該城。加茲尼王朝的蘇丹們逃到旁遮普的拉合爾避難,把阿富汗地區(qū)讓給了古爾王朝。在古爾王朝著名的希哈布·丁·摩訶未統治期間(1163-1206年在位),古爾王朝向東發(fā)動了一次有影響的擴張。希哈布·丁·摩訶末廢黜了旁遮普的末代加茲尼王朝統治者們,吞并該?。?186年),從印度王公們手中奪取恒河流域(1192-1203年)。這些是當他受到與他同名的花剌子模沙赫摩訶末的進攻時,他所取得的成就。
兩個摩訶末之間的第一次戰(zhàn)斗發(fā)生在阿姆河畔,古爾王朝獲勝,他們前往掠奪花剌子模本土(1200年)?;ㄘ葑幽5哪υX末向他的宗主,即喀喇契丹的古兒汗求援,古兒汗派一位名叫塔延古·塔拉茲的人和他的另一個封臣,撒馬爾罕的喀拉汗王朝王子奧斯曼·伊本·伊卜拉欣一起領兵前往援助。幸虧有這些援軍,花剌子模沙赫在赫托拉斯普才打敗了古爾王朝,并把他們趕出花剌子模(1204年)??醯と司o追古爾的摩訶末,并在巴爾赫以西的安德克霍給予他一次災難性的打擊(1204年9-10月)。這次勝利最終表明了花剌子模人對古爾王朝的絕對優(yōu)勢。但是,直到古爾王朝的摩訶末死(1206年3月13日)后,花剌子模的摩訶末才從古爾王朝手中奪取了赫拉特和古爾山區(qū)(1206年12月)。1215年,花剌子模沙赫奪取加茲尼城,完成了對阿富汗地區(qū)的征服。
花剌子模的摩訶末把他對古爾王朝的勝利歸功于他的宗主、喀喇契丹的古兒汗。但是,他的感恩之情是短暫的。當其權力到達頂峰之后,他這位穆斯林皇帝(因為大約在此時他采用了蘇丹稱號)和波斯三分之二地區(qū)的君主,不能容忍繼續(xù)充當這些異教契丹人的封臣和納貢臣??雇醭娜鲴R爾罕王奧斯曼(1200-1212年)也是喀喇契丹人的封臣,他也有這種情緒。花剌子模的摩訶末在與奧斯曼達成了一項協議之后,于1207年占領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并取代喀喇契丹成為該地區(qū)宗主。于是,花剌子模帝國囊括了整個河中。據志費尼記述,1210年,喀喇契丹人進入撒馬爾罕發(fā)起反攻,但是,在一次戰(zhàn)斗中,花剌子模人俘虜了塔延古將軍,這次戰(zhàn)斗或者是發(fā)生在費爾干納安集延附近的伊拉米什草原,或者是發(fā)生在怛邏斯草原。
摩訶末在撒馬爾罕王、喀拉汗王朝的奧斯曼的合作下擊潰了喀喇契丹人,奧斯曼把對古兒汗的效忠轉來效忠于摩訶末。但是1212年,奧斯曼對花剌子模人的這種服從感到厭倦了,起來反叛。摩訶末向撒馬爾罕進軍,占領并洗劫了該城,處死了奧斯曼(1212年)。于是,統治著突厥斯坦達兩個多世紀的喀拉汗王朝統治家族的最后一位代表也不復存在了。
最后,花剌子模的摩訶末于1217年騎著馬作了一次穿越波斯的凱旋旅行,途中,他接受了阿塔卑(波斯各省內獨立和世襲的突厥總督)們的效忠,特別是法爾斯的薩爾古爾王朝人的效忠。他一直來到阿巴斯王朝領地伊拉克阿拉伯的邊界扎格羅斯山的霍爾灣。當他正要向巴格達前進時,他與哈里發(fā)發(fā)生了爭吵。甚至連阿塞拜疆(大不里士,不屬他這次出巡地)的阿塔卑,也主動承認自己是花剌子模的納貢臣。在這時(1217年),花剌子模突厥帝國北以錫爾河為界,東以帕米爾和瓦濟里斯坦山區(qū)為界,西以阿塞拜疆、盧里斯坦和胡齊斯坦山區(qū)為界,它囊括了河中、大半個阿富汗和幾乎整個波斯。1217年摩訶末向巴格達的哈里發(fā)發(fā)動戰(zhàn)爭,軍隊到達阿薩達巴德,兵馬凍死多半。摩訶末的母親圖爾汗哈屯是康里人,乘摩訶末遠征之機,依仗康里人將領,別居烏龍格赤(今土克曼斯坦烏爾根奇)另立朝廷,干預國政,遂造成母子不和。所以,花剌子模國雖擁兵四十萬,但由于國家體制尚未成型,矛盾突出,離心力較強的原因,使得戰(zhàn)斗力大打折扣。 元太祖十年(1215年),成吉思汗派使節(jié)到花剌子模王國,締結通商貿易協定。成吉思汗按協定派出使臣與商隊450人,500頭駱駝,攜帶大批金銀珠寶與商品前往通商。至訛答剌(一作兀都刺兒,在今哈薩克斯坦奇姆肯特西北),總督亦難出見財起意,誣指商隊為間諜,上報皇帝屠殺之,侵吞商品與駱駝。成吉思汗為集全力攻金,避免中斷貿易,爭取和平解決,派出使臣,致書摩訶末責其背信棄義,要求交出兇手。摩訶末拒絕要求并殺死正使,剃光兩位副使胡須,押送出境 。
成吉思汗遂以攻金事付木華黎,而自謀征討花剌子模之事。十三年(1218年),滅西遼后,蒙古西境遂與西域接壤。十四年(1221年蒙古大軍攻占玉龍杰赤城,7天屠殺該城120萬人),成吉思汗親統大軍西侵,歷時五年。消滅收編40萬軍隊,奪取了花剌子模大片土地。
在1219年至1221年,蒙古集結重兵侵略花剌子模,它標示著蒙古與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貿易失敗的結果,也是“蒙古西侵”的開始。當時雄踞中亞的花剌子模的國境面積相當於印度次大陸的大小。蒙古第一次西侵帶給了伊斯蘭世界太多的毀滅,殘存無幾而驚恐的花剌子模人事后回憶,蒙古兵因血腥屠戮(集數十場作戰(zhàn))開始惡名昭彰。這場歷時兩年的國與國的戰(zhàn)爭,實際上不純粹是一個中亞帝國的徹底毀滅,也將成吉思汗的殘忍作戰(zhàn)方式帶到西方:迂回攻擊;徹底、全面且恐怖,軍隊以武器屠戮民眾。
扎蘭丁即位后承襲花剌子模沙和蘇丹稱號。1221年初,扎蘭丁離開里海返回舊都玉龍杰赤,花剌子模的突厥族將領素驕模懼扎蘭丁奪其軍權,密謀害之。扎蘭丁得報后,率親信逃出,輾轉到達加茲尼后,在周邊地區(qū)募集兵士,并結集約10萬軍隊,進駐八魯灣川,出擊蒙古軍獲勝。成吉思汗當時稱贊扎蘭丁之武勇,并說過希望自己的兒子有這樣的才能。
扎蘭丁反擊后,霍拉桑許多城市起而響應,反抗蒙古人壓迫。但扎蘭丁兩部將不和,軍隊分裂,力量削弱,不敢迎戰(zhàn)成吉思汗親自統率的蒙古大軍,乃退至印度河畔。11月,扎蘭丁被哲別和速不臺的蒙古軍包圍,激戰(zhàn)後,扎蘭丁躍馬渡河,逃入印度。1224年蒙古軍退后,扎蘭丁由印度回波斯,向阿拉伯阿巴斯王朝借兵,先后據有克爾曼、伊斯法汗等地區(qū),阿姆河以西諸川盡為所有,勢力復振。不久,因宿怨與哈里發(fā)納斯爾發(fā)生爭戰(zhàn);又出征阿塞拜疆和谷兒只吞并其國土,引起伊斯蘭諸國不滿,扎蘭丁陷于孤立。
1228年,察合臺率蒙古軍進至伊斯法汗,扎蘭丁戰(zhàn)敗,單騎突圍。蒙古軍退后,他仍不重視防范強敵,繼續(xù)進行搶掠和擴張戰(zhàn)爭,并出兵攻占起拉特,侵犯羅姆蘇丹國(位于小亞細亞)。1230年,被羅姆蘇丹領導的各國聯軍擊敗于額爾占章,被迫議和而還。這時,蒙古大將拔都奉窩闊臺汗之命統兵征討扎蘭丁,直取大不里士,扎蘭丁倉惶出逃。
在中亞迅速崛起的花剌子模遭遇到蒙古軍團,武力即幾乎被鏟除殆盡。札蘭丁王子未來得及繼承花剌子模摩訶末的王位,即在故國西境重整殘兵。成吉思汗聞訊,派遣哲別、術赤等火速追擊。1231年春,戰(zhàn)敗的扎蘭丁往更西方的高加索地區(qū)逃逸,被殺,其死亡原因有多種版本,一是被自己將領所殺,另一版本則是被追擊的蒙古軍所殺?;ㄘ葑幽缤?。
1388年又被突厥人的帖木兒帝國征服,后又歸波斯統治。16世紀初,花剌子模南部地區(qū)出現了獨立的布哈拉汗國。1512年,花剌子模綠洲居民起義,擺脫波斯人的薩法維帝國統治,擁立烏茲別克汗國王族成員為汗,建立獨立的國家,即希瓦汗國。1873年被沙俄吞并。1920年建立花剌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24年解散,其領土并入烏茲別克和土克曼兩個蘇聯加盟共和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4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