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硎捄螌畹闹匾?,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p>
秋季,八月,漢王前往滎陽,命蕭何留守關(guān)中服侍太子。蕭何著手制訂法令規(guī)章,建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機構(gòu),遇事如來不及奏報漢王裁決,就酌情靈活處理,待漢王回來時再作匯報。他在關(guān)中還管理人口戶籍,運輸糧草,調(diào)撥士兵補給漢軍兵員,從來沒有缺乏、斷絕過。
留守后方之人必須是自己的心腹還得有能力:
劉邦作為漢王,與項羽爭奪天下之勢,劉邦必須要在前方督陣,掌控軍隊。那么后方就不能兼顧,因此后方就得交給其他人管理。而后方的補給又是重中之重,稍有不慎就會給前方戰(zhàn)事帶來極大的危機,因此在選擇后方管理人必須要兼顧能力與信任。
蕭何以前再怎么說也是秦朝官吏,對后勤管理也比較了解,再加上劉邦起兵蕭何就一直跟隨在身邊,在劉邦起兵以前兩人關(guān)系也很好。因此劉邦對蕭何可以說是非常的信賴。
蕭何高明的政務手段:
蕭何掌管后方財政大權(quán)后,真的直接就把后方作為國家管理,制訂法令規(guī)章,建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機構(gòu)。這一套下來,可以說劉邦的后方就及其的穩(wěn)固了,劉邦之所以能在外面與項羽周旋就是因為有蕭何在管理著后方,劉邦才能放手與項羽爭奪天下。
劉邦與項羽作戰(zhàn)損失慘重:
劉邦實力本就弱于項羽,與項羽作戰(zhàn)一直都處于弱勢,一直都很被動,各種資源消耗巨大。蕭何掌管著關(guān)中的戶籍,能清楚地知道關(guān)中兵源的多少,這才能源源不斷給劉邦補充兵源。
從蕭何源源不斷的給劉邦補充兵源,可以看出劉邦其實一直都作戰(zhàn)不利,士兵損失慘重,需要源源不斷地補充兵源。
總結(jié):
打天下不是一個人的事,劉邦也不可能一個人把所有事情都干完,比較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劉邦必須要任用人才,而任用的人才還的得是自己信任之人,不然不但幫不了自己還會給自己惹一堆的麻煩。
劉邦能力差嗎?我不覺得啊...... 首先劉邦的領(lǐng)悟能力非凡:《史記 留侯世家》記載,張良在輔佐劉邦之前,曾輔佐過其他人??墒牵敃r無論誰都不能領(lǐng)會張良出的主意。張良一到劉邦身旁,就發(fā)現(xiàn)劉邦聰明無比——張良的計謀剛說個開頭,劉邦就知道計謀的用意了。所以張良感嘆:“沛公迨天授!”居然懷疑劉邦有神助。 再次,劉邦有過能改,不斷進步。知道忍一時而的一世,會克制自己?!而欓T宴》記載,劉邦起兵開始喜歡金銀珠寶和美女,可取咸陽之后,“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說明劉邦有天下之志,不被眼前虛榮迷惑。——其實,能力強的人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斷增強能力的人。劉邦就是一個。 第三,劉邦有自知之明,這個別說他的老對手項羽至死都沒有領(lǐng)悟(烏江自刎時,一點也不反省,尤然胡說“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的鬼話)。至今,很多人都是缺乏自知之明的。劉邦知道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將張良,蕭何,韓信,曹參,樊噲等人作為自己能力的延長,消滅三秦,破掉趙國。這不是高級的智慧嗎? 所以,拿劉邦和項羽一比,綜合分數(shù)誰高誰低不是一目了然嗎?(當然,軍事得分項高劉低)所以張良,蕭何,韓信,曹參這些聰明人不需要所謂的“駕馭”,自然忠心耿耿的聽命于劉邦。因為他們是不會選擇項羽的。 如果非要說“駕馭”,劉邦主要也是針對后期的韓信。那時韓信幫劉則劉勝,助項則項贏。劉邦是既疑之,又怕之。所以表現(xiàn)得對韓信很大度,很放心,,很優(yōu)厚,樹立恩德。果然,韓信感恩戴德,沒有反叛或獨立。這大概就是所謂的一種帝王心理和權(quán)術(shù)吧?所以說劉邦是老謀深算,得天下既是有天時,又是有實力?!孟癫荒苷f“能力差”吧?
蕭何可以說是劉邦一生的貴人了,早些年間蕭何因為劉邦腳底下的痣而與他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如此挖局,終將劉邦送上了皇帝之位。
都說君子之交淡如水,蕭何和劉邦的交往或許就是如此吧,沒有蕭何就沒有劉邦的功成名就,但是同樣,沒有劉邦,也沒有蕭何的一世英名。
前面寫了劉邦命中缺一不可的三個貴人中的,張良和韓信,今天再寫寫另外一個人。那他是誰呢,為什么說劉邦的成功,離不開他呢,他又為劉邦做過哪些重要的事情呢?悄悄說一句,我會按照朝代順序系統(tǒng)分享中國歷史。如果你也喜歡歷史,還沒關(guān)注我的話,那就趕緊關(guān)注我。這樣,方便回看之前的文章,也不容易錯過新文章,更能系統(tǒng)理解歷史。
蕭何是劉邦的老鄉(xiāng),也是劉邦的好朋友。劉邦剛起義的時候,蕭何是第一批支持跟隨劉邦的人。后來,蕭何還成為劉邦的相國。當然了,蕭何能坐上相國的位置,可不是靠關(guān)系,而是靠蕭何自己的腦子。
劉邦搶在項羽的前面入關(guān),進入咸陽后,蕭何做了一件很聰明又重要的事情。蕭何將秦朝的各種文件資料書籍,全部收起來了。這樣就能快速了解,當時秦朝的人口生產(chǎn)力、經(jīng)濟地理、政治軍事等方面的各種重要信息。另外也避免了這些重要的書籍,被項羽燒掉的命運。
那個時候,大家的資訊,可不像現(xiàn)在這樣方便。那時,信息傳播又慢又缺失。具體缺失到什么地步呢,有些人也就打戰(zhàn)打的熱鬧,連地理位置,都搞不太清楚。而且就算打下一個地方,那這個地方,有多少人,有什么資源,生產(chǎn)力怎樣,能做什么用途等等。這些基本的信息,都不了解??上攵敃r蕭何的做法,對后面劉邦打天下來說,有多重要了。
蕭何推薦韓信
蕭何發(fā)現(xiàn)韓信是個軍事人才,就說服劉邦,封韓信為大將軍。
當劉邦在外面打戰(zhàn)的時候,蕭何就守在關(guān)中,為在前線打戰(zhàn)的劉邦,提供物力和人力上的后勤保障,讓劉邦沒有后顧之憂。反正前線的糧食夠吃,兵力也不用愁。一旦軍隊有傷亡,蕭何就安排新兵上前線補上。蕭何很聰明,為了讓劉邦放心,還把自己家族里,能上前線打戰(zhàn)的男性,全安排到前線去。
當劉邦干掉項羽,拿下天下后,開始搞封賞,蕭何當上了丞相。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年蕭何的一句話,讓韓信的人生開掛。但最后,也是因為蕭何,韓信丟了命。蕭何為劉邦,干掉韓信后。劉邦將蕭何再往上升了一級,升為相國。也就是朝廷中官位最高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權(quán)力一大,因此受到的懷疑,也就越大。蕭何常年守在關(guān)中,而劉邦常年在外拼命。自然,關(guān)中百姓,更親近蕭何。蕭何的權(quán)力又高,又受百姓熱捧,這是件很危險的事情。于是,蕭何為了自保,開始干“壞事”,讓自己有點缺點,讓百姓討厭自己。蕭何用權(quán)力,大量買百姓的土地房子,欺壓百姓。雖然蕭何被百姓舉報,先是被抓了。但畢竟在劉邦眼中,只要不是謀權(quán),都不算事。蕭何的這些缺點,還挺讓劉邦高興的。起碼在劉邦看來,蕭何也有軟肋,那就好拿捏了。也是因為這樣,蕭何也就沒有被劉邦干掉,算是保全了自己。
劉邦在沛縣起兵的時候,第一批跟隨劉邦的人,除了蕭何,還有曹參。當蕭何和曹參,都一無所有的時候,兩人的關(guān)系還挺好。但當劉邦封賞功臣,定位次時,蕭何成了第一,曹參第二。這個時候,兩個就鬧掰了。曹參為了幫劉邦打天下,身上可是有70多道傷口,為劉邦打下那么多城池,曹參覺得,自己應該排在最前頭才是。
但蕭何臨死前,還是向漢惠帝劉盈,推薦了曹參接自己的班。曹參當上相國后,也是一切按照蕭何的規(guī)矩來,沒有改動。這也就是蕭規(guī)曹隨。漢朝初期,劉邦和呂后,開始對功臣下手,前前后后,干掉了許久身居高位的功臣。而蕭何,這個坐在相國高位上的人,卻能幸免于難??梢娛捄斡卸嗯j?。蕭何不僅腦子好使,業(yè)務能力強,更知道如何保護自己,關(guān)鍵時候,能消除劉邦對自己的不友好情緒,讓劉邦放心。也就是分寸感強,知道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該避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5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