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硖犹档奈恼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看一些古代影視劇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這么一個場景,某個大臣因國事而死,或者某些老臣因病去世的時候,皇帝最后追贈榮耀的時候經(jīng)常會有一句“…追贈太子太傅”,說是“太子太傅”,但卻從來沒考慮太子的情況。
這“太子太傅”是個什么職位?為什么這個官職經(jīng)常被用來追贈呢?
首先還是說一下什么是“太子太傅”吧,一聽就知道,這是個和太子有關的官職名,“太子太傅”其實是“東宮三師”中的一個,所謂“東宮三師”指的是“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是輔導皇太子的官員。
太子太師是教文的,太子太傅是教武的,而太子太保呢?則是負責保護太子安全的。
此外,東宮三師還有輔官——“東宮三少”,即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在古代,皇帝接班人的培養(yǎng)自然是重中之重,所以“東宮三師”都是從一品的高官。
不過之后,東宮三師與三少后世漸為榮譽職,單純成為高級虛銜,并不負責教導太子,太子有沒有人教導呢?當然有!不過真正給太子授課的反而還沒有那么高級別了。
以明朝為例,明朝太子三少最初負責掌奉皇太子的德行教育,為東宮輔臣,但這些輔臣多以德高望重的大臣來當(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經(jīng)常因事親征,考慮皇太子監(jiān)國時,再設官僚制度,會生嫌隙,于是命朝廷命臣兼顧東宮職務: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徐達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
可這些人是很忙的,要處理政務,沒空管太子,1370年,禮部尚書陶凱請選人專任東宮官,于是朱元璋罷免兼領,另選輔導。于是這些東宮兼官成了榮譽職。唯一的特例是永樂年間,明成祖遷都北京,命姚廣孝專任太子少師,留輔太子朱高熾。從此以后直至明末,太子三少全部為虛銜,與輔導太子的職責無關。
當然,能評上“東宮三師”榮譽頭銜的自然也都是級別很高的大佬,太子不可能不和他們打交道,所以有時候他們偶爾也會給太子講講課(當然前提是皇帝指派,要是太子和大臣偷偷摸摸打交道的話,那政治敏感性可就強了)。
也就是說,給一些大臣“東宮三師”的榮譽頭銜嘛,可以這么理解:你這人學問太好了,功勞太大的,皇帝太信任你了,都信任到能放心地把培養(yǎng)儲君的任務交給你了。但是呢?考慮到你還有軍國大事要處理,所以教導太子的任務嘛不需要你完成。
所以有時候會出現(xiàn)一些很奇怪的情況,有的皇帝沒有小孩,也封大臣為“太子太傅”;還有的皇帝還是小孩的時候,一些大臣就被封為“太子少?!薄?/p>
同樣的,既然是榮譽頭銜,那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退休或去世后給他們追授這個職位自然也很合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5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