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代青樓歌姬,李師師在北宋末年非常有名。她的美貌與才情,再加上流落風(fēng)塵的境遇,使其注定擁有更多與眾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而以她的故事為背景改編的影視作品也是層出不窮,不僅得到了廣大觀眾的關(guān)注,還對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晏幾道曾作《生查子》詞寫她的色容: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妝罷立春風(fēng),一笑千金少。
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在新版電視劇《水滸傳》中,李師師的戲份也是不少。她先是冒著風(fēng)險,為梁山好漢招安的事情牽線搭橋,還加入到了與燕青之間的糾葛之中,這讓劇情更加的跌宕起伏。她不僅是宋徽宗非常喜愛的紅塵女子,還讓宋朝著名詞人周邦彥為之傾倒,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女子。
在《水滸傳》中,李師師最后悄然離開了東京,與燕青無疾而終的情感令人嘆惋。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李師師是否確有其人呢?她的命運到底如何呢?
在宋、元、明、清四代文人的眾多詩詞、雜記、野史中,對于李師師,都有相關(guān)的記載。都說她是北宋時期色藝雙絕的名妓,由此可以證明歷史中確實有這個人的存在。在元代的《李師師外傳》中,對于她的生平經(jīng)歷,進行了非常詳盡的描述。除真實歷史,很多小說都以她為原型記載了關(guān)于她的諸多故事。
比如:在宋人平話《大宋宣和遺事》和施耐庵小說《水滸傳》中都提到了她。所以,李師師不僅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還是小說中的一個著名女角色。
李師師生于汴京,其父親就是經(jīng)營染坊的王寅,她的母親在生下她沒多久就去世了。在她四歲的時候,父親因為給朝廷染布,沒有如期交貨而獲罪,被抓了起來并死在了獄中。此后,無人照顧的李師師,成為了街頭流浪的可憐人。后來,她被經(jīng)營妓院的李蘊收養(yǎng),改名為李師師。
當時,李蘊對李師師非??粗?,特意找來老師傳授其琴棋書畫、歌舞技藝。于是,在她長大成人后,不僅成了一個氣質(zhì)優(yōu)雅、才情兼?zhèn)?、容貌不凡的大姑娘,還成為了北宋末年,艷壓群芳、冠蓋京華的名妓。之后,她芳名遠揚,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公子王孫前來。
在《青泥蓮花記》中,對李師師也有所記載。稱:李師師是東京城內(nèi)的名妓,住在了金錢巷,無論是才藝還是樣貌都非常出眾,遠近聞名。后來,宋徽宗親政后,多次坐著轎子來到李師師的住處,借微服私訪的機會與其會面。宋徽宗對李師師甚是迷戀,不僅將其接到皇宮,還將其冊封為瀛國夫人、李明妃。
不過,這樣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皇宮生活沒過多久,在公元1125年的時候,宋徽宗把自己的皇位禪位給了太子,也就是后來的宋欽宗趙桓。由此,李師師失去了她的皇帝靠山。
后來,金兵大舉進攻北宋,宋軍兵力無力抵抗,被入侵者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最終,金兵的鐵蹄將汴京攻破,徽宗與欽宗父子都被金人抓獲,成為了俘虜,并被帶到了北方,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變”。至于北宋亡國之后,李師師到底去了哪里,歷史上的說法有很多。
在《李師師外傳》中有這樣的記載,說:金兵在攻破汴梁的時候,主帥撻懶早就對李師師的美貌和才情有所耳聞。所以,點名要把李師師找來,想要將其獻給金太宗。為此,叛臣張邦昌為了討好金人,便領(lǐng)著金兵到處尋找。最終,找到了李師師,將其抓回了軍營。
但是,李師師對金人的淫威寧死不屈,不僅大罵張邦昌叛國求榮,更對金兵毫不畏懼。最后,她將自己頭上的金簪拔下,自刺咽喉準備尋死,但卻沒有成功。于是,她把金簪折斷后吞下,就這樣,一代名妓香消玉殞??梢?,李師師面對金人寧死不從的氣節(jié)令人欽佩。
不過,在宋人劉子《汴京記事》中,對于李師師的結(jié)局,卻有著不同的版本。在他的詩中,說:李師師老年時期是在洞庭湖、湘水一帶過活的。雖然,此時的她還能歌善舞,但年老色衰,青春不再,面容也蒼老和暗淡了許多。而每次回想起自己當年艷冠京城,與皇帝相伴的美好時光,她就不免傷神。
此外,還有人在書中寫到:李師師在南宋初期的時候,流落到了杭州地區(qū),住在西湖葛嶺,并一度重操舊業(yè)為生。雖然,美色兼?zhèn)涞乃琅f可以在眾多權(quán)貴中周旋,但很多人認為她是紅顏禍水,只跟她逢場作戲,不愿與其深交。后來,窮困潦倒的李師師嫁給了一個商人做妾,再后來,就淹死在了錢塘江中。
根據(jù)以上的資料記載,很多學(xué)者認為:在汴京失陷后,李師師逃難到了浙江、湖湘一帶的可能性很大。而最后,嫁給商人的說法也是比較可信的。不過,畢竟李師師曾經(jīng)是皇帝的女人,且皇帝與妓女之間身份懸殊。所以,他們之間的傳聞也是不絕于耳,甚至,有很多是臆測和訛傳。
以至于,李師師最終的命運,依然沒有一個真正的定論,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7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乞活軍,中國古代最龐大的流民雇傭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