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元璋吃魚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明太祖朱元璋是窮苦人出身,年輕時受過官府的氣,所以對貪官非常的痛恨。
他當(dāng)皇帝后,對自己的臣僚要求非??量?,要求他們當(dāng)好父母官,為老百姓做事。
如果有官員不勤政愛民,即使有很小的貪腐行為,也會遭受嚴厲的懲罰,而一旦貪污數(shù)量超過60兩白銀,則直接處死。
對于罪大惡極的貪官,朱元璋還發(fā)明了一種“剝皮萱草”的辦法。即將貪官斬殺以后,把皮剝掉,里頭填上草,警示后人。
朱元璋當(dāng)了30多年的皇帝,官員因貪污而被殺頭的,高達15余萬人。
據(jù)傳,每次有京官外派,他們來向皇帝拜別時,朱元璋都會將他們帶到皇宮的一口水井旁,諄諄教導(dǎo)這些外派官員:“你們出去做官,如果奉公守法,就像守著一口井,井水雖不滿,但可養(yǎng)活一家老小。可是如果有了貪欲,就如同從外面取水往井里灌,滿了就要加高井臺,一旦臺破水溢,那烏紗帽就不保了?!?/p>
有了皇帝的這些警示,許多官員到任所后,都要在官衙院落中的水井邊立一塊石碑,上刻一個醒目的“警”字。
有了這個警示牌,許多官員都能做到警鐘長鳴,恪守例律,廉潔為官。
常州郡守許度來到江南水鄉(xiāng)赴任,他最得意的一口就是太湖白魚了。
一天,許度審理了一樁漁民狀告漁霸欺行霸市、橫行鄉(xiāng)里的官司。在辦案過程中許度秉公執(zhí)法,嚴懲了為非作歹好幾年的漁霸,為漁民們伸張的正義。
漁民們好多年沒見到敢于如此為百姓說話的好官了,處于感激之情,他們特意來到許府,送上幾條又大又肥的太湖白魚。
誰知看到這么鮮美的大白魚,許度在喉結(jié)里暗自咽著唾沫,卻堅決的拒絕了。
這一下讓漁民感到很意外,他們不解的問道:“我們聽說大人很喜歡吃太湖白魚,所以就特意挑了幾條。是不是我們的禮物太輕了?”
許度說:“這不是幾條魚的事,我若收下此魚,就是受賄。我可能因此被革職查辦,你若是真心想感謝我,還不如教我織網(wǎng)捕魚的技能,這樣我就能自己打魚了?!?/p>
聽了許度的話,漁民理解了他的苦心,也為他的清廉而感動,就欣然答應(yīng)了許度的要求,開始教他織網(wǎng)捕魚的技能。
那許度并不是書呆子,憑著自己的聰明勁,沒幾天工夫就完全學(xué)會了打魚撒網(wǎng)的一套技能。
從此后許度每當(dāng)辦完公事的閑暇,就獨自駕船到太湖上撒網(wǎng)捕魚,就這樣,他家隔三差五都能吃到太湖白魚了。
那些受到懲處的漁霸自然不甘心,他們私下串聯(lián)起來,托人給京城的一位言官捎去一封誣告信,告許度貪污、受賄,天天在家里吃太湖白魚。
言官接到狀子,必然要秉公辦事,彈劾了許度。
對于言官的彈劾,朱元璋記在了心里。沒過多少時日,朱元璋到江南巡訪,特意駐蹕常州。
皇上御駕親臨,當(dāng)臣子的自然不敢怠慢。
但許度知道,招待皇上,可不是那么好伺候的。招待的豐盛了,經(jīng)濟上負擔(dān)不起;可要是太寒酸了,一個“大不敬”的罪名馬上就落到頭上了。
思前想后,最后決定擺一桌全魚宴來招待皇上。
等陪皇上來到餐廳,朱元璋看著那一大桌子的全魚宴,心說“言官的彈劾果然不假!”
于是立刻沉了臉來,一拍桌子:“大膽許度,你可知罪嗎?”
許度知道朱元璋經(jīng)常是喜怒無常,對待下屬官員十分苛刻,這次不知是什么地方又觸動了逆鱗,嚇得篩糠似的回答道:“圣駕親躬,微臣多有慢待,請圣上恕罪?!?/p>
朱元璋一看許度在那里裝糊涂,更加來氣了,斥責(zé)道:“你還想狡辯。這些年你到底貪了多少銀子?以你的俸祿怎么能買得起這么多的太湖白魚呢!”
“原來如此!”許度聽了此話,心倒放寬了,不緊不慌的答道:“冤枉啊皇上,這些魚不是花錢買的,是臣親自進太湖打來的?!?/p>
“你一個堂堂的朝廷四品命官,能親自駕船去湖里打魚?”朱元璋反諷到。
許度說:“皇上圣明,如若不信,請親自前往一觀。”
朱元璋心說,看樣子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于是點頭同意了許度的請求。
只見許度駕駛一條小漁船駛進了太湖,開始熟練地張網(wǎng)捕魚,不一會就捕到幾條大白魚。
看到許度那勞作的身影,朱元璋不由得不信了。
回到駐地后,朱元璋龍顏大悅,在酒足飯飽之后,賞賜許度百兩白銀。
回到京城后,朱元璋又把許度樹立成廉潔奉公的典型,把他拒魚受漁的事跡大肆宣傳,使得各地州府官員以許度為榜樣紛紛效仿,出現(xiàn)了一大批精于農(nóng)耕、種植、養(yǎng)殖的兩棲官員。
因為朱元璋在當(dāng)上皇帝之后,大肆屠殺功臣。并且在“洪武四大案”中被誅殺的人超過十萬。從這兩方面來講,朱元璋被稱作是暴君也是無可厚非的。
朱元璋登基之后,為了防止跟隨自己的這些文臣武將將來造自己或者自己子孫的反,所以先發(fā)制人,用各種手段,將他們一一誅殺。傅有德,藍玉,李善長,這些曾經(jīng)名震天下,威震一方的名字都成為朱元璋刀下的一律冤魂。他們之中也許有人真的有不臣之心,就像唐太宗時期的侯君集和長孫無忌一樣。但是他們中更多的也許并沒有別的想法,只想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能夠一起享受榮華富貴。
但是這些人無一例外的都被朱元璋殺死了,跟隨他們一起的還有他們的親戚朋友,家人侍女。如果說他們有造反的想法和能力,罪有應(yīng)得的話,那么這些人就真正是無辜的,真正的冤殺。
朱元璋痛恨貪官,雖然貪官確實可憎,但是朱元璋對待他們的手段也過于殘忍了。朱元璋時代的官吏待遇非常低,甚至都不夠生活之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還要求官員為官清廉,那么只能被逼死。整個大明朝也就只出了一個海瑞而已。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是海瑞,所以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貪污。而朱元璋對待貪官的手段就比較藝術(shù)了,他會把貪官的皮扒下來,做成衙門門前的鼓面,繼任者和來往的行人都能看到前任的慘狀。這種行為就有點駭人聽聞了。
朱元璋是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之前都是文盲,后來雖然自學(xué)過,但是文化程度始終不高。少年時代經(jīng)歷過顛沛流離和人情冷暖,對于人性有他自己的理解。他痛恨貪官,正是因為貪官將本來應(yīng)該給他父母親人的口糧貪污了,才讓他們餓死了。他擔(dān)心功臣,因為跟隨他的功臣能力都太出色了,他太了解他們了。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制住他們。所以他把這些人都殺了。解除了后患。
之所以這個犯人臨終前只不過寫了一首詩,就是使得朱元璋勃然大怒,這主要是因為這個人死前的寫那首詩真的是字字誅心。這個人之所以死是由于藍玉。其實藍玉這個人是一個十分優(yōu)秀的將領(lǐng),他在常遇春的推薦之下為朱元璋帶來了許多的勝利。
而且朱元璋一開始也是對藍玉是十分賞識的,但可惜的是藍玉在建立了功勛之后,就是開始十分的狂傲了,甚至還侵占了別人家的農(nóng)田。這也就導(dǎo)致了后來朱元璋開始準備處辦藍玉,這也就是明朝初年著名的藍玉案。
朱元璋殺死了那么多人,這些人中不缺少一些有才華的人。而這些有才華的人對于朱元璋的判刑自然是不爽的。而朱元璋卻沒有想到這個藍玉在死之前,卻又是牽連到了另一個嘴十分毒的一個文學(xué)家,這個文學(xué)家叫做孫蕡。孫蕡這個人在死之前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鼉鼓三聲急,西山日又斜。黃泉無客舍,今夜宿誰家。而這詩的意思就是說朱元璋在亂施暴行,而這也就使得朱元璋更是十分的生氣,因此朱元璋也是在惱羞成怒之下將當(dāng)場的所有官員都是殺死了,畢竟他作為國家領(lǐng)袖是要維護自己的名聲的,怎么可以讓自己被羞辱這件事流傳在外呢?。
只能說在場的官員都命運不好吧,誰讓他們審判個案子都惹來了殺身之禍呢?只能說這是他們命運中必須面臨的災(zāi)難吧。
朱元璋的侄兒送了許多的貴重物品給馬皇后當(dāng)壽禮,朱元璋對他的禮物來源起了疑心,盤問之下得知這是貪污得來的,所以他很憤怒。他最討厭大臣中出現(xiàn)的貪污現(xiàn)象。這次馬皇后過壽本來就是個借口,朱元璋希望通過這次大臣給馬皇后送禮,來了解哪些大臣在平時任職期間有貪污的現(xiàn)象。
朱元璋小的時候家中就是個普通的百姓,家境貧寒。這其中不乏有官員貪污導(dǎo)致的這個情況,所以朱元璋極其討厭官員的貪污行為。朱元璋得到一國的權(quán)力之后,他開始了他自己的一套治國方針。他一直在為百姓謀福利,為百姓著想。希望全國都富裕起來,不再過小時候的那種窮苦日子。
朱元璋掌握政權(quán)后,在朝廷中嚴打官員貪污腐敗的現(xiàn)象。這項政策在一段時間內(nèi)取得過好成績,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這種惡劣的狀況。但是,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人竟然也學(xué)會了在暗地里操作,表面上沒有什么,事實上不知道貪污了多少百姓的錢財。但是朱元璋又不知道到底哪些人貪污,哪些人沒有貪污,在一籌莫展之際,馬皇后為他出謀劃策了。
馬皇后說自己即將過生辰,她告訴朱元璋,可以借著這次的壽禮來判斷出哪些人有貪污的行為。朱元璋同意了她的這個做法。果然,為了讓這后宮之主開心,所有大臣都準備了自己的禮物。朱元璋在宴席間得知了侄子的禮物也很貴重,而他也解釋不了這個禮物的由來,朱元璋就知道了這是貪污的,他很生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09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